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岸.瞳仁语

    世上有一种事,叫作“他人瞳孔里的世界”。

    二月,伦敦时装周,看国内媒体的照片时,有种微妙的反差之感:那些国内照片,似乎伦敦花香满路、潮流时尚,仿佛天堂。但关上新闻,出门买法棍,走过类似的街巷,还是原样。

  这时候,大概得感谢一下名媛们:在伦敦拍照,给自己加滤镜时,也顺便给伦敦加了滤镜呢。

  当然,世上大多数事物,都是映射在瞳孔,显现出美来。

左岸.瞳仁语_第1张图片
海岸不语

  这也让我不仅想到朱先生的《欧洲之旅》。我记得刚看这本书时,有个朋友跟我聊起来,“你觉得书中所写跟你想象中一样吗?”“差不多啊。挺好的。”“可比起我看之前想象中的伦敦,有点落差啊。”

  我对伦敦的印象,来自狄更斯,来自萧伯纳,来自伍尔夫,来自他们的小说里,20世纪的伦敦。所以看看朱先生生活过的伦敦,也没太失望。而我同学说,她看此书之前,看的是各色杂志,各路电视,伦敦时装周的名媛们如何纸醉金迷,而现实的伦敦,或许比她想象中古朴得多。

  大概确是这样吧。

  先生也喜欢在伦敦逛公园,去各类博物馆,去文人故居敬仰前人,也会跑去市场淘些旧货,还会说说伦敦人吃下午茶这些事。只是称呼有所不同,他管名人故居叫“文人宅”,管博物馆叫“博物院”,管二手书店叫“卖旧书的铺子”。没有大都市傲岸的气派,一个百年都不曾变的地方,一个作家笔下出现的地方。比如从大英博物馆出来后,一条地图上都难以找到的小斜街,被朱先生描述成门前看不见车马的小胡同,街上的The Poetry Bookshop(诗集铺)仍旧存在,是诗人赫洛德孟罗在1912年创办的。

左岸.瞳仁语_第2张图片
旅者不凡

    但其实,有些人一辈子也没去过伦敦。他们所谓的伦敦,是他人瞳孔里的伦敦。

  实际上,大多数现实中的景致未像书中描绘的那么淡。或者,这就是事实。

  我看到过乔托画《圣母像》的圣母大教堂,发现除了震撼就是震撼,景色远比先生的描绘动人;我看到过电影《雏菊》拍摄荷兰的水坝广场,比起书中所描绘的场景,那里少了些肃穆,多些莱茵河岸的烂漫。《速度与激情》里的某个场景,读过文字后却少了些许感动,大概,是少了配乐吧。

    人的瞳孔暗藏着不同的密码。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念念不忘想去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你喜欢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不是。”“你喜欢刚朵拉?”“不是。”“那为什么?”“CoCo李以前有首歌叫《暗示》,我看过MV,就是在那里拍的!”又比如,我的一个朋友心心念想去巴黎刚果方场,在塞纳河左岸,一杯咖啡+一束气球——那是周杰伦《告白气球》的哏。

    每个人都需要瞳孔的密码,来保留一点别的幻想。就像,有的人爱看游记。他们明明没有经历过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也并没有一次那么完整的旅行来充实。只是,当书页翻开时,需要有一双聚焦期待的瞳孔让他们心动。

  本书的结尾,先生说,伦敦是人们聚会、谈话、欢笑、结婚、死亡、裁决及立法的地方。其实,有一个“他人瞳孔里的城市”,是否真实,根本没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左岸.瞳仁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