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无用”之书,做有用之事

 

读“无用”之书,做有用之事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9年1月1日自己站在了第一届常春藤年会榜样教师的领奖台上,2020年1月1日自己又站在了第二届常春藤年会微演讲的舞台上,这两年的时间,既是大家对自己的信任与肯定,同时也是自己快速成长的见证。从2017年到现在,在郝老师的引领下,在常春藤大家庭的熏陶下,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虽不能说是破茧成蝶,但可以是嫩芽出土,自己也会用心呵护,促其茁壮成长。

    在2019年的一次聚会上,我们全家都有幸参加,有幸是因这次聚会的组织者说这是常字辈的人的聚会,我和爱人是常字辈的,但孩子不是(心里曾想孩子是否会是未来常字辈的人,抑或是其他辈的人,但只要有这样的信念和行动,孩子将来入哪个都可以),带他来也是想让他与同道中人多接触,多植入一些学习的动力,利于其今后的发展。

  能进入常字辈得益于自己这两年来的付出与努力:一方面是为团队的付出,这两年来我们俩人承担了大部分共读书目的购买,从一开始的《阳明学述要》到今年的《人是如何学习的》,只要书友们提出来,我们都会尽力为其服务。买书是简单的,难的是发书,每次共读前都会问哪些书友会去,需要带多少本书。因为有的书目数量比较大,也比较厚,我们不可能每次都把书全搬上去,有时停车地与共读地距离较远时,全搬上去很费劲。即便是如此,每次共读时我们都会把书放车上,一旦有未报名来共读的书友,我们可以及时为他取上书,避免共读时没有书。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努力,书友们买书的热情是很高的,但读书的热情却不及买书,有些书友的书到现在还在我家的地下室放着,保守估计大概有一年的时间了。郝老师常说的一句话“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时时警醒着我,买下书就要去读,即使一开始读不懂,也要读,多读两次可能就会有感觉了。我也在不断的印证着这句话,如《身体从未忘记》这本书,每次有什么事触动我时,我就会拿起这本书读一读,每读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每读一次都会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与体会。今年参加新网师我选修的课是《儿童人格教育》,以前听过但是没有认真读过,刚开始听课时对讲师的内容感到不满意,于是就对课本一遍遍的读,这本书自己读了有十来回,虽然说自己还不能完全吃透它,但在多次读过后,返回来再看讲师的内容及课程综述才发现里面有很多的东西是自己一开始无法理解和触及的。同时也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把以前共读的书目全部重新再读,多读几次,重新理解和发现更多更有价值的知识。共读过程中观念的碰撞,思维的交流都会给自己新的启发,让自己能多角度的思考和认识知识。

    郝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我们是在读一些无用的书,无用是指不会带来名利、不会带来经济价值,但它们真得是无用吗?我不如此认为,因为这些书已深深地影响和改变着自己的工作、家庭和生活。

            工作篇

读“无用”之书,做有用之事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班级管理工作:我把自己学习的《演讲的力量》、《持续的幸福》两本书的内容放到每天的晨、午检活动中,让每个人上台做感恩演讲。这样的做的目的有二:一是锻炼每个学生的心理能力和发言能力。在每个班级中都存在一上台就紧张,一说话就脸红,一说话就结巴等等类型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是需要有锻炼机会的。在一开始我是不强求每个学生说多长时间的,也不会强调必须说到什么程度,学生最初需要有锻炼的机会。当进行一段时间后我逐步提高要求,比如有学生说话时赘词比较多,说话时手会不自然的举起来、腿会抖动,演讲时条理性不强等问题,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会采取不同的方法一一纠正,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所有的同学都能很自然的上台发言或演讲,即使在电视台到学校进行名师工作室采访时,学生也没有表现也紧张和胆怯,这都是平时练习的结果。我想对孩子们说:每一次的努力,每一次的练习都是在为自己的将来做准备,自己现在的每一次付出都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起到积极的作用。正是学生认同这样的的观点,所以孩子们都没有抵触情绪,都认真积极的做着每一件事。二是利用《积极心理学》的中观点,让每位学生都逐渐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发现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发现他人优点就是对自己潜移默化的过程,每个人都会发现他人的优点的同时也就在学习他人的优点,这会让每个人都能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让每人个看到和发现更多的正能量,也为班级创造积极正能量的氛围,让每个人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在与问题学生(这个概念可能不准确,我也对此提出过质疑)交流沟通时也在利用心理学的内容,认真的倾听每个学生的心声,听他们想表达的思想,和自己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而不是把自己的主观印象加到每个学生身上。通过倾听和共情这两种方式,建构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也利于学生对自身不足的认识和改进。

读“无用”之书,做有用之事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教学工作:通过两年的持续学习,读郝老师说的“无用”之书,自己在教学方面也发生了大的变化。表现在课堂上是自己会随时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控制自己的教学节奏。这在以前是比较少,迫于学习内容和进度的安排,以往每节课的容量都比较大,甚至有些内容得满堂灌,当然这也是基于学生对知识的欠缺所采取的一种方法。这样的方法往往是出力不讨好,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费劲,效果还不明显。在学习了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之后,静下来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才明白其中的原理。学生拿什么来建构?你发出的信息学生能接收到吗?学生的认知到了哪一阶段?最近发展区在哪?你的内容和学生想要吸收的信息是否在同一平台上?当信息不对等,老师不知学生有什么,没有什么,需要什么时,学生不知老师要教什么,教与学就会成两张皮,彼此脱节,这也是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当把上面这些问题弄清楚之后,再结合更多的教学理论的指导,我也在教学方法上做出了大的调整。用《静悄悄的革命》的理论来说是先构建“润泽的教室”,学会倾听,然后形成对话。虽未形成开放的教室,但这是自己努力的方向。表现在自己身上是勇于承担公开课、示范课之类的教学工作,这在以前自己是不会向前冲的事,直到压到自己身上没有办法推脱的时候才硬着头皮上。现在则完全相反,只要有机会自己就主动承担,并且会精心准备。用自己给学生的话来说那就是每一次都是锻炼的机会,每一次都是学习的机会,不要让每一个机会从自己身边滑过,甚至每一次的挑战也是自己的一次成长。做这样的选择也是基于自己坚实的理论基础,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对演讲知识的掌握,可以使自己很从容的展示自己的教学内容。

              家庭篇

图片发自App


    家庭是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生活场所,也是个人成长的重要环境。我们分析问题儿童时经常会分析到一个孩子的家庭情况,这也体现了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甚至会影响其一辈子。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塑造一个好的原生家庭环境更重要。在很多人的眼中我们俩都是琴瑟和鸣,夫唱夫随,但是我们俩也会有冲突,有争论。以前的处理方式是“冷战”,学了《非暴力沟通》后知道这是冷暴力,不可取,所以用关键对话来解决。有一次专门对着孩子吵了一回,用爱人的话来说是告给孩子,生活中既有万里晴空,同时也有狂风暴雨。既让他明白吵架的原因,也让他理解生活的多面性。当然我们传递给孩子更多的是积极的、正向的东西。在以前每周六的共读时,我们都会带孩子参加,我们读书,他自己写作业。对于他是否参与读书我们是没有任何要求的,直到有一天他突然和我们说起阳明时,我们才发现,原来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也学了一部分我们共读的内容。正如南明教育中所提到,我们要种下一颗种子,他终究会在将来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在我们家书是随处可见的,在哪都可以拿出来读。读书已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且你会发现你读的书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知道自己无知又是促使自己读更多书的动力,会形成一良性循环。

   

图片发自App

    在读书上、在成长上爱人比我起步早,走得远。参加读书会是她促使我加入的,心理学会也是她先加入的,可以说我成长的路上是她一直在指引的,很多时候她常说得一句话就是她给我搭建了很多平台,事实也确实如此。她身体不好,很多时候都是爬在床上看书。即使这样,她也没有一天不看书,没有一天放下书。就这样坚持参加新网师的学习,参加研究生考试的学习。这也是我所欠缺的,可以说我们家的成长是在她的带领下不断前行的。在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过程中,她也是一直在思考和琢磨的。当读了很多书后,惊奇的发现她的很多教育方法和书中的理念有太多相似,可以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是少走了很多弯路的。家庭中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粗茶淡饭。看到爱人对学习那么热情与执着,再加上她身体原因,和锅碗瓢盆走的比较近的就是我了,虽然有些也难免有一些牢骚,有一些抱怨,但这都会很快就过去的。对于一个家庭的成长来说,这都是些微乎其微的小事。

              生活篇

读“无用”之书,做有用之事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2020年常春藤的年会上,自己微演讲的主题是选择。做这个主题的原因是在此之前的很多时候,没有做选择而让自己疲于应付各项事情,而无法将精力集中到自己想做的事情上。正如书中所言:无视拒绝带来失落感;忽略了选择,等于选择了无助;不加思考的努力等同于习得性无助。

    也许出身际遇天注定,祸福兴衰如天之风云般不可测,修成圣贤,臻于翘楚对于万众而言最终可能只是个终不可及的幻影,但在人力所能左右的疆域里,与抉择取舍之间时刻倾听内心志向之声,于千头万绪中明辨轻重缓急,于万事万物中斩断一切有碍进步之事,藏大局于胸,不为一时一事所缚,进退有度,涵界心智,活在当下,尽享途中之乐,这或许是人人皆可为之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即便再普通,我们也必须做出恰当的选择,为自己负责,为生命负责。

      信息时代的今天,微信已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为了减少无用信息对自己的影响,我把自己的微信设置成无声,有消息时没有提示声音,并且把朋友圈的信息提示也设置成不提示,虽然有时候可能会滞后回复,但自己知道这样设置可以减少对自己的干扰。当今时代是信息的时代,每天都有成千上万条信息或者更多的信息向你轰炸,这时你就需要做出正确的选择,过滤掉那些无用的信息。比如在微信公众号信息方面,自己主要选择有三大类:一是地理学科方面的公众号,二是个人公众号,这里我选择了三个人(郝晓东老师、李镇西老师、孙影老师)的公众号,三是关于心理学方面的。这也是自己主要关注的,其他公众号信息是不去看的。浏览网页也只关注前面几条比较重要的,后面的内容是不去看的,自己现在是不去追剧的,因为那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在交际应酬方面也是能推就推,这样可以减少沟通成本,给自己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总之我们在选择接收信息时一定要选择积极的正向的,负面信息太多会使你陷入焦虑。我们不能避免信息轰炸,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有利于我们成长的信息。

    选择是一种战无不胜的能力,我们应高度重视选择能力,它的存在独立于其他任何事物,任何人及任何力量。拿回自己的选择权,多听听内心的声音,做出对当下、当事、对自我最有利的选择。

    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时区里都有属于自己的步程。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时间。你身边有些朋友也许遥遥领先于你,有些朋友也许落后于你,但凡事都有它自己的节奏,我们所需做的是做出正确的选择,活在当下。

2020年我们一起走在成长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无用”之书,做有用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