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末,有一本书以燎原之势火遍美国,上市第一周即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全美销量破百万册,它是比尔·盖茨年度荐书第一名,美国亚马逊年度编辑选书第一名。
这本现象级畅销书是新人作家塔拉·韦斯特弗的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根据作者塔拉自己的亲身经历写就,塔拉因为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书中讲述了一个在垃圾堆里长大、从未上过学的女孩,如何从充满了偏执、冷漠、暴力和奴性的原生家庭挣脱出来,在17岁的时候自学考上大学,一路披荆斩棘,最终取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并且突破重重阻碍寻找到自我的故事。
作者塔拉·韦斯特弗是美国历史学家、作家。
她1986年出生于爱达荷州的巴克峰山区。
十七岁前从未上过学,通过自学考取杨百翰大学,2008年获文学学士学位。
随后获得盖茨剑桥奖学金,2009年获剑桥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2010年获得奖学金赴哈佛大学访学。
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2018年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讲述了原生家庭对于塔拉根深蒂固的影响、教育对塔拉的改变,以及塔拉如何追寻自我、与自我和解的故事。
塔拉说:“你可以用很多说法来称呼这个自我:转变,蜕变,虚伪,背叛。而我称之为:教育。”
一、垃圾堆长大的无知女孩
塔拉出生在美国爱达荷州的巴克峰,父亲在山脚下建了一座永远都加盖不完的破败黄房子,以及一座废料场。
父亲是一名虔诚的摩门教徒,他信守教规,心甘情愿去承受一切苦难,一切行为都按照圣经的指示进行。他认为学校是政府引导孩子远离上帝的阴谋,他让自己的七个孩子像野人一样在山上游荡,周围是垃圾山一样的废料场。
这个家庭中,父权至上,更糟糕的是父亲是一个躁郁症患者,喜怒无常,有着强烈的控制欲,这是塔拉上学之后才发现的一件事。
从塔拉记事起,全家一直在为父亲笃信的世界末日做准备,家里常年备有桃子罐头、发电机、燃油、蜂蜜等各种物资。
塔拉是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后面出生的四个孩子没有出生证明,因为他们都是在家里出生,从未看过医生,没有打过疫苗,没有上过学,没有入学记录。
每个孩子很小就会去废料场工作,塔拉每晚需要花一个小时时间清洗指甲和身上的污垢,这些都不算什么,更危险的是,几乎每个孩子都因为在垃圾场干活而经历了很多事故和创伤,烧伤、割伤、从高处跌落等。
即使是非常严重的身体创伤,他们都没有去医院,仅凭塔拉妈妈的草药和精油进行治疗。
塔拉就在这样一个极端的家庭中长大。她会因为自己青春期的身体发育羞耻,从小到大都穿着长衣长裤,因为家庭给她灌输的观念是:只有不正经的女人才会穿着暴露。
最可怕的是,塔拉的哥哥肖恩经常打她,拽着她的头发拖着她走,把她的头按进马桶,她经常醒来后发现自己脖子淤青手腕浮肿。虽然肖恩在毒打她之后会哭着道歉,但是下一次他还是会打她。
在塔拉的想象中,她的未来是这样的,18岁结婚,在农场的角落盖一间房子,跟母亲学习草药和助产的知识,在未来的某一天自己也成为像母亲一样的助产士。
直到另一个离家出走上大学的哥哥泰勒,回家目睹塔拉被肖恩虐待,跟她说,“外面有另一个世界”,塔拉开始自学考试。
那一年塔拉十七岁。
二、教育带来的新世界
如果说有什么能够让人挣脱原生家庭的束缚,改变自己的命运,那莫过于教育了。
虽然父亲禁止孩子们上学,但是念过几年书的哥哥们,还是被书本和外面的世界吸引着,他们抓住每一个空闲的时间自学微积分,阅读百科全书,从宗教书籍中学习识字。
七个孩子中,哥哥泰勒最与众不同,他喜静,爱看书,喜欢听音乐,自学考上了大学,并辅导塔拉进行自学考试。
塔拉喜欢数学定理,因为那些原理可以定义和捕捉生命的维度,数学的世界是一个充满逻辑美感和秩序美感的世界,和她所处的垃圾场是完全不同的。
塔里经过两次考试,终于考入大学,大学是另一个不同的世界,这个世界颠覆了塔拉的常识。
女孩子们穿短裙、涂口红、喝咖啡是和吃饭睡觉一样正常的事情,而塔拉依旧穿着男士牛仔裤和宽大的衬衣,不喜欢打扫寝室卫生,让自己闻起来像是腐烂的植物,因为从小打到她就生活在这样的气味中,从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好。
也是在上了大学之后,塔拉才知道疼痛的时候可以吃止痛药。从小到大,只要身体不舒服,妈妈都会让她吃自制的草药,那些草药从未减轻过疼痛,这让塔拉一度很敬畏疼痛,以为疼痛是必不可少的。
在课堂上,塔拉知道了“双相情感障碍”,她明白了父亲和哥哥肖恩应该都有这种病症:抑郁、狂躁、偏执、欣快、夸大妄想、被害妄想。
因为父亲的病症,一家人经历了第一次车祸、第二次车祸、垃圾箱疗伤、着火、托盘坠落、脑袋开花等惨烈事件后,父亲依然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而承受伤痛的是塔拉的妈妈以及所有的孩子们,这一切让塔拉对父亲充满了怨恨,她爱父亲,因此这怨恨让她对自己充满了羞耻感和罪恶感。
塔拉的与众不同引起了主教的注意,主教约塔拉谈话,每个星期天见一次面,她的倾诉,将她身上的罪恶感一点点消除。
塔拉一边拼命吸收着新知识,一边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困惑,她去寻找历史学教授的帮助,教授建议她申请剑桥大学的留学项目,教授说,“先找出你的能力所在,然后再决定你是谁。”
塔拉在剑桥学习时写了一篇论文,得到了斯坦伯格教授的高度赞美,说是他在剑桥教了三十年书读过的最好的论文之一。
斯坦伯格教授跟塔拉说,决定你是谁的最强大因素来自你的内心。
因为斯坦伯格教授对塔拉的欣赏,塔拉获得了盖茨奖学金,她可以去剑桥大学读研究生,她可以去往更广阔的世界,去理解自己的与众不同,去消解自己的羞耻感。
塔拉的家庭信仰摩门教,摩门教的教义是一夫多妻制,塔拉从小就想象过自己的婚姻生活:她作为众多妻子的一员,站在一个孤独、没有面孔的男人身后。
随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重新认知世界,塔拉有了一个新的信念:我永远不会成为众多妻子中的一员,即使这是上帝的命令。
三、原生家庭与追求自我之间的矛盾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原生家庭都是一个无法逃脱、无法回避的大问题,对于塔拉来说更是如此,原生家庭镌刻在她身上的烙印如此深刻,超越了大多数人。
塔拉弃绝了父亲的世界,却没有在新世界找到做自己的勇气。
不论是考入杨百翰大学,还是进入剑桥读研,直至导师说她可以在剑桥读博士,塔拉都觉得自己像一个冒名顶替者。
塔拉的这种心理是心理学上说的冒充者综合征,也称为“自我能力否定倾向”。
有这种冒充者综合征的人,虽然按照客观的标准评价他已经获得了成功和取得了成就,但是他本人常常认为这不大可能,或者说自己的能力跟自己的所得总是不相匹配,感觉有点儿像是在欺骗人,甚至会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名不副实,心里头总有一种隐隐的恐惧,害怕自己有朝一日被打回原形,重新成为一个loser。
塔拉总是做好了被羞辱的准备,因为她能容忍任何形式的残忍,却从不习惯接受赞美。“赞美对我来说是一种毒药,我被它噎住了。”
《唐吉坷德》中有一句话:“当生活本身已经如此荒唐,谁知道什么才能算作疯狂?”
塔拉想纠正原生家庭的错误,想让父亲、母亲以及哥哥肖恩回归正常,她既想要家人的爱,又想要做自己,想要坚持自己对是非、现实和理智的看法。
而父母对施暴者肖恩无原则的支持和保护、对塔拉的诋毁、认为她被恶魔附身,以及姐姐奥黛丽的背叛,让塔拉一度精神崩溃。
她在凌晨时分跑到街上大声尖叫,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她不再学习,躲在房间里看过去二十年所有的热门电视剧,落下了太多学业;她对自己的精神崩溃不以为然,认为只是懒惰......
塔拉决定不再挣扎,任凭自己下沉的时候,哥哥泰勒抓住了她的手,将她拽上了岸,泰勒再一次拯救了塔拉。
哥哥泰勒的一封邮件,让塔拉重新活了过来:
“我们的父母被一连串虐待、操纵和控制所束缚……
他们视变化为危险,不管谁要求改变,都会遭到驱逐。
这是一种扭曲的家庭忠诚观念……
他们称其为信仰,但这不是福音所教导的。
保重。我们爱你。”
这封邮件同时发给了父母,泰勒也因此付出了很多,差点被断绝与家庭的关系。
阅读到此处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了书的扉页写着“献给泰勒”的意义,不仅仅是泰勒引导塔拉考上了大学,更重要的是泰勒给了塔拉最重要的支持与信任,这足以让塔拉涅槃重生。
塔拉也因为这封信而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她终于可以好好学习,写出了优秀了毕业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
塔拉知道,她可以重获家人的爱,条件是失去自我:
我需要用自己的现实来交换他们的现实,认同自己被邪魔附体,将自己的见解埋葬,让它在大地中腐烂。
在朋友、恋人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塔拉将自己从精神奴役中解放了出来。她终于明白:只有我自己才能解放我的思想。
四、走出创伤,成为崭新的自己
塔拉经常被肖恩虐待的那些章节,看得人心头直冒火,最开始她像很多遭受家庭暴力的女性一样,以为是自己的错。
她胃溃疡发作、脚趾断裂,痛得大喊大叫,却始终不去医院,也不去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帮助,因为她觉得自己战无不胜。
这是长期以来她的一种自我防御,一种优雅的骗局,一种精神战术。她有很深重的羞耻感,
“我的羞耻感源自我有一个将我朝吱嘎作响的大剪刀刀刃推去,而不是将我拉走远离它们的父亲;我的羞耻感源自我躺在地上的那些时刻,源自知道母亲就在隔壁房间闭目塞听,那一刻完全没有选择去尽一个母亲的责任。”
无论身处何种场合,塔拉想到的自己,都是在卫生间,在停车场,被肖恩殴打无能为力的自己。
很多有原生家庭创伤的人,会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受害者的位置上。塔拉也是如此,父亲让她经常处于危险中,母亲对她被肖恩虐待的事情装聋作哑,这让塔拉充满了怨恨和羞耻。
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徐凯文老师,对于塔拉这样的创伤患者,有三点建议:
一、选择自己照顾自己、自己爱自己、自己对自己负责。当塔拉不再把自己放到弱者、受害者的位置上时,她就能逐渐走出伤害。
二、不要把让自己变得更好这个目标,建立在别人,哪怕是父母改变的基础上。如果父母的行为模式确实有问题,而且无法改变,可以跟他们保持距离。
三、在生活中重新寻找那个会爱你的人,去新建或者重建美好的亲密关系。这个人可能是你的伴侣,也可能是你的孩子。
塔拉不再把自己当做受害者,她与父母保持了距离,与姨妈、几个哥哥保持着比较健康的关系,男朋友德鲁知道她遭遇的一切后,一直深爱着她,不离不弃,所以塔拉逐步走出了过去的创伤。
结语:
美国小说家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曾经说过,能够同时拥有两种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表现。塔拉头脑中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找到了平衡点,所以她成为了一个崭新的自己。
塔拉的故事的确很离奇,但其实只是把我们很多人经历过的事情放大了,她的故事实际上是我们自己的故事。
虽说塔拉出生于巴克峰,是巴克峰塑造了她,但是她的起点不是她的终点,一个人的雏形不是她唯一的样貌。
这本书的英文名是《Educated》,中文译名《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出自《圣经》中的一句话“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作者塔拉比较了数十个译名后,最终使用了《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个名字。
因为塔拉想要告诉读者的不仅仅是教育改变了她的人生,还让她像鸟一样从更高视角来看待自我,摆脱旧的自我,重塑新的自我,像鸟一样飞往属于她自己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