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种子论”

教育的“种子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教育,就是给孩子的内心播种一个种子。孩子成长的过程,就是内心的种子不断成长的过程。不同的种子,便会有不同的成长历程,也会有不同的果实。

种下一颗苹果的种子,断然不会长出一棵桃树,也断然不会结出桃子。

什么是种子呢?种子的本质,即“生起”。每一颗种子,都内含着一个“生起”的源动力。

比如一颗花生,它本身有一个力量,就是它内在的生命力,这个生命力就叫“生起”,这个“生起”就是这颗花生的内在本质,如果没有了这个“生起”,这颗花生也就失去了作为“种子”的意义,而只是成了人们的食物。

而这个“生起”来自哪里?对于孩子的教育而言,孩子为何会成长这个样子呢?为何会有这样的行为表现呢?孩子为何会有这样的个性特征呢?一般认为,这是父母的遗传、家庭的影响、学校的教育而形成的,可这是不是孩子当下行为表现的根本性因素呢?

现在流行着很多孩子成长的“决定论”,如父母的素质决定孩子的素质,家庭决定孩子的命运;老师学校决定孩子的成长,环境决定人生,社会阶层决定人生,知识决定人生,财富多少决定人生等等。

那么到底哪一样决定了孩子的人生成长呢?仔细观察社会,观察我们的生活,你会发现,父母、家庭、老师、学校、朋友、社会等等,哪一样都会对孩子的人生起着重要影响,但哪一样好像又都无法决定孩子的人生。

比如不识字的父母,贫穷的家庭,也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高知分子的家庭,孩子的成长也常常让人非常头痛;一母同胞,同样的家庭成长环境及学校教育环境,甚至是双胞胎,两个孩子的个性、命运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到底是哪一样决定了孩子的人生呢?好像没有一样能真正决定。在老师眼中,父母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决定因素,于是特别推崇“父母决定论”“家庭决定论”,这样好为自己教育不见成果找出一个更加合理的理由;而从父母角度,当然认为是老师学校对孩子的成长有重大影响甚至决定性影响,认为能碰到一个好的老师,就可以转变孩子的命运。同时也为自己养育孩子不理想而找一个台阶:自己的孩子没有遇到好的老师。

各有各的理,但又都明显理由不充分。

也就是说,孩子这颗生命的种子,是谁种下的?有人说当然是父母。可是孩子个性、命运的种子又是谁种下的呢?是父母、家庭吗?如果是父母、家庭,为何同一父母同一家庭的孩子个性、命运会有那么大的差异?是学校、老师、社会、朋友吗?为何同样一间教室、同样老师,孩子的学习会有那么大的差异,同样的社会环境,同样的朋友交往,有人向善有人为恶?到底是谁种下了孩子个性的、命运的种子呢?谁又成为这颗种子的土壤、阳光、水分呢?

也就是说,孩子种子之中的本质力量“生起”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恐怕,只有一个解释,可以说得通,那就是佛家的“业力”。

图片发自App


一个人,在过去生中,所造的种种“业”,而形成的果——“种子”,孩子个性、命运之种,早已形成,几经轮回,来于当下,有了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家庭,这样的老师与学校,这样的社会与朋友。过去生中,也包括当下,种善因,而自得乐果;种下恶因,而自得苦果,也有无善无恶因,也自得无善无恶之果,其所造之业有大有小,有多有少,有善有恶,也有无善无恶,所以,人与人,即使生在同一家庭,同一成长环境,孩子的命运、个性、行为表现、成长历程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而更为重要的是,业力,即孩子生命、命运的种子,还有其“生起”的因缘条件也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父母家庭所生的孩子,也会因所遇到的人、所经历的事、所看的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这便有了一个个全然不同、各自特异、丰富多样的人生。

即,孩子的种子各不相同,种子得以生起的因缘条件也各不相同,正是因此,才有无比复杂、无比丰富、无比多姿多彩的社会人生。

对这样的孩子开展教育,怎么可能要同一标准来衡量?

要知道,任何一颗种子,从佛法角度讲,都具备6个要义:

1、刹那灭;即无常变化。每一颗种子,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他们是在不断地成长发展的,没有一颗种子是长期保持不变的,除非这颗种子被完全地封存了,它内在的“生起”力量被完全地控制,不与任何因缘接触。那么这颗种子也就失去了种子的意义,而对于孩子来说,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孩子这颗生命与命运的种子,注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是无常变化的,孩子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这是教育孩子的前提。

2、果俱有;每一颗种子,即孩子这颗生命与命运的种子,本身就包含着果,善种里已含有乐果;恶种里已含有苦果,因此,所有的人,在过去生中,包括在当下生中,都在因自己身口意等的种种行为表现,而不断地造着或善的或恶的业,于是人的当下成长必然有苦有乐,这种苦果乐果,遇因缘而长大成熟,于是有的人生命里苦多乐少,多有坎坷波折,有的人生命里乐多苦少,常常顺遂如愿;这个果早就含在种子里了。这就如同一个小草的种子,它必然会成长小草,即使遇到极好的因缘,它也只能成长一颗高大的草,而不可能成长苹果树结出苹果。一颗水稻的种子,它注定要成长水稻结出水稻的种子,即使遇到极坏的因缘,它也不可能结出杂草的种子。一个人,因为前世的业力,今生仍然做了人,无论在贫寒人家还是富贵人家,他都是人,即使因为业力的因素而先天智障,他依然会成为一个人,只是在其父母家庭等的助缘不同,而他们仍会有不同的命运。

教育的“种子论”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3、恒随顺;一颗种子,会永远地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不断成长,当因缘俱足时,这颗种子自然会结出相应的果,有些种子种下了,但迟迟没有人们预期的那样开花结果,特别是教育孩子,下了很大的心力,仍然没有看到孩子优良的表现,便认为孩子不可救药,便失望焦虑,其实,我们只能说,是孩子优良表现的因缘不俱足,是孩子自身的业力使他只能这样,还没有达到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必须明确的是,孩子的成长不是由父母老师所付出的心力多少来决定,当然会起很大的影响,但并不能决定,而真正决定孩子的是孩子自身的业力。否则我们无法理解,那些留守儿童中也有考上清华北大的,那些父母开赌场但孩子竟然也能学习优异的,那些父母全是文盲也能成长为社会精英的。父母老师的心力付出,只是孩子成长的助缘,而不是根本。

4、性决定(善、恶、无记);决定一颗种子是何命运的,有三个本性,一个孩子会有怎么样的人生历程与命运,同样也是这样的三个本性,即善、恶、无记。善即善因,得善果乐果;恶即恶因,得恶果苦果;无记就是无善无恶,非善非恶,自然得无善无恶之果;严格来说,果无所谓善果恶果,只有乐果苦果,与无乐无苦之果。就像我们的生命,无所谓善与恶,但我们的生命却会有明显的乐与苦、痛。孩子的人生是什么样的,是由孩子过去生中所造下的业来定,孩子因为业的不同,而成为了我们的孩子,或生在富贵人家,或生在贫寒人家,或生在知识分子家庭,或生在官员、商人家庭,他们或长相端庄健康,或生得羸弱多病,这都不是我们决定,只是因为我们自己业力的因素,我们感召来了他们成为我们的孩子。

换句话说,是孩子前世的业力,选择了我们作为他今生的父母;而我们因为我们自身的业力感召了他们作为了我们的孩子。这就是命运,由业力而决定的命运。

教育的“种子论”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5、待众缘;所有的种子,都必须在种种因缘即条件之下才能“生起”成长发展;虽然有业在,但苦缘即外在条件不具备,同样种子是无法成长发展的。所以,父母家庭老师学校朋友社会环境,都是孩子成长的缘。因缘俱足,孩子这颗种子才会生起发展。

6、唯能生自果。是什么因,就会得什么果。

所有的种子,都俱有这6个基本内含。

所有孩子的教育,都得观照到这6个基本前提。否则,教育就是困难的,孩子的成长也会是痛苦的。

做为孩子的父母、老师、朋友,这些助缘,必须尽心尽力,尊重孩子的基本前提下,为孩子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与环境,即使孩子因自身业力的问题,而有种种成长的障碍,但我们也会因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助缘而使孩子少些苦痛果报,多些乐果善报。当然孩子能遇到我们这样的尽心尽力的父母老师,其本身也已经说明孩子的业是善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的“种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