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学习究竟是什么》 笔记

【前言:看了下记录,从三月九日重读万维钢老师这本《学习是什么》,是因为此前读过两遍,对其中一些观点和方法颇觉受益。但读得粗糙,跳过了很多不太感兴趣的章节,想借写笔记让读书慢下来,纠正被快知识扰乱的精读能力。再就是一度很头疼孩子的学习,照搬自己的落后的经验教训,已经意识到是不合适甚至是错误的,也想从这本书中寻求答案。】

“一万小时”这个说法来自马尔科姆的《异类》:天才不是天生,而是练出来的。

不过一个人最后的成就,不完全是练习加天赋,而是乘法,某一项为零最后结果就是零。

一、 刻意练习

业余爱好者常常看到专业选手练得很苦,却往往忽视了职业选手的科学训练方法:“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ctiice)”,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首先,同样时间内,普通人喜欢练习已经掌握的动作,而顶尖者更多挑战极端不舒服的难度动作。心理学家定义为:学习的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拿读书来说,如果是熟悉的,易懂的小说,是在舒适区;与自己观念不符,通过思考后能理解,在学习区;要是根本理解不了,那么就是恐慌区。在舒适区内做事,是生活,只有在学习区内,才叫练习。一件事做熟后就会“自动化”【打乒乓,常规动作多个回合,但突然对方来球弹网,此时自己的手臂会不由自主沿原动作挥过去,而错过来球的路线。】高手绝不允许这样,他们没有舒适区。老虎伍兹挥杆,如果此时有突然情况,比如观众喊叫,他会把做到一半的动作生生停住!

其次,朱莉亚音乐学院的老师,会严禁学生练习时,把曲子连贯地演奏,只能跟着老师重复练分块的小段。【不仅初学者,成名音乐家也会把整个乐曲,一个小节小节过关,有时甚至在某一个小节(个位数的音符)花上几个小时。孩子喜欢篮球,也愿意提高,每天去打一两个小时比赛,但好像很难到运动队水平。其实NBA高水平的篮球训练,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余全是枯燥的有针对性的单项训练。某一个动作,比如神射手库里的投篮动作,会在专业团队的指导下重复几万次!业余爱好者很难坚持。】

再者,在没有网络的时代,一个文学青年闷在家里写小说,投稿全都石沉大海,也很难提高自己。但现在这种郁闷越来越少,因为可以在网上发表,接受批评,从而随时调整。【孩子有时候会高估自己的知识,教科书已经看过多遍,以为自己掌握了,可一旦考试就很不理想,发现自己并没有完全掌握。考试和测验就是反馈,没有这些,孩子的知识只是幻觉。很多大学把课程录像放在网上,免费下载学习,当然是非常难得的举措,但这样的方式效果却不如人意,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反馈。】

科研体制中有一个“同行评议”措施,一般论文完成编辑会找同一领域的人来审查。有意思的是,哪怕只有一个审稿人,名气也不如作者,审稿一次也能让论文质量提高不少。原因是作者写论文时,已经被自己的想法吸引而深陷其中,很难从别的角度来审视,而审稿人往往更客观。【正如世界排名第一的网球运动员,也需要教练。反馈者不见得水平更高,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提供即时的反馈。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不是要发表什么激情演讲,赛前动员,而是告诉运动员什么是错误动作,什么是正确,非常具体的及时反馈,详细到包括怎么系鞋带!】

最后,在一个不受打扰的环境中学习,是有效时间。环境其实不难做到,学校的教室,图书馆,家有学童的专门房间,都相当安静。但确实有很多学生带着耳机听音乐!这些听着音乐学习的孩子,应该放下书本,专心听音乐才对。如果你觉得是在享受练习的过程,那不是在刻意练习。【很多人每周一场网球或者高尔夫,十几年也没成为高手,因为是在享受乐趣,而非刻意练习!每一个神童背后,都有一个能豁出去让孩子猛练的家长。郎朗、马友友、莫扎特,这些音乐天才的共同之处,是从小在父亲的监督下刻意练习。】

【很多孩子追求一种散漫风格,做事情都是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在打打闹闹中学习的人很酷,其实非常愚蠢。能够特别专注地干一件事,而成为大家崇拜的高手,才是最高级的“酷”。在刻意练习中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娱乐化的时代,希望看个电影学到知识,似乎看纪录片已经是值得社交媒体炫耀的事情了。而事实上也是娱乐,本质上和肥皂剧和搞笑综艺没什么区别。即便是真正的科学纪录片,看完会有一种获得知识的感觉,只是绝大多数观众看完后,最多能记得20%信息。】

找本难度适中的书,找个地方反复读,整理笔记,做习题获得反馈,如果你想学点知识的话。

二、最高学习效率 15.87%

“跳出舒适区”已经成为一句口号,但恐慌区的内容太难,如果大大超过你的能力,就会感到焦虑。假使难度和技能刚好匹配,起初不知道怎么做,但调动自己最高水平的技能,再稍微突破一点,正好可以解决。此时会有一个奇妙的感觉,甚至沉浸其中忘了自身存在。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心流”。也是个“甜蜜点”:每次难度提高的百分比:15.87% = 内容大约有85%是熟悉的。【电子游戏的设计者也得出同样的比率,如果关卡中玩家一点都不犯错,那就是设置太简单,玩家会感到无聊。相反玩家频频犯错,设置太难玩家玩不下去。而15%的犯错率,是最好玩儿的游戏。】

学英语,最理想的课文,应该是85%的内容是熟悉的,另外15%,包括单词和语法,是新的。熟悉很重要,不仅是巩固,还是心理上的暗示和安慰。【给女儿背唐诗,按照这个比率每次给她熟悉的三四首,然后夹或一首生的,或者学一首新的。不仅学习效率高,而且感觉教和背,过程都很愉快。】在学习上安排一定的间隔,相信记忆曲线。比如听老师讲一遍,自己看课本,再操作。充分利用人体不同的学习特点,听、看和做,巩固知识。定时测验,看看是否真的掌握了内容。链接新知识到旧内容,熟悉加意外,知识才能生根。

三、提高孩子学习成绩最简单的心法

  1. 固定思维模式 一个很惊悚的例子是,中国教育分流,高中,职业学校和技校分流。那些被判断为“不是学习的料”的孩子,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因为被设定了固定思维模式:普林斯顿大学做过实验:把同样程度的新生分为两组参加考试,第一组告诉他们是为了确认,是否够资格进普林斯顿;对第二组说的是,你能进普林斯顿已经很厉害了,但我们要看看你到底有多牛。结果第一组正确率70%,而第二组90%,同一张试卷!仅仅是考前对心态的一个简单影响,就有这么大作用。思维模式确实很神奇,研究表明,人的智商是很难提高的,但学习成绩和人生成就是可以提高的,努力也很重要。

  2. 怎样表扬孩子?如果你的孩子这次考试还不错,你会怎样表扬?如果是:“这题你都会做?我儿子太聪明了!”他就会陷入固定思维模式,把之后的考试当做聪明测试,而且担心被证明不聪明,从而尽量选择简单的任务。代之以表扬努力:“不错啊,这次做得很好,看来你下了很大功夫!”或者“下次继续!只要你努力,什么事都能做成!”埋下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种子。他会把每一项任务都当成成长的机会,会花更长时间钻研难题,会主动选择困难的任务。

四、巴拉德效应

巴拉德是英国伦敦一所学校的英语老师,他做了个实验:让自己班级的学生背诵一首诗,然后马上默写,成绩一般。巴拉德没有要求学生课后背诵,大家以为这项任务过去了。两天后,他突然要求学生再次默写。学生没有做任何复习,按通常设想,这次测试成绩会更差。但恰恰相反,成绩反而提高了10%。听上去很不可思议?因为违反遗忘曲线。

心理学家理出了头绪。一般记忆力研究,都是让人记若干没有规律的字母组合,确实符合遗忘曲线。但巴拉德实验用的是诗歌,词句彼此有联系,从而出现了神奇效应。科学家证明,人的记忆存储强度不会随时间减弱!一个人名,一个号码,主动记忆后就永远在那里。下次见到存储强度会增加,但即便从此再也不见它了,存储强度也不会减弱。也就是说,存储强度只增不减。

举个例子来说,同学会见面想不起对方的名字。但坐下来聊会儿,当初种种呼啦一下回来了。记忆始终存在,只是不易提取了。心理学家把这个称为提取强度,每次提取,强度都会增加,而且相当于这个记忆在脑子里又过了一遍,也增加了存储强度。巴拉的实验用了两次考试,也就是两次提取,第二次是故意等提取强度变弱后的加强。而且诗句之间是有关联的,所以再次测试,反而能多写出几句,或几个单词。

如此说来,考试是最好的复习!有的孩子背单词,从头到尾反复念,效率很低,因为没有提取动作!正确的方法是,看一个单词,考考自己的拼写和词意,想不起来了再看答案。根据提取强度的特点,提取时越困难,对强度的增加值就越大。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反而不是天天复习,而是故意放到旁边几天,等提取强度慢慢变弱,来一次测试性的复习!【也就验证了一种通行的做法,在学校都是交叉学几门课程,因为实践证明是最有效的。比传说中每天用八个小时学一门外语,效果要好。】

读书也是如此,同时几本书换着读,每次读的时候都要先提取上一次的记忆,最后能记住的东西是最多的。和工作需要专注并不矛盾,工作中每次最好只干一件事情,因为有转换成本。而对于记忆来说,一定程度的多任务,反而是好事,因为转换就要提取,而提取能增加提取强度和存储强度。【对于背诗的孩子来说,存储的诗句并不会消失,如果定期提取,或者刻意玩些诗句的游戏,接龙,飞花令,或者抽背。从而达到巩固和增强另方面强度的目的。】

通常认为,学习是需要心无旁骛在某个精细分类。比如绘画,最好同一画家的作品,放在一起欣赏才有助于抓住本质。但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并非如此。两组学生,分别看五名画家的各六幅作品。第一组按次序,看完第一名画家的六幅,换下一位画家。第二组随机混合看。然后抽出画作,请学生指出是哪位画家的作品。结果是第一组准确率50%,第二组65%,随机排序战胜有规律训练。

健身的朋友都知道,日复一日的健身套路很难奏效。因为人体很快适应,一旦套路和强度固话,就无法刺激肌肉,也就是到了瓶颈期。还有就是健康和减肥的新理念 -- 轻断食,隔三差五饿自己一顿,体内的冗余就会发生作用。【小孩学写字,不要一个字写十遍,最好几个字穿插写。数学题不要一个题型反复练,混合起来做效果更好。练钢琴重复练习的效果也不如混合方法,比如一个迅速跨越十个琴键的动作,重复几百遍,但效果是不如交叉跨越,五个,十个,十五个的方法。】

五、文体的意义

潜意识里,似乎素质教育是政府的要求,是升学考试的分数。文艺体育就是学习时间的牺牲。但通过文体作品了解别人的视角、观点和体验,我们才能理解别人,进而理解自己。同样,也能明白没有必要围绕着别人的中心转。【有多少小朋友追星粉星而迷失自我?待到年长醒来,也不明白当年为何那么痴狂。流行文化常常能吸引人去渴望某种生活,而真正的艺术,却能让人质疑那种生活。】

文体在西方被称为自由技艺(liberalarts),原为希腊城邦自由人修习,以区别于奴隶。放到当下,教给我们的,是去做一个:独立的人,而非去做一个工具。你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是这个样子,有没有别的可能性,能否发挥创造力改变世界。

福特进入新兴市场时,智库提供的建议是:从文化角度判断消费者可能喜欢什么样的汽车!华尔街投行中相当比例是学哲学出身,科技行业中,哲学出身的人也占据显眼的席位,比如乔布斯。也许在大学里不能单单学会计、管理之类的“商科”,而应该学历史、哲学、社会学、艺术史这些自由技艺课程。毕业起薪可能不高,但发展潜力巨大。

六、发散思维

思维定势 集中思维是按照规则做事,单进程,任何分心都会降低效率。弊端在于,如果答案不在这个区域,那么会产生“当局者迷”,用现有的套路,琢磨不出解决不了。【小朋友学个位数加法,一开始会掰手指头,一旦答案超过十…… 就呆若木鸡。】此时主动进行发散思维就非常必要。比如广告创意中停下散散步,或者找个人讨论,跳出圈外换个思路,往往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科学文艺史上,很多发现基于偶然。牛顿休息时被苹果砸中,贝多芬散步听到盲女弹琴而灵感勃发。

当孩子一道题做不出,抓耳挠腮的时候,暂停攻坚;休息一下或换门功课,隔些时间再回来做题。好的灵感离不开长期思考的沉淀,但思考需要灵感。集中思维是基础,是短期强化新知识新信息,掌握概念和套路,预先有了答案区,如同学生读书的课本,大纲和单元测试。而发散思维需要建立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的通道,是考试附加题,是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为什么小学可以满分,到中学加倍努力,甚至概念熟读成诵,课本倒背如流,成绩却不理想。发散思维!不过在现今的教育考试模式下,不应该指望在学校培养,而应该鼓励孩子主动实践。学会合理使用大脑,主动切换几种思维和发散思维。】

怎样才能发挥二者的优势呢?试试遇到难题时,找些不费力的事情做,比如摆弄整理文具,适当的运动。主动想些好玩儿的事情,比如放假要出去玩儿,或者一个期待的事情,甚至纯粹的白日梦。或者小睡一会儿,10分钟的打盹。丘吉尔睡眠很少,大多数是工作间隙的打盹儿,反而做出很多正确的判断。

我们经常说,大脑越用越灵活,这话本身没错,不过注意力和意志力可能是有限的资源,耗费过度反而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我们在学习新技能或者想难题时,总是很别扭,但隔段时间,哪怕是睡一觉或者隔一天,拿起来反而感觉好多了。健身爱好者都知道,如果每时每刻都在举重,肌肉就没法生长,分组分时才能长肉。也就是说,学习并非越快越好,复杂的学习和技能尤其需要时间间隔。、

七、文化自觉

创造,简单而言,其实是把东西连接起来。《西游记》《指环王》都借鉴了很多前人的笔记或者民间传说,莎士比亚的戏剧,赵本山的小品,也是同时代其他作品的加工,但给我们的印象却是横空出世。这就是高明的借鉴,不留下来源的线索或痕迹,如数学家高斯所言:建筑师不会在房子里留下脚手架!

cultureawareness 文化自觉,不是指个人品味,而是知道现在别人都喜欢什么东西。品味能提高生活质量,而文化自觉,能从事一门创造性的事业。netflix首席内容官年少时曾在录像店打工,熟悉店中每一部录像带,只要顾客告诉他自己喜欢的影片,泰德就会有相应类似的推荐。他至少每天看4个小时的影视,文化自觉,是一个需要持续修炼的功夫。【灵光乍现,是潜意识里,把距离较远的两个东西建立了连接,甚至当事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过程,还以为灵感来的很神秘。进一家鲜花店,价格很高,马上想到可以在网上卖;猎头和程序员聊了几句,马上判定为优秀,因为重合了此前的经验。】

灵感和创造,可以归结为文化自觉,为了建立和保持这种自觉,原则是每天用20%醒着的时间,差不多4个小时,吸收自己领域的东西。作家阅读心的小说,厨师研究新菜,需要说明的是,修炼文化自觉是有意为之,不是只看自己喜欢的东西,得什么都看,否则只是重复劳动。

八、自学

以前是没有办法,但现在学习媒介很自由。只要获取信息足够方便,学生本人足够自立,自学才是最根本的学习方法。打个比方,课堂教学是老师安排的步调一致,像看电视播放;但自己读书简单可快复杂可慢,是一种变速运动。mastery,翻译为精通,意味着对这个领域具有统治力,是学校和老师教不出来的,自学是唯一途径。科学家出成绩,也没有定式可循。不同的人走不同的路线,最后实现自己的目标,才是正常。

自己决定学什么,自己选择学习材料和控制学习节奏。不受地域、时间、金钱和年龄的限制,但是你得心智成熟:自我管理和处理文本信息的能力,比如阅读一段文字,能立刻抓住要点。问一个问题,能否从一堆书中找到答案。【康奈尔笔记法是个不错的训练手段,笔记页面一分为三,右边记下重点,左边复习时写下线索,而下方区域写下总结。】

最重要的是,建立自己的系统。为了这个课题准备一本笔记本,根据自己的思路划分章节和专题,用自己的语言整理要点、心得和应用技巧。系统完全是你自己的,没有必要总结那些普遍的知识点,无需花哨,要字字见血直指人心。

另外,自学是以我为主的学习,而不是自己一个人学习,找人切磋参加测试跟人过招,才知道效果如何,比如把作品放在网上,虚拟下棋。实时反馈有点像现用现学,听起来有点不靠谱,但这才是最原始的学习冲动。【遇到问题网上找个最简单的教程先解决问题,而不是从头学起。】举例来说,大多数人学英语最大的问题,恰恰是学而不用,把学英语变成了行为艺术。不如看看这个:在清华,美国和韩国两个学生相爱了,但语言不通,居然对照着中文字典谈成了恋爱!能激励我们在实践中自学吗?

心理学家有个说法,有利的困难,意思是它看起来是个困难,但必须设置,因为能让人深度学习。有困难,才是真学习!先预习先测验再学习,就很容易记住知识点;再就是前文提到,同时学习几门功课,刻意搁置后再提取记忆,会觉得有些困难,才是深度学习,吃一堑长一智。

技能增长通常是个曲线,初期进步神速,后面越来越慢,付出极大的努力只能些许突破。比如健身,最初特别愉快,提高很大,但之后提高越来越难。再比如外语,懂几百个单词就可以英语角交流,但想要达到各种场合下运用自如却难上加难。企业成长,个人财富增加,乃至博客点击量,也大多符合这个曲线增长规律。但持续努力,某一天被广泛接受,就是指数级地爆发,产品性价比极高,个人财富声望爆发,成长的机会也就会更大。不计回报地投入,坚持,掌握门槛极高的技能,坚持下来突破后就自由了!

九、业余研究

人的认知有各种偏误,一般人思想都会被偏见左右。战胜偏误获得真理的唯一办法是使用科学方法,学术界的人整天就是做这件事。科学家看到的世界,比老百姓要真实得多。比如股票普遍有很多妄想,但科学理解是高收益复利不可能长期增长,绝大多数人无法打败市场。鸡汤说世界上没有偶然的成功,不过科学理解是很多事情随机,大部分创业者都失败……

你不需要了解所有技术细节,但起码可以知道科学理解这个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立场,对这个问题才算“知道”了,也就有资格给别人解惑和提建议。做研究不一定非要在实验室,凡是用靠谱的方法寻找答案的过程,都叫做研究。比如买车考察预算范围内的几个品牌,了解参数,质量评分,试驾真车,就是在做研究。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信息,以我为主做出判断。

有研究的意识,已经超过大多数人,知道哪些信息源可信哪些不可信,就是靠谱的人。这个世界观得花大量时间,多读书多学习,甚至专门的训练,但都是值得的。因为不仅收获知识,还获得高级的视角和认知工具。我们在大多数领域只是外行,但会做研究,就是个“聪明的外行”。

专栏作家讲两个自己的故事,举两个例子,引用点名言,再打个比方,就算完成对某个事件解惑的雄文,这种写法已经过时了。现在得做好研究,才有资格发言,用最新的研究结果和数据说话,这是个写作与研究不可分的时代。比如还认为贫穷就是买不起东西,最新的思想是,贫穷其实是一种思维模式,甚至是一种可遗传的生理疾病!当然不要耸人听闻,这个思想背后,最好有学术研究支持,作者不会信口开河。名人和学者之间,采信后者。

十、读书笔记

绝大多数思维导图,都是“树状图”,从一个大主题出发,分为若干小主题,再枝叶。网站提供的工具,也是如此。可是,如果只是列举提纲整理要点,比如做读书笔记或回忆摘要,一个朴素的带有格式的文本编辑器才是最好的办法,何必画妖艳的思维导图呢?

思维导图应该是一个思考工具利器,预算1万做八件事,脑子不够用,找张纸列出来分个轻重缓急。比如写文章,很多想法列出来,连线逻辑结构,理清思路,删去无用部分,最后形成提纲。这里加那里减,像做数学题一样,先畅所欲言,再评估每一步,并加以修改。最后划去淘汰项,形成决议,自己跟自己开了个会。

另外,用大脑记住信息,已经落后了,人脑是用来想事儿,而不是记事儿的【!】。另外片面强调搜索,什么信息都临时去网上找,也很业余,平时见到有用的文章,应该保存起来,比如evernote。至于分类,那不是最重要的,实验证明,找一封邮件搜索大约十几秒,而通过分类超过五十秒【本地文件也尽量不要多层分类,everything可解决大多数问题】。写作也可以直接使用,能直接生成html,也可以公开分享。

更高级的,是利用evernote做思考创作。在立项目录中创建笔记占位置,然后遇到相关的素材文章,就把保留素材的笔记,链接过来,替代用复印剪报搜集资料【很有启发】。不成熟的想法,先搁置,积累,平时不用惦记,但可以随时补充【散落各处的笔记通过分类解决,但不如这个索引好】。借助这个工具,把想法壮大。

笔记最好写到可以取代原书的程度,思维导图和流水账式就好像用三个数字来描写一名美女。强力读书笔记必须包括:每一章的逻辑脉络,书中的亮点,自己的心得,和其他书的联系【大概只做到亮点,后面的从这篇开始】。只有做到这四点,才算把一本书效用发挥到最大,这个回报是巨大的。

保留原文的章节,甚至保留标题,用自己的话写出这一章作者想说什么【留住脉络】。当然,不是均匀分布的,亮点和故事,读时心里一动的,必须记下据为己有,写文章可以占为己有【写文章有用】,更重要的,这些反复出现也会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高手不能像小学生划重点,都是段落首尾,而应该一惊一乍,哪句话令人拍案叫绝,哪句一句惊醒梦中人,应该突出记下来。《开卷八分钟》几个主持人往往介绍一本书的内容框架,而梁文道总能找到几个单独的亮点,或一两个意味深长的故事,让人体会到作者的个性。这也该是读书笔记的效果。

把自己的评论放在方括号中【古人的眉批】,将来翻阅一目了然。历史上的牛人,高水平读书人看完都写满了批注。好书能让人迸发灵感,以前关注的问题,对问题的解决,作者观点的推进。这些灵感未必真有用,但都非常宝贵,如果不记下来,很快会忘记【!】。事实上,多年后翻阅笔记时,自己的心得灵感也许比原书更有价值。

善于读书的人对书之间的联系非常敏感,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之上。笔记间的链接,可以指出书之间的联系。用evernote整理笔记,每一份都能生成可以供其他笔记点击和引用的链接。比如发现了一本有意思的课题,就会或主动或被动地多次与之相遇。刚放下书,上网就看到相关文章,过几天又发现微博在讨论。【微拍群见到《仿宋胡刻文选》,晚间看黄永年先生文章也提到!这部书留在脑海里了。】此时应该打开evernote整理一份这方面的笔记!

如果读过足够多的书,就会有一种更难得的体验:人类知识的进步!一个问题在这本书是这种说法,过几年有人引用更有力的证据,把结论改了,无论赞同或反对,有时候能判断出哪个最靠谱。有时觉得都不对,到这个层次,已经和其他作者平等了,写篇文章发出来!笔记是对好书的最大敬意!【文章的来源】好书读两遍,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获得这些心得,灵感和联系!第一遍陷进去,第二遍跳出来!

十一、无为状态

令人耳目一新,又深为佩服的西方人的一个解释,无为就是“not trying”,不用意识控制,放松但做得非常好。NBA明星库里的如入无人之境,传球投篮的神来之笔。那个状态下,灵魂出窍,根本不用瞄准,也感觉不到防守,甚至听不到噪音!【中国古代的庖丁解牛和卖油翁】。熟练之外还有一种灵气,观之赏心悦目。

不刻意追求,旁人觉得毫不费力,但其实需要艰苦地练习。无为,是意识【冷认知-刻意】和潜意识【热认知-熟练】的完美结合。身体自发地做某事,但意识保持了高度敏锐。【魔方高手一方面有肌肉记忆,但另一方面根据不同情况调取记忆。】足球从基本功和动作来说,中国球员和欧美球星同样熟练。差别在于,前者跑到某位置一脚传中,无视禁区内情况,而后者开着意识【acc-大脑皮层术语】,根据不同情况调整路线,但又特别自然,不是那种一停二看三通过的刻意动作!

看似差一点点,但确实高手和庸碌的区别,值得用一生追求。也就是说,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的慵懒,反而是刻意练习后达到如鱼得水的高度!

如果你曾经专注地做一件事,就有可能某种程度上体验过“心流”状态。无论是做题还是打游戏。忘记自己,忘记时间,【被知识包裹且异常愉悦】。但通常情况下,人一般做一件事,头脑中一个声音在说今晚吃什么,一个声音在说这件事做好了别人会怎么夸…… 就算没人打扰,也不能算专注做事。

要关闭这两种声音:时间感和自我批评。不要考虑过去担心未来忘记时间,释放出宝贵的计算带宽。面对一屋子人唱歌你会紧张,是因为担心别人怎么看,而专业演员要求忘掉自己。这样可以集中注意力,提高敏感度,接收和处理更多的信息,令人感到平和和幸福,有利于综合处理信息。毫不费力的愉悦感才是智力工作的乐趣,而不是什么辛苦、取舍和推迟享乐,这也是为什么极端成功者把工作视为最大乐趣的原因!

十二、内隐学习

学霸有时会有一种体验,随着深入学习状态,不适感和压力逐步减弱,而且慢慢感受到幸福和愉悦。其实这些是有科学原理的,大脑在逐步分泌各种激素,一次完整的心流能享受全部六种快乐激素。所以登山者冒生命危险,有一部分也是潜意识中追求这种体验,至于艺术家,作家,数学家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努力,大致都能体会到工作带来的愉悦感。【想到一种读书的办法,是类似于做名词解释,点注一本书,往往是最深入的学习。】

我们每天面对同事,都会注意到他的变化,比如换了个发型,穿了件新衣服,而忽略他不变的东西。但有的人能注意到被一般人忽略的信息,比如青霉素发明者是留意到,某个培养皿一处发蓝的霉点周围没有细菌,从而获得诺贝尔奖。事实上,有好多个培养皿,实验也不是为了杀菌,限于当时条件出现样品污染是常态,但他就是抓住了主题,从而解除认知抑制。天才和疯子不同的是,后者不能抓住重点,大脑被大量不重要的信息和幻觉轰炸!

天生的敏感度可能并非好事,因为不容易控制。通常来说,青少年时期能接触到不同文化环境,或者生活坎坷,贫困,单亲,有较强多样性,能提升敏感度,获得更好的创造性,后天习得的敏感度可以一直控制,为我所用。

很多人有学习英语的痛苦经历,背单词记语法,为某个介词的位置和用法绞尽脑汁,这是一种外显学习。而母语环境下的小朋友,根本不懂语法规则,却能轻而易举地指出某句话的语法错误。这种内隐学习是不知不觉就会了,会了也说不清楚。对话很容易,但加减法就费劲许多,很熟悉吧?

外显学习规则明确,需要集中注意力,但内隐学习内容没有规则,越寻找越迷失,还不如放松,去感受,反而更能领悟到那种感觉。孩子当然是不善于集中注意力,但语言的学习恰恰是不经意间,而需要注意力的加减法,对前额叶皮质还没发育好的他们来说,就有点困难了。

藤泽秀行要求年轻棋手多打谱,不需要认真琢磨,只是找到落子点快速摆完一盘棋,其实就是一种寻找“棋感”的内隐学习。股市高手每天盯盘,作家看些闲书,官员读读历史,越是不刻意,反而能把握这个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启发非常大】

—— 全书完

【后记:事实证明,《学习究竟是什么》是值得细读精读的好书,至少对自己来说,几乎每个段落都有启发。

举例而言,一度为曾国藩的名言“一书不尽,不读新书”困惑不已,感觉很难做到。有时读一本书,当中或工作或爱好需要读另一本,就很矛盾。再就是读专业书,某日疲惫想打开闲书,会有罪恶感。这种困扰有时会令我自暴自弃,读了一点,半本,或者没读完的书,会告诉自己已经这样了,不读了。在万维钢这本书里,似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书是应该间杂着读的,不仅没有问题,而且几本书换着读,每次读的时候都要先提取上一次的记忆,最后能记住的东西是最多的!

由此做了几件事情,首先开了几本书的读书笔记;其次记笔记,日更到和好中文网;最后精读尽力不放过细节。事实证明,无论是成就感,还是收获,都是历年未有。而《学习是什么》这本书,给我的远不止于此,其核心理念和大多数观点,都给了我太多的启发,值得一读再读!

很爽,非常感谢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学习究竟是什么》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