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行者——“感谢你的服务”,我们第一次走进了太空。

所有人都记得登月的阿姆斯壮,那是 1969 年 7 月。

在那个大众早已遗忘的年份更早之前, 1965 年 3 月 18 日,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昂诺夫从“上升二号”人造卫星兼飞船的气闸通道内爬出,沿着一条约 15 米长的系带,他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12 分钟多的“行走”开始时,他立刻就看到了黑海和克里米亚半岛——不是透过地图、卫星照片、Google Earth,列昂诺夫是第一个亲眼看见了那片视野最完整的大地的人。

天际行者——“感谢你的服务”,我们第一次走进了太空。_第1张图片
Source: film.ru

“大地呼叫红星!”—— 2002 年的《星星敢死队》是我第一部看完且有完整记忆的俄国电影,幸运地第一次就感受到了何所谓“诗电影”的俄国风格。而现在的电影特效、摄影美学及剧情节奏当然比那时上乘许多,二战过去 20 年后的 1965、大地当然也不再呼叫德军炮火中捐躯的红星了。但就像 2002 年那幕随着敢死队全军覆没而让红星殒落原野的完美收尾一般,这次俄国人让萤火虫纷飞的草地与无垠直至宇宙星辰的天空融为一体、边际消失,将曾经梦想飞天的小男孩与完成首次太空漫步壮举的男人完美嫁接,为《天际行者》画上圆融而符实的句号。

(注:《星星敢死队》中的红军基地代号“大地”及《天际行者》中指称地球上指挥中心“地面”用的词是同一个。)

天际行者——“感谢你的服务”,我们第一次走进了太空。_第2张图片
Source: 西山电影

2017 年的这部《Время первых》,直译意思应为“第一(次)的时代”,最贴切的片名算是英译的《The Age of Pioneers(领航者的时代)》,其余又称《天际行者》、《太空第一步》、《The Spacewalker》。该片与《太空救援》(2017) 及《搏击太空》(2013) 被人戏称刚好可以组合成苏联航天史三部曲。我算是倒着看的:从《太空救援》开始,是 1985 年赞尼别科夫完成人类史上第一次将太空船与太空站手动对接进行维修;本文谈的《天际行者》,是 1965 年列昂诺夫完成人类史上第一次太空漫步;而《搏击太空》则是描绘最出名的:1961 年人类史上第一次进入外太空、成为第一个宇航员的加加林。

《天际行者》讲述苏联在 1965 年时迫于航天竞赛压力,较原计划提前了两年派出宇航员列昂诺夫及别利亚耶夫、要完成人类首次太空漫步的壮举。没有百分之百准备好的任务,自然产生不少惊险,太空服膨胀、舱门无法关闭、氧气中毒、定位失效、降落误差...... 

有些人评论本片太过纪实而显平淡、两位主角遇到的危机没有惊险程度逐步跃升的高潮营造,列昂诺夫的好搭档别利亚耶夫出任务前受伤复健的情节也显得多余。但比起打击自己制造出来的恐怖分子那种假惺惺西方式壮烈情怀,我还是宁愿多了解一分经常被抹黑的俄罗斯、放空一场去想像那个早已没人记得的苏联。

我也不觉得一定要太空舱内失火才比太空服膨胀到宇航员差点丧命更紧张、一定要飞船动力停止才比舱内氧气中毒或地面上冻死有“剧情上的意义”。同样地,别利亚耶夫拚命复健而终于赶上发射任务后,确实是担任舱内指挥官而一步都没踏出船外、好像脚力根本不重要,但若不是列昂诺夫在最后一刻自行克服太空服的障碍,别利亚耶夫不是已经打算要跟出去救伙伴了吗?之后解开安全带在无重力空间里平衡了四肢与感官,成功驾驭操纵杆的不也是他吗?

对于更惊险刺激的桥段、更多更浩大的声光效果,好莱坞已经完美服役过很多次了,我们不缺。太空任务不是可设定的电玩游戏,特别是列昂诺夫他们在实验从未成功、毫无前例可鉴的情况下,只要在每一个环节能活下来、大地还能呼叫得到两人,剧情就有意义。

天际行者——“感谢你的服务”,我们第一次走进了太空。_第3张图片
Source: EXLER.ru

何况本片中也有些可爱的笑点,偷喝酒啦、总书记来电啦、相机镜头盖等等。出现几次以列昂诺夫为第一视角的镜头,也是不错的安排。

天际行者——“感谢你的服务”,我们第一次走进了太空。_第4张图片
Source: KinoPoisk

而且比起《太空救援》,前者的剧情明明是更紧张的(有舱内失火),《天际行者》的节奏却更紧密流畅、更快抓人进入状况。中间多次穿插着列昂诺夫小时候在夜里萤火虫纷飞的草原上探寻小鸟的运镜,和《Салют-7》中两次看见天使之光的安排一样,是代表性的诗化手法,后者却融入得高明不少、也为列昂诺夫的亲情关系做了似有似无的侧写。

更精采的部分是在飞船手动降落地球——部件一个个脱离、船体四周燃烧着穿越大气层的震撼画面,提醒了我们人类上太空可不是像列昂诺夫的“漫步”那样无声无重而平静。

就在这剧情剩下最后五分之一时,飞船平安落地了,属于苏维埃的伟大任务结束,广播已经预备好国家该有的说词,但属于列昂诺夫及别利亚耶夫的任务还没结束——西伯利亚冰封的森林深处,他们的太空服无法保暖、他们的无线电无人回应、他们不知道暴风雪马上要降临。

在着陆 24 小时后,他们的讯号才被人发现。片中没有演出的事实是,又一个 24 小时后他们才步行到了 9 公里外的一座临时机场、登上与家人团聚的班机。

不知道导演、编剧加入列昂诺夫儿时回忆线的用意究竟为何,但在他们让列昂诺夫抱起女儿的画面、和幼年的列昂诺夫被爸爸抱起的画面相接时,这条线难以言喻地串起了很多东西。

跟着两条线中的两个他走完整部电影后,我看到的是:一个即便二战时代的童年历经诸多苦难,也始终像小孩一样勇往直前、随生活而安的人。

天际行者——“感谢你的服务”,我们第一次走进了太空。_第5张图片
Source: film.ru

剧中,放下画笔走上宇航员的路的列昂诺夫坦言“因为空校津贴比艺校多”、又笑说“我可以在太空飞行时画画,却不可能在画画时飞行”。他将别利亚耶夫当作空战英雄兼唯一搭档、坚持他必须得复健完重新归队,而别利亚耶夫出任务前明明也想务实地放弃,却依然卯起来复健。后来还揭露自己战时实际上连枪都没开过、只飞了一次也没遇到敌人(、“隔天他们就投降了”),但也总还是在最后时刻补上让两人保命的临门一脚。

无论是较孩子气的、乐观无畏的列昂诺夫,还是较成熟、沉着包容的别利亚耶夫,请不要嫌弃电影不够长情、没有深深刻画他们航天的梦想与动力。因为他们都只是普通人,走上宇航员一途不见得有受什么惊天动地刻骨铭心的事件影响,只是在每一个环节都为生活而选择、并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这使他们成为不普通的人、完成不普通的任务。

天际行者——“感谢你的服务”,我们第一次走进了太空。_第6张图片
Source: Афиша Краснодара

題後話:其實我看《太空救援》、《天際行者》都有看到眼眶泛淚。並不是因為劇情膾炙人口,只是因為太空太美麗——顯得我們在地球上的人生困苦都彷彿很渺小。《天際行者》更加突顯要「隨生命而安」、「做好每一件小事」所需的莫大毅力與勇氣——好像如果我們像列昂諾夫、別利亞耶夫那樣奮力扣下信號槍板機,明天就會有一線希望一樣。

(原文首发于个人 Blogger)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际行者——“感谢你的服务”,我们第一次走进了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