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流连的地方(曹悦)
回忆那涛声阵阵,流连那滚滚惊雷般的轰鸣声。卷卷白浪翻滚而来,跑进了我的记忆里。
清晨 ,天还是灰蒙蒙的,开车驶在崎岖的山路上,细小的石子将车颠了又颠,远处不时传来阵阵轰鸣声,将来我心中的烦躁席卷而去。隆隆作响,直击人门耳膜,那声音仿佛可以带动我身上的每一个分子跳跃。望向窗外,群山已渐渐匿迹,相继而来的是大块大块焦黑岩石以及卷卷清浪。兴奋地打开窗户,一股夹着海盐清香的空气瞬间塞满了整个车厢,颇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便是韩国济州岛闻名遐迩的汉拿山白鹿潭,今天我们将在这儿欣赏海水的激情与千变万化。”当地的导游用一口稍有蹩脚的中文报告着这个喜讯。
趁着缆车来到了汉拿山顶,山顶的人并不多,一头扑在栏杆上,向海的方向眺望,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缕缕晶莹的光,这时,远处不知从哪儿卷起一大朵浪花,气势汹汹的向礁石扑了上去,重重地击了下来。惊心动魄。一浪接着一浪、一浪高过一浪,前赴后继排山倒海。似千万头暴怒的狮子,又如同一匹匹脱缰的野马,在海面上驰骋。紧接着又一个巨浪拍下,强有力的击打在岩石上,形成一个20多米高的水柱,干脆利落、奇伟磅礴。看罢浪,转目望向那焦黑如炭的岩石,听导游讲解,这岩石是由于几百年前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可那岩崖究竟经历了?竟被凿得如此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一桩桩柱状节理带立于海中,大多呈四至六角形,仿佛是石匠雕凿而成,层层叠叠,一个比一个高。飞瀑再一次席卷而来,冲刷着岩石,好像要把那岩石凿出一个大洞,那场面确是蔚为壮观。那岩石似已受不了浪涛的猛击,中间旋起了一个大坑,肆意汹涌的海水反复冲泡着这个大坑,仿佛是在炫耀他几十年来的光荣成就。
看腻了岩,复又望向了浪,浪涛渐渐平息,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海面上还泛泛的浪花,清风拂过,泛起涟漪点点,轻柔地抚过礁石,温柔入骨。不时有几只洁白的海鸥轻掠过海面,无限和谐。天空被海水洗得锃亮,一轮红日从海的一边冉冉升起,如一只红彤彤、水灵灵的气球,又似一个新生的婴儿,被海水衬得格外耀眼,格外可爱。
济州岛的那片海令人流连,那轰轰如惊雷般的涛声、多变柔情的浪花、礁黑坚硬的顽石,皆令我难以忘怀。
让我沉醉的地方(施雯奚)
蔚蓝色的天空曾引起我无数次美好的遐想,碧绿的黛湖水一度勾引起我温柔、清新的回忆,也一次次让我沉醉其中。
黛湖位于缙云山腰,在缙云九峰的环绕之下。一下车,我就被她的美景所折服。她静静的躺在群山怀抱之中,如同一个刚刚苏醒的少女,披着朝辉送给她的白色纱裙,沐浴着早晨朦胧的阳光,轻盈地向我们缓缓走来。
渐渐的,太阳升到了空中,毫不吝啬地将阳光交织成一张金色的大网,照在黛湖水面上,再用她温柔的手撩开带湖神秘的面纱。黛湖的水绿的像一块巨大的翡翠;清的如古代仕女的梳妆铜镜,将或浓或淡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都映照在里面,清风拂过,便化做一道道捉摸不定的倒影;黛湖的水美的让人无法抗拒。我倚坐在湖边,打着赤脚伸进了湖水。那微凉而又柔和的水舔着我的脚,心中涌起自然的情感,我伸开双臂,紧紧地拥抱着阳光,任凉爽的微风吹拂着我。
踩着柔软的擦擦作响的松针,我走进了湖边的树林。那苍松翠柏和它们足下的野花,迎着透过竹隙的阳光,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透过树林,只见被绿荫遮盖的湖面,分明呈现在蓝绿两色中:蓝,使你想到万里碧空;绿,使你忆起无际草原。四周松涛阵阵,鸟鸣婉转,声声悦耳。
湖上泛舟,顿时划破了湖面的平静。山河树的倒影扭来扭去,而那层层细浪也随之波动。借着跳跃的阳光,成了千只明亮的眼波,又如同湖底闪烁的碎金。看着清澈的湖水,听着水波荡漾的声音,渐渐的,渐渐的,我觉得自己也变成了一条小船,轻轻的飘于是湖中。小鱼和我一同嬉戏,白色的浪花簇拥着我,习习的微风吹拂着我……
黛湖,真是一个让我沉醉的地方,让我久久不愿离去。
点评:这是一篇写景游记。写景时修辞用得好!
让我眷恋的地方(张馨睿)
陡石壁缝间,汩汩如泉;奇岩乱石中,淌淌如溪;高山峡谷间,碎碎成雾。
——题记
曾听闻那里落后不堪,都是那盘绕的山,没什么看头,罢了。去那里,看看——湖北恩施大峡谷。
盘山公路上,远遥就望见了他,,万座青山似连绵不尽,云雾绕山似琼瑶仙境。翠绿的植蔓笼着山,后面巍然耸立的一面,曲折有致的形状尽抒英健身姿,抹抹绿,缕缕紫,片片青,现尽清丽外表。好像也不错嘛!下见潭潭清水,泛泛成湖、成河。芳草四溢,杂枝蔓生,新枝依斜。一副山水画,一派桃源世外。
到了,他就在我的眼前,几百米的陡崖凹凸有致,乱而不华,朴而不素,似拔地而起,直插云霄,有如青云之外坚韧守卫。上缆车,满眼茂密的枝条,青葱的翠绿为他装扮,到底似手扶青云,脚踏云间。望去,他柔了,拥了一湾湾溪流,怀踹片片乱石,用宽广的胸怀,护着,疼着,爱着,呵护着,不见其身,不知其伟,不明其意,不解其美。
慢慢向下走去,贴着石壁,朦朦水气,抚着你的面颊,温和至心。就在身后,一缕瀑布倾斜而下,沿着石壁喷涌下来,跳跃着,舞动着,挨着,挤着,直奔谷底,碎在块块石岩间,溅放着结束的的舞姿,后缓缓汇聚小溪,复前行,陡坡而下,忽高忽低,忽大忽小的突岩,挤着我,逗着我,拥着我,条条水流穿岩壁缝,清澈如境,甘甜如塘,大自然的馈赠,鬼斧神工。对面的岩壁妙了,似在招手对面的岩,闯了过来,贴着另一块壁,诉说着,研究着,向前,旁人惊叹了,队伍也放慢下来,忽闻一个飞瀑群,叮叮当当,哗啦哗啦,碰碰铿锵有力,一曲山谷交响乐。罅隙间,见白色雾影在飞溅,走进看去,各式千姿百态:左的一条温和,一股水流缓缓挂下,直直的,细细的,如婷婷少女;右边的他又是豪迈奔放的,山顶倾泻而下,击打着岩壁,碰撞着礁石,飞扬起点点水滴向下我招手,流连谷底与石头打石头打漩,互推互散,不愿融入溪流,又另辟新径,独树一帜。左边那一流叹着,时光飘着,就没了,快干涸了,他已渐渐的白了头,老了颜,年寿已尽,只在欣赏最后的风景,点点水滴只接起一丝白带,迎面而来的水雾,无一不诉说着,他们的内心,低吟着,哀怨着,婉转着,清凉低徊在两壁,悠悠飘向远方。
见谷底,乱石密布,或躺、或依、或站,望着的、思着的、叹着的,细泉见而流,隙戏涌石奔去,抚石打漩。这峡谷间集聚山、水、石、林等各种自然风貌、峡谷它两翼的臂膀坚定地守在那里,一寸一木。破坏的哀嚎,依存的喜悦,诞生的好奇,在峡谷间徘徊幽荡。
恩施大峡谷,养育一方人民,守护一方净土,他巍然屹立,无坚不摧,伸展臂膀,静候成长,悠然眺望,盼待新生。石是坚韧不摧,可他依然拥有母亲的情怀,不是生为岩,宁愿不动,只是用最坚强的钢躯守护那柔软的心灵,不是一块岩就能成壁,顽强齐心鼎力才能方得静好。
只叹自然之伟大,酿一方壁石护一方水土。
点评:你描写的景致都流露出了人的灵气,好!
让我留恋的地方(张熠乐)
海风徐徐,竹林幽幽,木鱼当当的地方就是让我所留恋的地方,让我怀念的地方——青岛崂山。
点评:抓住有特色的景物开篇,点题,开门见山。不错!
我们一家人驱车来到了青树翠蔓的崂山脚下。下了车,我们抬头向着崂山仰视,只见眼前一片清幽而广阔的竹林,海风带来了那沙沙的竹叶摇曳之声,给我们带来了那一阵阵清凉痛快之感,我们开始迈着矫健的步伐向着石阶前进,只见一块庞然大物般的巨石映入了我的眼帘。 它矗立在山脚平台的中央,给人一种震撼人心的感觉,而我突然之间感觉到了我自身的渺小,心中莫名的因此而震撼。
点评:最大的进步是在写景中有自我情感的融入。
我们踏着稳健的步伐,沿着石阶,拾阶而上,只感觉脚下的石阶凹凸不平,踩在上面如同脚正被按摩着的感觉,不一会儿,我们便随着石阶缓缓慢慢地步入了幽深寂静的竹林。那原本微微热的海风经过竹林的过滤,煊染,最终变成了轻快而又清冽的徐徐微风。我抬头深吸一口气,空气不仅有海风的清凉,还有那一阵阵竹子的清香。它们在仿佛在清洗、净化着我的内心和五脏六腑,带给我阵阵美妙的感觉。我们继续向前,只见身边乱石嶙峋,更有一块调皮的巨石横卧在道路的中央。 它的质地光滑而又粗糙,正上方十分得平滑,可以整整坐五个人,这真是游人们休息的好地方。随即,一块平台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正对着我们的是一座寺的大门。我们一行人慢悠悠地步入其中,耳边顿时传来一阵一阵敲打木鱼的响声,慢慢地品味,细细地品味, 原来是寺中的僧人正在孜孜不倦地朗读着佛经,寺中正堂供奉着几尊巨大的佛像,我们拜了一拜,便离开了,出了寺庙的门。
点评:这里后半部分缺少自我感受的流露,写景的目的就开始不明确了!
我们顺着寺庙旁一条羊肠小路继续攀登而上,“呼呼”的阵阵海风在我耳边时不时地掠过,仿佛给我们带来了一阵阵美妙的音乐。有些疲劳了,我们便坐在路旁的石椅上,静静地休息,周围的竹林给我们送来了片片清凉 。时光流逝,我们又踏上了登顶的路途,太阳慢慢地下降了,我们迈着稍有沉重的步伐继续向上,渐渐地,旁边出现了石头栅栏,那一道道石阶也似乎越来越陡了,一道道石阶向着山顶慢慢地盘旋而上,现在甚至可以看到通向山顶道路的尽头。霎时间,我们便登上了山顶,只见我们周围分外开阔,一轮火红的夕阳贴近了海平面,形成一幅壮丽的情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青岛崂山,这个人世之间的大美之地,真是一个让人难以忘却的大好游览胜地啊!
点评:整体来看,比起你以前的作文进步了很多。加油!
让我迷恋的地方(吴思韵)
光是白驹过隙,或许已忘却了一些地方,可那一座园让我迷恋其中。 —题记
方在路上还在想,不就是人家的一个园子,有何好看?古风古味“老古董”。可是进了哪儿方知是这般难忘。
点评:欲扬先抑
园子中不似唐时飞龙攀柱,不似范公清白一堂,也不似杜圣小小草堂,它只有一个秋千,一张桌,一座亭和一片潭。这一进引得我四季迷恋。
点评:对比手法,突出园子简单的特点
春
绿色是春天的主色调,这园中更是能让朱自清有“掬你入口”的欲望。更有王安石眺望江南画卷时,拂来一袖风,青草遍山野的豪气。近品又了了李清照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愁怨及忧思。我坐在那石凳上,指尖轻抚那一片片叶或一根根,只那绿似乎要沾上你的掌,偶尔点了那几滴未干的露珠,手上便久久的留下了那绿的仙,那仙香盈了袖,还不足,只顾点完所有,方才休手。主人出来微步而至,轻立一旁,怕扰了我的兴致,递上一杯茶,细品那茶,有从未有过的甘甜,问水源,便得是陈年梅花上的薄冰之水,又欣喜,有与妙玉同赏之趣。立了许久,日斜,罢归。
点评:处处流露出一种闲情逸致,写得很有诗意。
夏
在阴凉的小径上,独自漫步。又坐在那石凳上却见那一片潭,潭中荷叶肩并着肩紧紧的依偎在一起,这个潭子便是翠绿的天下,偶见几只荷花或许是去时还早,都羞着低下了头,遮着面,还没来得及反应,就与那微风撞了个满怀,吓得她立在一旁,怔怔无措。下了一场无果小雨,空气氤氲着的便全是那夏浓重的味道,隐隐又有薄荷的香味,透了心骨,又去寻递上的仍是一杯茶, 这下没有了那些许精致。只有烈火似的香,日烈,秋续来。
点评:最后一句的承上启下和巧妙。
秋
秋夜,宁静。桂枝缀满了金黄,柔的似棉,花香漫径,来来回回的走,虫儿们喁喁不觉,搅得的花香一波又一波的流淌。那凳上有了几只小虫,轻轻捻起,放在地上,坐罢。亭前树下,冷露无声,月色如水。捧一枝桂,那悠长的香啊,即使被岁月的梳篦也不会消散,它疑在夜中,我只得拈花一笑。
冬
雪季去赏又是别一番滋味,落了满园的雪,主人扫出一条小径,从远处看,似在雪中游。那雪似乎比之前更可爱,石凳上早已落满了雪,用有掸开,坐定。我捧一手雪,听那细小的声音,是在倾吐那洁白的苦恼。
一任流光浪掷,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漫漫人生长路,万里无云也好,风雨如磐也罢,只是永记那个让我迷恋的地方。
点评: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不能算是游记。但文章从内容到语言到结构都不错。构思上用了心思,语言上也认真斟酌了。
让我心驰神往的地方(邢育瑄)
烟雨绮丽的古城丽江,让我心驰神往的地方。所谓心驰神往,并不是因它悠久的历史,也不为人们对它的赞叹,而是当我走进丽江探头一瞧,哦,这里确实是我想去的地方。
点评:“所谓心驰神往,并不是因它悠久的历史,也不为人们对它的赞叹,而是当我走进丽江探头一瞧,哦,这里确实是我想去的地方。”是不是有点罗嗦?
一下飞机,便立即拎着大包小包打车去预订的民宿,带着匆匆的城市气息的我们,似乎与这个“慢悠悠”的城市显得格格不入,但很快伴着“慢悠悠”行驶的出租车、“慢悠悠”的行人、“慢悠悠”飘荡的云,我们也“入乡随俗”,“慢”了下来。
点评:慢生活是这篇游记中要着重体现的主旨?
房多。抵达古镇,放眼望去,一片鳞次栉比的房屋院落,高高低低错落有致。青砖黛瓦,屋檐微微翘起,带着一丝丝俏皮。有水绕着房屋游走,让人恍惚片刻以为自己身处江南水乡。炊烟袅袅升起,漫上天空。不知怎的,天似乎矮了许多,漂泊其上的云就如同憩息在人家屋顶上的白鸽一般,仿佛触手可及。
花多。越往前走就越发觉,这儿的花真的很多。地上开着几丛虞美人,凝望着她那艳红的花瓣,不由得想起那个美丽的传说,想起那“不肯过江东”霸王和那一袭红衣的烈性女子,令人唏嘘。还有迎春、月季、桃花......流光溢彩,艳丽缤纷。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都开满一大片一大片的,清纯与感性,活泼与优雅,华丽与简约,相生相称。
情多。不知不觉间,已走到了预订的民宿门口。仿佛是有着心灵感应一般,不等我们敲门,屋中便走出一位约莫三十五岁的女子,柔声招呼我们:“来啦?”仿佛我们不是从他乡来游玩的客人,而是本就属于此地的乡邻。女子引我们上到楼上的客房。房内茶几上摆着精致的水果,仔细地装在拼盘里;床头摆放着几本书,倒是真应了我睡前读书的习惯;书桌上摊着一本空白笔记和一支黑水笔,好像我们已经在这里住了很久。就这环视房间的功夫,女子又不知从哪“变”出两杯茶来,我们忙道谢,不好意思地接过,一杯茶入口,清香萦绕,唇齿留香。
安顿好行李后,我坐订在书桌前,脑中勾勒出这样一幅画面。在有炊烟的村庄,山水亮丽如同梦里的笑容,每条小路清秀得像一句诗歌,在矮檐翘瓦的小镇,清早老人拆下木门 ,傍晚河水倒映着灯笼。
这便是我所心驰神往的烟雨丽江。
点评:“烟雨”的特点在描写中体现不明显,这篇文章从你的第二小节来看,你主要想要提现丽江美丽景致里的一种慢生活,闲趣的生活状态,但文章后面只顾着写景,忘记了作文的初衷!
让我回味的地方(张彧佳)
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久闻其名,却不曾游览,今天终于有机会了。
正值午后,天空一碧如洗,淡淡的云像软软的棉絮,慵懒地趴在天际,车还未到,就远远的望见在赣江之边,葱树绿叶的掩映中,升起一座巍然高楼,那就是千古名胜—滕王阁。 滕王阁雄踞赣江之边,由一座主阁和两个湖心亭组成。俯瞰,壮如一只舒展双翅、扶摇而上的大雁。王勃曾于此留下了芳名万世的《滕王阁序》。
点评:“慵懒地趴在天际,车还未到”,这里的“天际”费解。打错字了?
穿过林荫大道,来到楼前广场,抬头仰望,高大宏伟的楼宇,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琉璃闪烁,飞檐斗拱,匾额上三个金黄的大字在阳光的照耀射下熠熠生辉。朱红的楼墙,黛绿的琉璃瓦,黄、蓝花纹,纯属木结构,共明楼四层暗格两层,古朴威严,楼前轻落的两只铜鹤,飘飘欲仙。
循着几十阶台阶,登上滕王阁。在底层我绕楼一周,其平面为长方形,昂首观顶,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穹顶,正所谓“天圆地方”。周围四根朱红油漆槐木方柱,冲天而起,不靠一点水泥,没有半寸钢筋,全楼负重,尽负其身。对造就这般奇迹的古代工匠,能不肃然起敬吗?
攀着木质扶梯,登上暗阁,仰头可见顶角内侧如意斗拱,密如蜂巢。俯视下层屋顶,琉璃瓦曲线流畅,玲珑剔透。这一层是一副巨大无比的壁画,画中的文人墨客有的畅饮美酒,有的半倚半躺,有的手握横卷,有的提笔挥意……古代的文豪们游经此地,附赋作佳篇,那种热闹激荡着我的心。
又来到顶层,凭栏远眺,这时夕阳已落江水之上,半边天被映得火红,赤霞橘光,不禁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壮美诗句。江风吹过,没有来过的人根本不能体会到那种开阔,那种绝美。
夜幕降临,湖光掩映,泛舟江上,江左边的滕王阁亮着明黄的灯,诉说着灿烂的历史文明,而江右边的商贸中心,摩天大楼灯火通明,又展示着发达的现代蓝图,这一古一今、一旧一新的建筑的邂逅,仿佛在警醒着人们追溯历史,展望未来,为更加富强的中国而奋勇前进。
啊,令人回味的滕王阁!
点评:移步换景,每一处的描写都属于简要描述,缺少描写细腻的语段。可以选取一到两处景点,再增加内容,凸显其令人回味之处。
让我流连的地方(曹悦)
回忆那涛声阵阵,流连那滚滚惊雷般的轰鸣声。卷卷白浪翻滚而来,跑进了我的记忆里。
修改:那涛声阵阵,那滚滚如惊雷般的轰鸣声,在我的耳畔回响着;那白浪卷卷,那翻滚而来飞沫四溅的浪涛,在我的脑际回荡着。济州岛 汉拿山白鹿潭之行后,记忆里都是它。
清晨 ,天还是灰蒙蒙的,开车驶在崎岖的山路上,细小的石子将车颠了又颠,远处不时传来阵阵轰鸣声,将来我心中的烦躁席卷而去。隆隆作响,直击人门耳膜,那声音仿佛可以带动我身上的每一个分子跳跃。望向窗外,群山已渐渐匿迹,相继而来的是大块大块焦黑岩石以及卷卷清浪。兴奋地打开窗户,一股夹着海盐清香的空气瞬间塞满了整个车厢,颇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便是韩国济州岛闻名遐迩的汉拿山白鹿潭,今天我们将在这儿欣赏海水的激情与千变万化。”当地的导游用一口稍有蹩脚的中文报告着这个喜讯。
趁着缆车来到了汉拿山顶,山顶的人并不多,一头扑在栏杆上,向海的方向眺望,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缕缕晶莹的光,这时,远处不知从哪儿卷起一大朵浪花,气势汹汹的向礁石扑了上去,重重地击了下来。惊心动魄。一浪接着一浪、一浪高过一浪,前赴后继排山倒海。似千万头暴怒的狮子,又如同一匹匹脱缰的野马,在海面上驰骋。紧接着又一个巨浪拍下,强有力的击打在岩石上,形成一个20多米高的水柱,干脆利落、奇伟磅礴。
看罢浪,转目望向那焦黑如炭的岩石,听导游讲解,这岩石是由于几百年前火山喷发而形成的可那岩崖究竟经历了?竟被凿得如此坑坑洼洼、高低不平。一桩桩柱状节理带立于海中,大多呈四至六角形,仿佛是石匠雕凿而成,层层叠叠,一个比一个高。飞瀑再一次席卷而来,冲刷着岩石,好像要把那岩石凿出一个大洞,那场面确是蔚为壮观。那岩石似已受不了浪涛的猛击,中间旋起了一个大坑,肆意汹涌的海水反复冲泡着这个大坑,仿佛是在炫耀他几十年来的光荣成就。
看腻了岩,复又望向了浪,浪涛渐渐平息,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海面上还泛泛的浪花,清风拂过,泛起涟漪点点,轻柔地抚过礁石,温柔入骨。不时有几只洁白的海鸥轻掠过海面,无限和谐。天空被海水洗得锃亮,一轮红日从海的一边冉冉升起,如一只红彤彤、水灵灵的气球,又似一个新生的婴儿,被海水衬得格外耀眼,格外可爱。
济州岛的那片海令人流连,那轰轰如惊雷般的涛声、多变柔情的浪花、礁黑坚硬的顽石,皆令我难以忘怀。
让我望而生畏的地方(邢宇恒)
每当我想起在黄山,走在那陡峭而又狭窄的台阶上时,头往下一望,眼前一片云雾,多么神秘,多么望而生畏啊!
在这个夏天,我来到安徽黄山,经过一天的旅途,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个群山缭绕,绿水青山的地方。我们找到酒店住下,明天我们向黄山进发。
点评:一二两段可以整合为一段。
天刚刚打亮,山中浓浓的雾气遮挡了阳光,我们徒步走到黄山脚下的车站,上了索道,眼前一片高山连绵起伏,高低不平如一条雄壮的卧龙,俯在上面。缆车突然抖了几下,开始向上爬升,直接越过了一座山,忽然又向下滑去,一起一伏,两边陡峭的山崖上,生长着郁郁葱葱的迎客松,他们似乎正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向下俯视,一条条潺潺的溪流,缓缓的流向山脚……
下了索道,现在已在莲花峰脚下,放眼望去,一座座山峰映入眼帘,青翠苍劲的松树,漫山遍野,我们决定走到顶峰。
走进黄山风景区,只见一棵巨大的迎客松,枝干有劲,饱经风霜,郁郁葱葱,充满生机,一丛青翠的枝叶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迎接旅行者的到来。上了台阶,我拄着登山杖,向上前行,随着这样走上去,台阶越来越陡峭,高高低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爬上了半山腰,这里云雾缭绕,双眼可以清楚的看到,淡淡的雾在随风漂浮,清幽舒缓,一层层的云雾遮盖了阳光,为我们躲避了烈日。看来我们已经到了黄山第2绝“云海”。我们坐在石凳上休息了一会儿,继续继续向上攀行。台阶也越越发陡峭了,只能用双手爬了。我慢慢的把头伸出栏杆外探了探,云雾云雾深而厚,白茫茫中透出了神秘,透出了一种莫名的恐惧,令人望而生畏,又爬了半个小时,这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挑战,但我们还是坚持了下去。经过了经过了一番努力,我们终于到达了山顶,向远眺望所有的群山都在我们的眼下,云雾渐渐暗淡了,阳光透出了云层,仿佛胜利的到来,在顶上还立了一个石碑,“黄山 莲花峰 1864.8米”,顿时让我想起了徐霞客登黄山时赞叹:
“薄海内外知名山,无如徽之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点评:文章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