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西方小说

我心目中的西方小说_第1张图片

我心目中的西方小说_第2张图片
马赛尔_普鲁斯特像

    《追寻逝去的时光》  马赛尔-普鲁斯特(1871~1922)年    法国作家

    对于该作者,大部分的人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他是20世纪的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也是意识流文学的先驱。他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知道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会很多,但真正去读它的人,真正去读懂它的人,不会是很多的吧,毕竟那是厚厚一叠的七大册的书呀。陌生的是,该作者还有一部《追寻逝去的时光》的书。我想七大册的书读不了,那这一本书总该读得下去了吧。

    我在写这一篇文章时,我的内心是煎熬的,情绪是沮丧的,行为是失落的。为什么是这么的说呢?是因为我匆匆地翻完了整本书,就把它搁置在一边,再也不愿意去瞧上它的一眼了,心里还在暗暗地庆幸,天哪,天呀!总算结束了,总算是结束了,没有一点读后的愉悦感,也没有一点读后的满足感。

    小说中“我”,躺在一张床上,不由自主地追寻着一幕又一幕的逝去的时光,也慢慢地揭开了他的一生中的心路历程。一个外省的人,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贵族生活,一个个华丽的社交场面,一个个对于文学使命的认识,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在他经历了一个个追寻的漫游之后,“我”又回到了小说开始的那一张床上,……五光十色的,困惑难解的,高深莫测的,似万花筒般的折射出了小说的唯一的主题——时间。

    有人说,忘记了过去,就等于意味着背叛。可是,当我们不能拥有时光的时候,为什么还要牢牢地去记住过去呢?小说的作者自己都说;我努力地去追忆往事,总是枉费心机,绞尽脑汁都无济于事。往事藏在我的脑海之外,实非心智所力所能及,它藏在某种我所意想不到的东西中,藏在那东西给我的感觉中,而那件东西我在死亡之前,能否遇到,则全凭偶然,或到死我都不会遇到。

    在作者的这一种无意识的联想中,在他的无意识的回忆的河流中,作者以自己的心理时间的形成,来复活了他所经历过的实际时光。实际上,时间的时序都是呈线性流淌的,而心理时间都是通过无意识的联想,一物而诱发另一物所形成的。所以心理的时间不可能保持实际的时间,而原有的时序而往往是时序颠倒混乱的,或呈无时序的状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时空的蒙太奇的状态。该小说就是采用了这种时序颠倒的创作手法,一件事不是一次性地讲完,而是反复交叉,上下错乱地进行着,读起来很费劲,读起来也很不连贯。

    我想费一点时间,摘抄小说中的一小段,看看是不是读来很费劲的。“我重新又想,这种从未经历过的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对它没法进行任何逻辑推论,但很明显,它让人感到幸福,而且那么实在,有了它,其他的一切就都消融不复存在了。我想让它重现,我回想舀第一口茶的那个时刻,我又仿佛置身相同的情景,但依然不明究竟。我要智力再做一次努力,去找回那已消逝的感觉,为了不让任何东西来中断智力捕捉这一感觉的冲劲,我排除一切障碍和杂念,对隔壁房间的声音充耳不闻,不去理会。但我很快觉得自己的脑筋不管用了,于是就决定让它松弛一下,平时思考问题时,不到它竭尽全力我是不会允许自己分心的,而现在我却有意让思绪岔开一会儿。”

    所以我在想呀,小说描写的是人的情感,人的灵魂,人的精神层面上的东西,而不是某一个事件或某一个时期所发生的事情。这就像我们的国家的老舍先生的现实主义作品一样,它反映的是某一个文化中的内涵,所以它不会因为随着时代的过去而被遗忘。想到了我们的老舍先生,我有了那么一点的释然了。

    所以我又在想呀,追寻逝去的时光,是一座深不可测的深潭,沉淀的是早已语文化的物质世界的林林总总。如果说物质世界的一切都在变化,消失,重组。它却能以语言的方式暂时坠落那追寻逝去的时光的深潭,有那么的一天,有心心相通的语言走过,有再现场景的一切必要因素,它随时都有被释放的可能。

    哈哈,依我的水平,依我的修养,写得是那么的一个累呀,理解得是那么的一个累呀,又词不达意,曲解离题的那么的十万八千里。在此我发誓了,今后再也不去碰这一类书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心目中的西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