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读书笔记(1)

作者:丹尼尔.T.威林厄姆

  1. 人的大脑是为了生存而进化的,而非为了思考
  • 思考是缓慢的、费力的、不可靠的,我们除非身处特定的认知环境,否则我们是不愿意去思考的;
  • 我们人类更擅长运用视觉或者运动去解决问题,利用已有的记忆经验和习惯去指引我们制定行动的策略,使我们处于“自动驾驶”模式,而非认知模式;
  • 人类不断重复一样任务后,会将其内化为习惯,达到“省力”的状态,从而无须耗费心力去思考问题就可以完成任务,比如驾驶汽车.
  1. 人们只有在解决问题后获得愉悦感后才会愿意思考
  • 人类天生具有好奇心,但是好奇心很脆弱,不会保持持久,我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其他事物转移,比如吃瓜群众,随大流,操碎了别人的心肝就是这一类现象的展现;

  • 能带来愉悦感的、具有挑战性、可以成功解决问题的思考才是人类不断进步的动力,因此,我们愿意对超出我们自身一定范围但是又可以解决的问题才会保持持久的注意力,难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会让我们停止努力;

  • 思考一开始可以理解为“手动驾驶”模式,当我们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成功地解决问题,我们可以持续地将思考内化于心,最终变成我们的习惯,我们无须额外耗费过多的心力,就可以从容应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思考的一个重大意义吧,毕竟我们不能无时无刻处于思考之中,否则太消耗我们的心力了.

  1. 思考的运转机制---思考是在思考需要的环境信息和长期记忆中的信息用新的方法组合时而发生
  • 思考的四个要素:环境所能提供的信息,工作记忆的空间,长期记忆中的事实和步骤;

  • 我们思考的发生依赖于长期记忆中的是事实和步骤,这一点,让我想起了乔布斯,早年的乔布斯痴迷于科技和艺术设计,苹果的重新崛起靠的就是乔布斯对苹果公司的重新定位,高端小众市场,走的是科技文艺路线,将苹果与高端对标,从而带来了苹果公司的复兴;同样地,早年的苹果CEO斯卡利(就是把乔帮主踢出董事会那位仁兄)主推PDA,但因为没有时代趋势,没有获得成功,而乔布斯回到苹果,重新执掌大权后,推出的Iphone和Ipad,其实和早年的PDA是同根同源的,如果苹果早些年没有这些经历,乔帮主也很难推出这些划时代的产品(参考了吴军老师的文明之光的部分见解).

  1. 人类的思考机制对于我们经行思考活动的启示
  • 帮助学生思考就是要帮助学生思考问题时产生愉悦感,而产生愉悦感的关键就是确保思考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 长期记忆中的事实性知识对于学习至关重要,这一点显得与忽视事实性知识的时代观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实际上,事实性知识会为我们提供思考的背景,任何批判性思考都是基于事实说话的,离开了事实这一条,我们的思考就会变得不可靠,即我们常说的基于事实说话;

  • 类似电脑的内存,我们人类在同一时间也只能处理一定量的信息,基于工作记忆的有限空间这一事实,我们要减少学生不必要的认知负担,最直接方法是将信息写在黑板上,或者放慢语速.

  1. 教学方法
  • 备课要从教师希望学生掌握的知识开始,下一步是寻找到课堂的中心问题,并考虑如何提出这个问题,使得它有一定的难度又不会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

  • 重新考虑提出问题的策略:需要仔细考虑是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是通过交代知识背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与问题,都是教师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 不同的学生之间的确存在认知差异,每个人的才能是不一样的,有些善于语言表达,有些具有逻辑才能,有些天生内省,有些具有强大的运动能力,这些造就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教师要承认这种差异,但更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共性,布置作业的原则是根据绝大部分学生的能力布置作业;仅仅关注差异,会导致片面,特别是对于认知能力较弱的学生,要妥善处理,否则可能会造成更大的落后;

  • 吸引学生的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改变速度,或者转移话题,通过“换挡”的方式,重新拉回学生的注意力;

  • 坚持记日记,通过记录成功控制问题难度的时刻,达到成功的叠加效应,因为,我们不能期望我们能在一年后记住一年前成功的教案(这个要求好高啊~~~人都是懒惰的,哈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读书笔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