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周末早上醒来,深吸一口气,“多美好的一天啊,今天我要看完一本书”。
然而直到天黑,书签还夹在前十页当中,发现这一天居然在刷朋友圈、刷微博中度过了。
诶,有些自责,有些丧气
或者这样的经历
明天就必须要交差了,deadline那条红线醒目地印在每个角落,于是拼命赶工。想起来前几天悠悠闲闲偷懒的自己,恨不得坐时光机回去吊打ta。
终于完工了,居然还有种背水一战功成后的豪迈之感呢?发一条朋友圈吧,“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啊”。
以上经历你有没有呢?
但我有过类似的经历。对,我就是那个执行力欠缺者,听着就很丧。
那什么是执行力欠缺呢?在我的理解,执行力欠缺是指未按照既定计划或预想开展行动的一种状态。
要说执行力欠缺的危害其实也很明显,诸如任务不能及时完成,计划没有落地等等。不过我比较困扰的是,它给我带来了挫败感,这很难受,为了安抚挫败感我可能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自己。
“我电脑不好用,才没把这篇文章写完。”
“今天天气不好,所以看书看不进去。”
“今天长了一颗痘,不适合做事。”
……
日复一日,我可能也就习惯这样的自己。
但我还不太想习惯她,要不以后我抱着孙子吹牛bi的时候,只能说:“你奶奶我当年本来要上天探索外太空的,结果执行力欠缺,没蹬那一脚就没飞上去了。”
结果呢,我的孙子通过时光机跑过来和我说,“奶奶,你可长点心吧。”
得嘞,听孙子的。
以下就是给自己的建议清单。如果有需要的朋友,也不用客气,随便拿,嘿嘿~
1、可落地的计划。太过宏大的计划常常会难以落地,这种情况下要将计划拆碎,变成可落地的日程表。思路可以是按照时间从年、月到周、日;或者是根据项目逐级细分。
2、量力而行的计划。据调查数据和个人经验表明,我们往往对自己太过自信,“一天看完10本书,没问题”,结果可能只看了一本,这种情况下常常会由踌躇满志变得些许挫败。
不过呢,还是告诉自己先把挫败感放一边,看看是执行效率的问题还是计划的问题。毕竟,量力而行中的“量”和“力”也是在一次次和自己博弈中得以丈量和延伸的。
3、创造执行环境。我们的心理和行为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这是一条普遍道理。商家创造对应的环境让我们身不由己地去买单;到了公司就会很自然地工作;同样,我们也可以运用这样的规律来影响行为,降低自己的执行难度。例如办公桌只用来做事,或者去图书馆看书,从空间环境上将娱乐场景和工作场景分开,让执行更自然而然。
4、拒绝诱惑,避免干扰。手机里蠢蠢欲动的游戏,烧烤啤酒和电影,如果你不是柳下惠,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坐怀不乱的话,那就别让美女坐到你腿上。
5、避免完美预想。我对完美主义的态度是比较模糊的,不过根据我的经验来看,事前的完美主义确实有碍于第一步执行的迈出。有一个完美的作品存在,我便自缚了手脚,因为怎么开始都是残缺的,那么到最后,别说完美了,这个作品都不存在。
6、把握自己的时间节奏。如果你现在正处于忘我的心流状态,那就keep on,不需要非按照时间表来执行;如果你觉得累了,那就休息下吧;如果刚开始5分钟,你就想休息了,那就憋着。
7、借助工具。学习工具不是目的,将工具应用到实操中其实大有裨益,一般体现为便于管理、提高效率、自我提醒这类作用。比如滴答清单、便签对我来说都还不错。
8、增加打脸的成本。把要做的事情说出来,然后你没做到时候,会有人奸笑着过来,“嘿嘿,你不是说这周还要推一篇的吗?”
f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