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成长?
成长是水滴穿石后的成功?
成长是登上人生巅峰的自豪?
成长是历经磨难后的不惧?
成长很广,很大,是永远也说不完的开放话题。
罗杰斯在《个人形成论》中告诉我们成长很简单,就是成为真实的自己。
身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我们难免不了虚与委蛇,做自己不是天方夜谭!原生家庭的烙印,社会的规则让我们人在囚徒。
作者说最大的悲观是不去选择做自己,最深刻的绝望是不去选择做自己,还选择活成了别人。
我们带着原生家庭的信条成长,人生的种种机遇碰撞着我们的成长的轨迹。不知不觉中,我们活成了童年的重复。
哲学上有个很深沉话题“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归向何方?”这是一生都探而不得的话题。而在唐书会一些列书海畅游中,我也在寻找我自己。我们常常抱怨工作中不顺,指责婚姻中的问题,生气孩子的问题,可这些问题真的是其他人的问题吗?在共赢中有一个鲍勃原则,当发现身边都是问题时,通常你就是鲍勃,就是问题本身。
我们是谁?如何成为真实的自己?
第一,保持经验的开放
当我们抱怨周围不得人心,矛盾重重,常常是我们自己挡住了真实的世界,只是看到了自己想看的虚幻的周围。
原生家庭的信条和规则让我们固守自己,在自己做成的框架中看到自己想看的。
回想我一个人带瑶瑶经常手忙脚乱,所以经常期望老公下班后帮我忙,尽管知道老公工作忙,可还是想让他帮忙。结果可想而知,经常争吵。老公提议找阿姨来帮忙做家务,可勤俭节约的我舍不得花钱请阿姨。这就是我节俭观念根深蒂固,宁愿自己多苦些,也不想花钱。因为从小父母都是舍不得吃穿,勤俭节约得存钱。
在我的骨子里,认为乱花钱是不对的。不舍得买衣服,买化妆品,能省就省。而这种信条也让我每天素面朝天,不会打扮自己。
而老公经常出差,很少在家,回家由于累都要睡觉。而我骨子却认为睡觉是天理不容的,被谴责的。因为小时候的我,经常被父母半夜叫醒,去农田干活。有时候喊醒了,太困了翻身又睡着了,就会被父母一顿训斥。
而这些从小养成的习惯和信条让我看到了老公的懒和浪费,但其实这都是自己虚幻的。只是自己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坚守自己的信条,带着有色眼镜看别人。
我们也会经常看到或者听到一些老好人经常被欺负,即使是那些不常欺负的人也会来欺负一下。归根到底还是你把别人怎么对待你的权利交给了别人,认为自己不应该伤害别人,即便伤痕累累。
有时候,适当释放自己的攻击性也是保护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在职场中的争吵和不满,大都是我们心中的框架框住了我们的思维,让我们看不到真实的世界。
古代的三纲五常被皇帝拿来约束臣民,但同时也绑架了我们。当然了我不是指责文化道德的不好,任何事都有两面性。文化道德虽然约束了我们,但也给我们提供了安全感。
而过分强调道德高地,也会压抑了我们的人性和欲望,从而让欲望成了黑暗和不好的。
古往今来太多修行者告诫我们,放下自己欲望,无欲无求。可欲望就是黑暗的吗?
不在黑暗中爆发,就在黑暗中沉沦。如果我们不把欲望定性,那我们的世界是不是大变样?
记得看《越狱》之后感慨,看似穷凶极恶的囚犯,背后都是童年的爱的匮乏以及太多的压抑。
即便是越狱中变态和杀人狂帝博格,也是由于童年的创伤,父亲的虐待和家庭暴力以及性虐让他一次次失去了人性。
当我们把欲望定性为黑暗面,不断打压和压抑,孩子要么爆发成为反人类,要么丢失自己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和活力。
蒙特梭利女士在她的《蒙特梭利》讲到在儿童之家创立初期,有一位富家子弟被送到儿童之家。在当时的儿童之家,他可谓是学校的异类,大声喧哗,不守规则,老师示范,他调皮捣蛋。孩子们安静得工作,他大声喧哗,期望吸引孩子的注意。孩子们午休,他在操场上大吵大闹……可在儿童之家,孩子们都找到自己的工作,专注而全神贯注,对他不闻不问。
就这样,他自顾自地淘气捣蛋了几个月。一天,他突然像发现了新大陆,开始专注得工作和探索。
听到这个故事,我很羡慕这个男孩遇到了好的学校,找回了自己。
过去,他被外在的控制压抑了自己,企图通过捣蛋来吸引别人注意。而在儿童之家,外在的自由让他释放了压抑的天性,他开始自由探索自己的发展,发展出外在的自律。
当我们给孩子内在的自由,孩子就会发展外在的自律,而非社会规则的约束和我们的控制。
爱孩子,就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和开放的世界,让孩子自由探索,喜欢沙就玩沙,喜欢水就玩水,喜欢树枝就玩树枝吧!这些都是大自然馈赠我们的最好的礼物。
第二,相信自己的体验
在《为什么孩子不喜欢上学》我们知道,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而知识唯有与实践相结合,流经身体才会成为长期记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的育儿方法中强调,与其告诉孩子千百遍,不如让孩子体验一遍。文字的学习也是如此,当我们指着图片告诉孩子“苹果”,不如拿一个苹果给孩子摸摸,闻闻,尝尝,告诉孩子“这是苹果,吃起来甜甜的,摸起来光滑的,闻起来香香的”。
体验,流经孩子的大脑,调动孩子的五感神经,全方位的了解周围的事物。
曾经有一项实验,让互不认识的一群人,男女双方面对面坐下。告诉他们写下自己一生来最重要的感人故事,越多越好。然后,交换故事让对方读出来。最后双方再四目相对注视5分钟。询问双方是否爱对方,答案是爱。
是不是不可思议?
当我们放下防御心,打开自己,我们就是真诚而透明的,我们就能看到爱。
爱的实质就是体验对方的体验。这是我听到的对爱最好的诠释。
当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真诚而透明,我们就会心连心,体验到对方的体验。当伴侣生气愤怒,我们可以看见他的情绪,体验他的情绪,从而调整自己,来让关系更亲密。可现实却是我们常常屏蔽了自己的心,带着面具与伴侣共舞,最后身心俱疲。
当我们在养育孩子过程,压抑孩子的体验,会让孩子陷入徘徊、不自信状态。不晓得你有没有在孩子不饿,强迫孩子吃饭;在孩子不渴,让孩子喝水;在孩子不困,让孩子睡觉……孩子就会不相信自己的身体,活出了父母期望的样子。到点吃饭喝水,活成了机器人,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每次,和瑶瑶在公园玩,当她和小伙伴们一起看到蚂蚁,常常会几个人围成一圈注视蚂蚁,或者拿着小树枝追蚂蚁。常常有老人走过去说“有啥好看的,脏死了……”我会陪她们一起蹲下来,找蚂蚁,数蚂蚁,瑶瑶就不会因为别人的否定而离开。可如果我不介入,瑶瑶也会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离开了,去玩大人认为的游戏。
太多的干净让孩子不敢去体验大自然的馈赠,太多的安全让孩子少了五感的体验……而孩子也会逐步失去对自己感受的自信,活在人与亦云的世界中。
既然我们带着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那就在陪孩子时,抽时间和孩子一起体验,引导孩子自己去体验大自然的馈赠,让孩子信任自己的感受,从而让孩子的生命力绽放。
第三,承认体验的流动过程
在中国,公务员、老师是最好的香饽饽,稳定还体面,应该是上一辈口中的“铁饭碗”。每年的国考和省考也是考生爆满,足见人们追稳的观念根深蒂固。求稳让我们觉得有安全感,可控,但也不敢轻易向前。
承认体验的流动性,就是接纳不确定性,活在当下,敢于体验生命的不可控性。而心流也在这种体验的流动性中产生,让我们幸福和有成就感。
保持经验的开放,接纳真实的自己,看见真实的他人和自己。
当我们放下防御心,我们也就真诚而透明,就不会想着遮挡和推卸,而是积极关注解决问题,拿一句广告词来形容就是“宛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