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的“安全感”

          昨晚受朋友之邀,今天上午给学习《弟子规》课程的家长们分享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课程,于是与五位4-8岁孩子的妈妈以及给孩子们讲解《弟子规》课程的圆圆老师结缘。自己一直信奉这句话:缘家路窄,有缘的人迟早都会遇见,感恩生命中的每一次相遇。

          传统观念中,安全意识主要来自于物质财产方面,比如防盗门、防护栏、汽车备胎、灭火器、消防栓……其次,来自于生命保障方面,比如各种意外、重疾或养老保险……但自走上学习、成长之路开始,越来越意识到安全感不仅仅来自财产物资和生命健康,一个人的心理安全感如果缺失的话,不仅会影响自己学业、事业、婚姻、人际关系,甚至还会变本加厉传递给自己的孩子,最可怕的是你竟然浑然不觉。

        突然想起樊登老师讲过的话题:幸福的反义词不是不幸,而是麻木。也就是说丧失了对幸福的感知力。在这里,是不是可以如此解释,安全的反义词不是不安全,也是麻木,即丧失了对心理安全感的感知力。

        在没有仔细探究这个话题之前,我根本没有意识到,安全感缺失对自己的影响竟然如此之大。儿童时期的敏感、孤僻、内向、胆小、怕生;上学时的自卑、恐惧、压抑、无助、多疑……原以为,随着自己年龄的日渐增长,生存技能的稳步提高,自己内心的安全感缺失情形会自然而然得到缓解,最终消逝殆尽。

        熟知,安全感缺失情形,非但竟然丝毫未减,还被自己带入到婚姻,影响了自己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更可怕的是,这种不安全感竟然被自己带进了事业,制约了事业的发展,影响了人际关系。每每想到此,自己总会发自肺腑地感谢儿子,是他通过让自己犯各种大错、通过牺牲自己的方式,来唤醒“熟睡”或“真睡”中的自己。正如马云所言:鸡叫了,天会亮。鸡不叫,天依然会亮。关键是,鸡叫了,谁醒了!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请仔细想想,自己的孩子有没有以下情形:幼儿园入托时哭闹及适应期较长;怕生、孤僻、胆小、恐慌、内向、敏感、自卑、不合群、不自爱等;有没有特别喜欢以至于无法自拔的“异物”(如:网络游戏、毛绒玩具、背心、小褥子);有没有割舍不下的恋母(父)情节;没有配得感……

        如果存在以上任一种情形,意味着你的孩子安全感不足。所以,作为父母的我们,没有办法给到孩子自己没有的东西。相反,他们一定会把自己有的东西,包括缺失的安全感,变本加厉地传递给自己的孩子。

        安全感缺失的原因:原生家庭父母或重要他人关系恶劣或经常吵闹,家庭氛围不好或经常打骂孩子;童年时的痛苦经历;父母的情绪不稳定,家庭关系混乱;强行命令孩子,缺乏信任、尊重与理解……

      提升孩子安全感的方法:夫妻相爱、家庭氛围和谐;理解尊重,充分信任孩子;父母情绪稳定,理性对待孩子;父母本身的安全感充足;客观公正的看待孩子的问题,有同理心;温柔但是有边界;相信相信的力量。

        三毛说:若心没有爱,走到哪里都在流浪。也如张德芬老师所言: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爱得太多、爱得太累的女人,最大的问题,不过是不够爱自己而已。

        爱自己,是所有爱的起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摇摆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