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夜空、飞机……和孤独

天台、夜空、飞机……和孤独_第1张图片
南无阿弥陀佛

晚饭后上天台吹风。儿子摆弄相机,在天台的另一边照照这里,照照那里。我就抬头看天、看云、看一架架飞过头顶的飞机、看不同人家窗户里透出的不同颜色的灯光。

飞机大约是一分多钟起飞一架次。起飞以后爬到半空便开始飞向不同的航线。在天空中能看到好几条不同的航线,有的航线上能同时看到至少3架飞机,有的航线就不忙,偶尔才有一架飞机拐过去那个航线上。

我在想,飞机上那么多乘客,或许有邻座的两个乘客正好是相邻两家公司的老板或职员吧?可是他们却并不认识,他们飞到相同或不同的目的地,然后又各自乘车去到不同的角落,打开某个房间的一盏灯——或者,和正在等着他的某盏亮着的灯,会合。

看起来他和许多人同行,实际上是孤独地在完成这些。

南无阿弥陀佛

天空下那千万个窗口透出的灯光,点亮那一盏或暖或冷的灯光的,或许也是刚刚从这个地球的某个角落搭飞机回来吧?或许,某个房间刚刚灭了灯,主人也刚好是出门搭飞机去到另一个角落吧?

在这同一个时刻,有多少人在同时做着相同的事情?比如,肯定有人也像我这样站在天台或山顶吹风、发呆;有无数人在同时看手机、刷微信微博、晚饭、洗碗、看电视;有人在谈生意,有人赚钱、有人亏本;有恋人见面、有恋人分手;有人在欢笑、有人在愤怒;有人在犯罪,有人在抓罪犯;有人搭车,有人开车,有人上飞机,有人下飞机;有人因为念佛而安宁,有人心无所住而烦躁不安;有人长大、有人衰老;有人出生、有人死亡……

无数的角落,同时重复着无数相同的事情。事情虽然同时在热火朝天地发生着,却又是各自孤独着。

同一个楼道对面的两户人家,互不相识;坐飞机邻座的两个人,也不相识。这个地球上那么多人、我们每天和那么多人遇到、经过,只是遇到和擦肩而过,无数人永远不会“相识”。

就算是同一个公司、同一个小组,乃至同学、老师、亲人、朋友……表面上认识,可是,心里真的互相认识吗?如果能认识,是因为什么?如果不能认识,又是因为什么?

南无阿弥陀佛

这篇文章的草稿,10多天前就以“草稿”保存在电脑里了。却并没有及时“完成”它,就让它静静地呆着。期间我吃饭、睡觉、工作、学习法义、念佛、偶尔想起它……就是没再对它动笔。

今天再想想,是为什么呢?直到看到师父和宗道法师的两篇关于“孤独”的开示,才意识到,难道,我在无意识地逃避“孤独”?天台的所见,是一架架孤独的飞机,飞机上许多的人,各自都是孤独的;因此而“想像”(其实也是存在的)的场景,每一个场景、每个场景中的每一个“人”,又都是孤独的。当然,在观察和“想像”的我,也是孤独的。

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不去完成这篇文稿,是不想面对这种“孤独”吗?

想想,也不是。我不并讨厌和嫌烦所谓的孤独(孤单)。以前会,可是现在不会了。不仅不烦它,甚至还有一点享受它。

那是什么原因呢?或许,是觉得并不需要那么及时地完成它?那么,又是为什么而认为“不需要那么及时”呢?——你看,这就是孤独的好处,有时间和自己对话,多问问“为什么”并且找到答案。

为什么呢?想到了《无量寿经》中说的: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这是佛告诉我们的真相,每个人都是“独生独死、独去独来”。所有的因果、业力、缘份、纠缠、福或祸、喜或悲……都必须各自承受,不可能互相代替。

上人说,在业力的推动下,没有人是故意的。看到上面那些飞机、灯光、人们的来来往往……哪个人不是“身不由己”?看到这些现象,认识它,观察它,思维它,用佛说的实语来验证它,在心中发酵、成长——与其说我在逃避孤独,不如说正在享受孤独和享受佛语之真实带来的法喜。

南无阿弥陀佛

或许,只有认识孤独,才能坐下来写一写孤独吧——就好像朋友之间那样的聊天。如果一个人,被孤独缠绕左右而不能认识它、友好它,甚至对它不堪忍受,那就是没把孤独当朋友(甚至把它当敌人,因为它让“我”觉得烦躁),那就当然不能和它聊天,乃至为它写上几行字了。

其实,体会、观察孤独需要上天台吗?不需要的。孤独,就在每一个人的内心,它让有的人觉得烦躁、百无聊赖,却又会让有的人享受它、友好它。就好像这篇文稿的初始,是和儿子一起上天台吹夜风看夜空,结果是他玩他的相机,我看我的天空——看着看着就看到了孤独。

所以,要说孤独是好?还是不好?无所谓好或不好,它是中性的。那么,能不能消除“孤独”?可是,那个能享受它的人却又为什么要消除它呢?并不需要的。在“享受它和无需消除它”的那个当下,不以孤独为孤独的那一秒,它就已经不存在了。

南无阿弥陀佛。

你可能感兴趣的:(天台、夜空、飞机……和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