在朋友圈,你是不是经常能看到刷屏的十万+?
十万+,好像近在眼前,对自己而言,却又远在天边?
其实,写出爆文,走向人生巅峰,做好这两步就可以:
1.明白人们为什么转发文章;
2.熟练掌握三个爆文技巧。
首先要明白,人们为什么要分享,原理是什么?
1.分享动机:争夺话语权。
这其实是基于一种分享心理:
通过分发社交货币,获取社交势能,占据话语权制高点。
这个说法的理论来源是弗洛伊德对人类欲望的总结:食欲、性欲与攻击欲。
基于以上三大欲望,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时刻存在竞争关系。
在没有把竞争诉诸暴力前,人们的竞争焦点在于争夺话语权。而争夺话语权的意义在于获取现实中的影响力。
分享各类资讯,犹如分发各类社交货币,无形中会提高自己的社交地位。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货币不是贝壳,也不是金银,而是人们的社交货币,金银不过是社交货币的一种表现形式。
比如你可以花钱买一辆奔驰或一辆五菱宏光(分发社交货币),但最终目的是想传递一种社交信息,展示不同的社交地位(获取社交势能),掌握不一样的话语权(占据话语权制高点)。
可以想象,现实中给你发钱的一般是什么人?
老板、金主爸爸啊。他们地位如何?可以简单类比为社交货币分发者。
观察朋友圈,人们转发的文章无非这5类:
(1)观点类;
作为置业顾问,你的客户犹豫2018年适不适合买房,这时,你会给他转发一篇微信《2018是最后一班购房末班车》,为你省去口舌,促进成交。
转发这篇微信,是为了维护你说服客户买房的话语权以及自己的专业形象。
(2)身份标识类;
有时候,你会转发一些能够标识自己身份的文章,如《摄影爱好者的三大特征》、《薛之谦的那点事》等等,暗示自己或是谦粉或是摄影爱好者。
这种行为是为了突出自己的某些特性,一旦未来遇到同类话题时,自己对此话题更有话语权,比如“摄影我比较在行”,或让别人尊重自己的某些特性,比如“我是谦粉,请不要在我面前说薛之谦的坏话”。
(3)资讯类;
你的朋友圈,可能经常有人第一时间转发各种新闻资讯,尤其是奇闻八卦。
资讯提供者犹如现实中众人聊天的话题中心,他们不断提供各种话题供众人消遣,引导话题走向,不管承不承认,他们的社交地位更高。
(4)爱心类;
朋友圈一定有这种爱心人士,他们总会第一时间转发《寻人启事:七旬老人昨夜走失,请大家扩散》《众筹:救救这个孩子吧》等等文章。
这有提供资讯的作用,但更多是想体现自身价值,而一个有价值的人注定说话更有份量。
更何况,帮助别人的人一般更有余力,有暗示自身实力的意味。
(5)比较类。
互联网大佬经常用的手法,比如支付宝开发的土豪榜,显示自己排行第几;360显示你的开机速度击败多少人等等,都在利用人们的比较心理,体现人们某方面的优势地位,一旦存在讨论此话题的可能性时,他们拥有更多话语权。
以上都是出于争夺话语权而出现的分享行为,但也有例外。
分享例外:社交货币含金量过高。
当内容价值较高、时效较长时,转发会丧失信息优势,导致许多人收藏而非转发。
人们转发的内容要么时效短,如新闻,你不转发,别人就会转发;要么与自身利益不相关或相关但影响不大,如作为老师,你不会介意转发曝光医院利益黑幕的信息,但作为应试者,你很难把提前知道的考试答案分享他人,避免丧失成绩优势。
针对写作技巧,如果想偷懒,我可以像其他作者一样,对应5大类文章,分别写出几个鸡肋技巧,凑些字数。
但我偏不~
2.三大爆文技巧
讲第一个技巧前,先请大家看一幅图:
大家看出了什么?
我关注的重点在大面积的空白区。
也就是第一个技巧:留白。
(1)文章要有留白;
原因:留白是中国书画艺术的常用手法,给观众留下想象空间。这里指话不说全,给读者留下表达余地,让读者参与互动。
你可以聊一些争议性的话题,能让人从多角度发表看法。
参与互动是人的天性。经常看到有人转发观点类文章,都会附带一句自己的观点。
这就是文章的留白在起作用。
如果找不到这些话题,可以制造留白。
如何制造?
制造一个偏激的观点,带一点小缺陷,引发别人反驳,制造读者心理优越感。
近有爆文《张扬导演,我爱你》为例,远有凤姐哗众取宠秀智商下限,都成为吃瓜群众博取优越感的谈资。
(2)文章要有反差;
原因:人们之所以对反差敏感,是因为人认知事物必须有参照物,而作为反差的参照物,放大了被参照物的辨识度。
许多爆文,总能打破原有认知,甚至与主流观点背道而驰,写出新意。这类文章,必然脱颖而出。
出现热点,先找到大众对热点的原有认知,再试着从其他角度或者相反的角度入手,写出新观点。
一般情况,你第一次想到的角度,大多数人也能想到,这个时候,你就要砍掉,再想其他角度,才能从众多热点里脱颖而出。
比如奚梦瑶摔倒事件,当所有人都在转发《奚梦瑶摔倒:即使摔倒,站起来仍是小仙女》《奚梦瑶: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时,突然一个叫《十元君》的小号,发了一篇《为什么奚梦瑶不值得同情?》引爆朋友圈,阅读量高达600万,引导了之后的舆论走向。
(3)文章要犀利。
原因:群体厌恶不确定性,而“犀利”代表着“观点明确”,“观点明确”代表着确定性,所以犀利的文章更能博人眼球。
《金字塔原理》反复强调一个观点:结论先行。
面对一个滔滔不绝的人,如果他没有事先亮明观点或结论,听众则必须集中注意力寻找所有言论里的逻辑关系,进而总结出观点或结论。
这极大增加了传播成本。
如果你能先说明观点,那么你接下来讲的内容,对受众来说,将更有逻辑性。
这是人类的思维习惯:大结论下,分支小结论。
观点犀利,市面少有,内容短平快,极大降低传播成本,文章更能不胫而走。
如咪蒙爆文:《致贱人:我凭什么要帮你?》、《致LOW逼:不是我太高调,而是你玻璃心》等等,十分犀利,富有冲击力。
结语:
以上技巧以热点为支点,才能发挥杠杆作用,撬动更多流量。
但我也说了,这只是技巧,最终还需自己反复练习、琢磨。
毕竟,技巧只是一种重复练习的结果。
它最大的价值是为重复练习提供了方向,而非成为绕开努力的说辞。
技巧既是练习的方向,也是检验自己文章是否具有爆文属性的标准。
最终效果如何,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