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吕太后在我们心里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心狠手辣的歹毒之人吧。
古今中外,王室斗争伴随着每一个朝代。中国封建历史上第一次激烈的王室斗争,就是吕后与戚姬之间的嫡庶斗争,即太子位的争夺,实际也是未来皇位的争夺。谁拥有了皇位,出就拥有了权力与地位,富贵与尊严。
刘邦已立吕后之子孝惠帝为太子,却因爱妃戚姬“日夜啼哭,欲立其子代太子”,这直接危及到吕后孝惠的正室地位,以吕后“刚毅”性格,决不会袖手旁观,任人宰割。
为保孝惠太子位,稳定皇族正室地位,吕后不惜跪谢周昌廷谏;迫请张良画策;“卑辞厚礼”迎取高祖敬重却“义不为汉臣”的四位贤人出山辅助孝惠。最终以张良、孙叔通、四位贤人的通力合作下,刘邦彻底打消了以戚姬子赵隐王如意代太子的念头,为天下计,而“委戚氏不顾”。在这一场维护皇族正室的斗争中,吕后以自己的地位和影响,战胜了以色事人、以色争宠的戚夫人。
吕后与戚姬的嫡庶斗争暂告一段落,吕后稳住了正室的地位,但她与戚姬之间的矛盾由此加深。
吕后戚刘邦抚养儿女,照顾刘邦的父母。 在楚汉战争中,她又被项羽俘虏做了两年的人质,历经磨难。刘邦做了皇帝,吕后封为皇后,可谓苦尽甘来。然戚姬竟想以色争宠,指使刘邦易换太子,这在吕后是无法容忍的,故吕后最妒戚夫人母子。 在吕后看来,戚夫人母子始终是祸害,是影响她正室地位的隐患,唯有除之而后安心。故刘邦死后,孝惠即位,吕太后随即囚禁了戚夫人,并设计把赵王接进宫内,伺机毒死了他。
刘邦似乎并没有吸取周朝、秦朝的历史教训,平定天下后,论功行赏,分封“大功臣二十余人”,似乎有与诸大臣共享天下的意思。实际上,刘邦这样做也是迫于情势。刘邦能够战胜项羽,不是他比项羽善战、勇武,而是他比项羽知人善用, 没有这三人的辅助以及樊哙、曹参、灌婴、陈平等文武大臣的筹谋划策、鼎力相助,刘邦恐已是项羽阶下囚了。
吕后帮助刘邦扫除了韩信、彭越两位猛将,其余的“不足畏”;黥布恐被杀害,举兵反叛,后死于乡民田间;卢绾亡入匈奴。刘邦分封的七个异姓王,最终只存下长沙王吴芮子臣一人。接着刘邦又分封同姓子弟九人为王,吕氏三人为侯,二人为将,实现“内任外戚,外封宗室”的用人制度,隐定了汉王朝政权统治。
吕后一生可以说是追随刘邦、辅助刘邦的一生,即使在有些事情上她的做法违背了刘邦的意愿,但她根本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刘邦创下的基业,延续汉王朝的统治。从整个历史事件来看,刘邦才刚诛灭异姓王。因劳累、箭伤终至死去,留下一个百废待兴而又时
局不稳,甚至依然隐含着危机的汉王朝,吕后所要面对的绝不是一个戚姬和几个王子,百是一个朝代,一个国家,她所要面对的是如何把丈夫的江山撑下去。事实上,在刘邦死后的十五年里,她凭借自己刚毅的性格、果断的政治手腕和明智的经济策略,使汉初社会出现一个社会相对稳定、经济开始复初、“天下晏然”的局面。可以这么说,吕后在汉代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可抹杀的,她对汉代历史上的作用是重要的。如果有什么过错的话,那也是功大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