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碎的“人工盲童”

《南方周末特稿手册》已经放在我的办公桌上近两个月之久,空闲的时候便会拿起来读上一两篇。买它的初衷是为了学习写作,然而当我读完第一篇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我就明白,对于我来说,这不会是一本学习写作技巧的书,而是一本教给我带着情感与灵魂去强大文字的书。当我读到李海鹏老师的这一篇《人工盲童》时,心中仿佛罩了一层阴郁,却又仿佛种下一颗希望,优秀的报道就是有如此巨大的力量,让人迫不及待将此刻的心情保存成永恒。

报道以几个因医疗疏忽,不当吸氧而造成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永远堕入黑暗的患者案例组成。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孩子们的家人对于无法拯救孩子的绝望与愤怒,是这些孩子明明原本可以避免这份不幸,却因为治疗时间的错失而永久告别光明。报道几乎没有抒情,只是从记者对事件的娓娓道来,便让读者心如刀绞,仿佛那些不幸的孩子就是自己的孩子,那些不幸的家长就是自己的亲人。

在李海鹏老师的记者手记中,他讲道多年前(2004年)的报道也许在如今看来会令人失望,但细细看下去却发现文章还是不错的。可能这就是特稿的与众不同,一方面它拥有新闻报道的客观与真实,另一方面它又有故事性写作的可读性与情感表达。所以在时间的长河中,能够还原当时的画面,又能传递真实的情感。

读完这篇报道,我的心情很沉重,我无法想象未来这些失明孩子的生活,也不敢想象这些盲童家长的悔恨。“这种爱却痛苦又绝望,导致他曾想过杀死她。最终他没有那么做,因为‘看孩子时的那种爱,真是看哪儿都可爱’。”描述一位孩子父亲对孩子的爱的这段话让我很震撼,他最恨的,也正是他最爱的。

为什么说阅读这篇《人工盲童》让我痛苦,却又给人希望,因为在作者的记者手记末尾,他写道“关于天津盲童的各种报道,包括这一篇和新华社的报道在内,促使卫生部在其后不久出台了《新生儿吸氧办法》和《早产儿治疗用氧和视网膜病变防治指南》等文件。”那是遥远的2004年,那些失去光明的孩子也许再也无法挽回,但是那以后的无数早产儿,也许获得了拯救。

李海鹏老师说“有时新闻是有用的”,可能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对这个行业的一丝丝骄傲。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碎的“人工盲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