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4

2017年7月,那天很热,我拿着志愿者报名表走向西师街,心情极为忐忑,听说是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名额有限,进去以后,在堆满杂物的办公室里,靠窗左边坐着的是王刚老师,老师很热情的指导报名的志愿者,也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当时的急促不安。那是我第一次参加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也是国家第一批申请退出的贫困县接受第三方评估,得知入选调查员志愿者消息的时候,高兴了好一阵子。那时候,还不完全了解何为精准扶贫,也不清楚这样的活动的重大意义所在,一心只为锻炼,充实自己的暑假生活。当第一次参加培训的时候,对于第三方评估才有了逐渐深入的理解。接连3天的培训,现在回忆起来,印象中最深刻廖老师一直在给我们强调的责任和担当,是涛哥在培训的时候细致,从业务操作,访谈技巧,团队作风,纪律要求等等方面,是盛老师在给大家讲授APP操作,数据导出、汇总的技能操作和注意事项,是杨哥在众人面前现场模拟访谈的精干。也是在培训的时候,在场的各位调查员才知道参加志愿者活动还有补助一说。回想起第一次调研的经历,有3件事是难以忘怀的。第一件事莫过于天天熬夜工作,或许是业务不熟练,加上承担起片区日志和数据汇总(我大概这辈子都记得有种数据格式叫json!)的任务,每晚都得凌晨1-2点才能躺下睡觉,但那会儿并不觉得有多累,第二天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情绪也是满满当当的,翻山越岭绝不在话下,要知道2017年那会儿贫困县的村组通行条件并不像现在这般通达。烈日炎炎下,走到一户农户家中,衬衫早已被汗水湿透,小腿酸痛的感觉能持续好几天,翻过山,淌过河,只为抓鱼(专业名词叫疑似问题户)。第二件事,是关于我开始问问卷的第一户农户,家里在山顶上,一片竹林边,一家三口,都是残疾人,真是被震撼到了,不仅是他们的身体面貌状况,也包括他们的生活情况,当时的我笃定这户农户是LP户,后来经过和地方的沟通,才知道,家中有几万存款。第三件事儿,是和茂子深夜捕杀知了的场景,晚上回到住宿地开会交流当天情况,走的时候忘记关窗,会后回到住处,满屋都是知了在叫,真是热闹。没办法,打电话给前台,叫来了服务人员和吸尘器,未果,心生一计,关闭房间所有灯,只保留廊灯,然后一只一只捕杀。持续到凌晨1.30左右,安心睡觉,第二天拉开窗帘发现,窗帘背后竟还剩10余只。我作死我活该,只是苦了好兄弟茂子,第一次非工作性质的熬夜竟是和我一起捉知了。

第一次调研结束后,又持续跟着团队走了很多区县,各种性质的调研,技术不断成熟,工作流程逐渐简化,工作效率持续提升,团队知名度和影响力也慢慢扩大。说到这里,想谈一谈两户给我印象极为深刻的农户,一位是患有精神疾病的独居老人,一位是接连失去丈夫和儿子的婆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位患有精神疾病的老人叫陈某贵,当时队友是亮炳,我俩走完上一户农户,正打算坐车去往下一户人家,见到一位婆婆在车旁呼唤,上去了解一番后,才知道这位婆婆是想带我们去走访他的弟弟。没想太多,就跟着走了,向导人员脸上表现出不情愿和不安的神情,走到前方小卖部,婆婆像是在找人,是他的家属,一位正在打麻将的老爷爷(陈某贵姐夫),见到此状,心想“能够在小卖部打麻将,家庭情况能差到哪去?”,加之向导告知需要进入深山,天色已晚,便想放弃走访陈某贵户,幸得亮炳坚持,这事才有下文。走了好一阵子,到了一处土坯房前,如果不是两位老人介绍,我大概不会相信那是一处还住着人的地方。墙体倾斜严重,依靠几根木棒支撑才勉强保持住房的稳定,透过屋顶,能看到飘落的竹叶和细雨。走进屋中,一位老人背对着坐在门口,屋里没有灯光(屋内未通电),天色已晚,光线很暗,仿佛是听到了动静,老人转过身,眼神透露一丝凶狠,问我们是谁。一旁的老人阐明我们的工作和来意,老人眼神缓和了不少,甚至还邀请我们一起吃面。我借机走进屋中,打开手机灯光查看了房中的布置和基本情况,也看到了木板桌上的一碗挂面,那就是老人的晚饭。因为患有精神疾病,有暴力行为,加上老人本身没有意愿长时间待在养老院,身份证户口本均已遗失,不得已而为之,陈某贵姐姐和姐夫只能将其领回家中,据其姐夫说到,有一次陈某贵老师发病,在处理过程中,将其姐夫两根肋骨打断。但苦于老人年龄较大,生活自理能力弱,尽管每个月有800元的五保收入,老人也无法上街购置生活物品和食物,必须由姐姐和姐夫二人代为购买,一年四季,以吃面为主食。由于还没有通电(也可能是担心老人发病的时候会出现意外),依靠手机电筒才能勉强支持我踏进“卧室”,进去的瞬间,屋内的场景震惊了我,床后的土坯墙已经塌了约1/4,几只鸡在床上趴窝,房间内摆了各式各样的杂物,有木柴、粪桶等等系列,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吃喝拉撒睡都在这一处。返程后,我们将这户的情况向带队老师做了详细的说明,将现场记录和照片整理成了一份书面材料反馈至乡镇。据悉,后来针对该老人的特殊情况,地方采取了专门的措施,在其姐夫的陪同下,办理了身份证和户口本,在征询老人意见后,对其住房进行了修缮加固。

其二,是一位失去丈夫和儿子的婆婆,她望向我,望向她孙女的眼神,至今都还印在我的脑海中。如果单从住房来看,我大概率不会走进这位婆婆家中。我还记得,当时是暑假,队友在持续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下略显疲惫,访谈结束后,我拿上当年的新增低保名单抽取农户,新增低保户数量并不多,我决定挨个普查。我记得婆婆家就在公路对面,隔着一条河,一眼望去,两层砖混住房,晒坝面积挺大,不像是两不愁三保障有问题的人。在路上村支书介绍,这户如果不是遇到突发情况,条件在村里来说真的还算不错。走进家中,屋里彩电,冰箱,沙发一应俱全,家里收拾得很干净,井井有条。两个小妹妹在沙发上写作业,非常乖,看到有人进屋,抬头看着我们,眼神中有一丝害羞和害怕,急忙呼唤着“奶奶,有人来了”,然后其中一位小妹妹离开了,姐姐也放下了手中的笔,拿起了手机,自顾自的玩起来了,透露着一丝冷漠。支书向婆婆说明了我们的来意后便到隔壁农户家中闲聊去了。婆婆很热情,聊完2-3分钟的家常,我开始切入正题,首先就是家庭人员结构,婆婆也非常配合我们。婆婆谈到“我家里这位,早些年在外面打工的时候,在工地上死了,儿子3年前,修了这栋房子欠了债,又出去打工,然后在工地上被砸死了”,说到这儿,婆婆望向了她的两个孙女,情绪出现了微妙的波动,眼睛里泛起了泪花,那一刻能明显的感受到婆婆在忍着泪水。她的两个孙女听到这儿,并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依旧在沙发上玩着手机,作业也被搁置到一旁。好像对于失去爸爸这件事已经没有太大的感觉了,我不知道是否是因为长期没有爸爸的陪伴,很少能感知到爸爸的存在,还是对于奶奶提起的这些事,已经开始麻木了。

我:“那孩子的妈妈呢?在外面打工吗?”

婆婆:“两个孩子的爸爸死了后,她妈妈就改嫁了”

我:“那她和家里还有联系吗?还会照管两个小孩吗”

婆婆:“她把赔偿的费用留给两个孩子了,走了”

婆婆再次看向了她的孙女,她的孙女还是在看手机,但这次,年龄稍大的那位小孩,脸上露出了不开心的神情。紧接着,是关于婆婆的两位孙女儿,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重点关注的是她们的教育保障问题,经过一番了解,现阶段两个小孩的教育都得到了保障,对,是现阶段。在谈到她的两个孙女后,眼泪再也没忍住了。“我家里这位很多年前就死了,是因为意外死的,把儿子带大了,他也成家了,往些年在外面打工挣了钱,回来还修了这栋房子,但是因为欠了债,不得不出去打工,又死在了工地上,被砸死的,他们俩个都不是正常死的,这两个小孩儿妈妈也走了,现在我带着她们两个,住那么大的房子有什么用?村里照顾我们,给了我们低保,我也还能带着我的两个孙女,但是我死了以后她们怎么办?”

说到儿这,婆婆没能忍住了泪水,但也没有太大的情绪波动,只是一直在擦拭眼泪。此刻婆婆的眼神中,看不到希望,能感知到的,是真正的悲伤。看到这样的眼神,不忍心再问下去,只能在一旁安慰她,具体说了些什么我已经记不得了,但在那样的情景下,说什么都显得苍白无力。我看了看两个小孩,姐姐低着头看着手机沉默不语,我注意到,手机已经黑屏了。妹妹看了看我们,转过头翻了翻被搁置在一旁的书本。我对她们说“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孝敬奶奶,让你们的奶奶享福”,说要这句话,并没有得到回应,哪怕是眼神上的交流。那是我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这才是真正需要帮助,需要社会关怀的人,这样的人,不会刻意的向我们传递家里有多困难,而是使劲的生活,默不作声的使劲,但是在她的眼神中,却看不出何为希望,看不到光。

结束后,婆婆很热心的从冰箱里拿出两根冰棍,硬要给我们,让她的两个孙女向我们说再见,不知为什么,两个小女孩始终低着头。向婆婆道了别后,离开的路上,我和队友一直没有说话,彼此不知道该说什么。遇到支书,在去往下一家的路上,支书说道“这家的人很勤快,她儿子活着的时候,挣钱修了这栋房子,但是都没怎么住上一段时间,为了还钱又出门打工了,结果非常不幸,在工地上被砸死了,留下了一笔赔偿金,因为有一笔赔偿款,理论上这户不该纳入低保,但是考虑到她家的实际情况,给她们申请了,村里民主评议的时候也通过了”。说罢,做完心理建设,我们赶往了下一户。

从那时候起,这事儿时不时的会浮现在脑海中,特别是婆婆的眼神,就像印在脑子中一样,挥之不去。时隔2年,我决定将这些事儿写下来,有的话我已经记不清了,但是那种感觉一直藏在我心里,以至于我在谈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是会有所哽咽,还是会泛起泪花,那一句“我死了以后她们怎么办”,戳在了心窝子。

写到这儿,也不打算继续往下谈了,在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下,农村低保五保等社会保障体系越发健全,家里遇到突发事件,地方能及时摸牌到,在政策范围内积极落实社会保障措施,虽不能说通过社会保障措施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户家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对于真正需要帮助的人来说,一点点的帮助都是雪中送炭,他们也能感受到来自于国家、社会的关心和关怀,在身处黑暗中能看到一丝曙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