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3

“In 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y of personality, the unconscious mind is a reservoir of feelings, thoughts, urges, and memories that outside our conscious awareness".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分析理论中,潜意识是我们知觉之外,感觉,思想,冲动和记忆的库”。


想聊聊潜意识。一个活跃在意识边缘的“生物”。也许是因为它平日里总悬在知觉的崖边吧,人们对它的认知是"不明觉厉“ 的。有天如果它饿了,会选择偷偷溜进某个鲜活生命心底的漩涡中找找食物。可能是漩涡产生的作用吧,它的形状还挺模糊的。

怎么形容它的存在呢?像海边就应该闻着咸咸的那么理所当然。所以人们接受着它的存在,或者说忘了它存在着。直到某个再平凡不过的深夜里,它因为想刷个存在轻盈地倏然落地,发出“叮”的一声。不是很响,就像掉了颗螺丝钉似的,不会惊天动地,却足够颠覆一生。

聊得好像很深奥地样子,其实没有那么复杂。没事闲来天马行空一下罢了。

对了。

最近不是爆发了疫情吗,已经逐日造成了人心惶惶的局面。面对死亡,面临死亡的和准备面临死亡的人不占少数。每日的新闻更新让大家不自觉变得沉重却仍在期盼新希望的到来。身在海外的我也无意识的接受着政府每日一更的新政策。好比昨日还倡导着不让戴口罩,今天不戴就像不要命了似的。所有大大小小的活动全部变成等通知,期中考试取消了多半,这好像也是为什么我会突然有空写点啥哈。相信政府的能力,服从政策是应该的,我没有任何不满或者想要反驳的意思。

最近大家的话题也都是这个,积极和消极并存。海外人面对国人的态度我不想给予过多的描述和评价,请大家自行脑部加发挥。我也不想和大家一样每天争论该不该戴口罩的话题,因为没什么好值得天天浪费时间讨论的。如果你觉得应该,戴上就好。vice-versa.

我所关注的点好像永远挺偏门的。我想知道大家究竟为什么慌。

咨询了身边的一些人。朋友不屑的丢给我一句,你是离得远了才敢这么大言不惭吧,还问慌什么,怕死啊!谁不怕死啊!哦,怕死。可我不是问为什么怕啊,是问为什么慌。有意识地怕,无意识地慌。可人们不觉得自己慌了,只觉得自己怕了。

大家都在有意识地怕死。死是什么?离开这副皮囊这身躯壳,离开自己在乎的人,离开好不容易拼搏出的一方天地,离开这个世界。可没有人真正经历过死亡,还能回来的。所以死的滋味,死后的世界,其实没有一个活人知道。既然不知道,谈什么怕?万一死后的世界比你现在的生活幸福多了呢,难道不该期待吗?可见,在大家心底,从生到死的霎那,不是一个舒适的转折。那又是什么给大家留下了如此印象?也许是病死的人。痛苦致死,受尽折磨而死。可就算是老死的人,大家也不能安然接受。看看他们的皱纹,想着自己垂垂老矣的样子,难免心生悲哀,难免害怕自己也有那么一天。人们总是咬着牙含着泪祝福已经逝世的人,因为在大家的认知意识中,死,就是一件难过的事。

所谓,看见的不一定是真理。那么,所体会到的感觉也必是存疑的。

如果说怕是恐惧,慌就是焦虑。嗯...焦虑听着好像总是多了些被动的成分。就好比人们会说,某事某人,让我十分焦虑。可鲜少听人说,因为某事某人,我感受到了恐惧。一般都是,因为我怕高,所以我不坐过山车。我惧他,所以我离他远点。

听着是不是还挺绕的?那就说的再直白些。

“我怕高,我不坐过山车“。

“为什么”?

“怕高啊,万一吓死了呢”!

“那你是怕高还是怕死”?

“怕死”。

“为什么怕死”?

“死了我爸妈咋办,也不知道死了之后会怎样啊,死的时候会不会很痛苦啥的”。

有意识地怕,潜意识地慌。怕的是未知,慌的是自己将如何面对这些未知。所以,慌定会发生在未知揭晓之前,而怕却漂浮在未知之上。

正因为慌存在在潜意识里,所以我们无法察觉到它的存在,可它却影响着我们有意识地精神体验,还不依不饶的。

“潜意识是人类生命历程中已经发生但目前未被觉察的心理活动,是人们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

回到刚才我们聊的话题,疫情。放大一万倍来说,也许人们慌的根本不是疫情本身,不是它所带来的影响,甚至不是死。

仿佛注定一般,总是在这种危机时候,潜意识才会悄悄觉醒,然后依附在你的耳边轻轻地问:“如果就此结束,你是否满意你的一生。” 因为可能,自那之后,就不会再有什么以后了。意识到了,我们将会用力地活着,我们才会不得不用尽全力的活着。

消极地心绪往往是积极心态地载体。

也许,这才诠释了什么是向死而生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