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硬币的遐想

在我书架上有一个小熊模样的储钱罐,里面装着大约有五六百元的一元硬币五角硬币,还有少许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五分一分及粮票。

我不是钱币收藏家,也没有刻意的去收藏这些钱币。只是家里日积月累的积存下来的,对具有年代感的钱币情有独钟罢了。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则信息,据称上世纪九十年代发行的反面带有国徽字样的一元硬币按现在的市场价来算能换成一百五十元人民币,不论它真假与否,反面带有国徽字样的一元硬币确实很少见,成为稀罕物了。

也许是冲着好奇的心理,把我那小熊储钱罐倒腾出来,一个一个硬币倒腾在凉席上像一座闪着银白色的小山峰,一个一个细数但也没见有多少带国徽的硬币,绝大多数都是进入新世纪发行反面带有菊花的一元硬币,无独有偶却整理出了自上世纪91年到现在共28年的硬币,连贯的年份,带着浓浓的回忆。

近些年也在有意无意中看到有带国徽的一元硬币收入囊中。据悉96年发行的一元硬更是少之甚少,更是无从寻觅。如果是在买东西找零钱时有国徽字样的一元硬币,用欣喜若狂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好多年前如有国徽字样的一元硬币收中,我会把它珍藏于舅舅给我买手表的盒子里,不舍得花掉,连同舅舅给我买的手表一样珍藏于心,不离不弃。

现在如今要寻觅一枚硬币真是很难,如果是要觅得上世纪90年代发行的一元硬币更是难上加难。随着手机网络支付的飞速发展,现金支付慢慢在消失,连坐公交车投一二元硬币也被手机移动支付取而代之。

以往口袋里装着好多硬币走起路来叮当哐响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复还,只要手机在手就可以支付天下,走遍天下。

在我的储钱里还有两枚更久远的铜钿,一枚是清光绪年间的铜板,还有一枚是民国时期袁世凯袁大头的银元,记得为了这两枚具有历史价值的铜钿,小时候和我表妹争先恐后的抢着,今天藏你家,明天藏我家,有时抢不过我了就去她姑姑那里告状,藏来藏去我们都长大了。

还有几张泛着黄色点点的六七十年代的粮票,我们这一代虽没有用粮票度日,听我爸爸讲过,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买块肉都用粮票,甚至买块布买盒火柴都要粮票。粮票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是国家发展的见证。

我收藏了那么多硬币铜板及粮票却不舍得花去一分,完好无损的收藏家用。一枚枚硬币代表着一个个年份,一枚枚铜板见证了国家从落后到富强,一张张粮票见证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革。

浓浓的年份,浓浓的回味,也是见证了国家的兴衰,历史的变迁,时代的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枚硬币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