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读者众多,但读者们对书中人物和情节的解读,很多是高度雷同甚至狂热,不疑有他。
比如说提到宝玉的婚姻,多数人都认为是宝钗爱慕宝玉,贪图贾家富贵,在王夫人和薛姨妈的协助下陷害和欺骗林黛玉,最后赢得了宝二奶奶的位子。
再比如说袭人一定是在王夫人面前谗言陷害晴雯的罪魁祸首,晴雯是可爱无辜的小白兔,袭人是荒淫无耻的狐狸精,哄骗宝玉上床,又拆散了宝黛良缘。
能产生这种情况,高续和戏剧编剧起了很大作用。曹雪芹原意是要写一个不流俗的故事,人物要正邪两赋,故事要抛开小人作梗的俗套。但是老百姓不喜欢这样复杂难以解析的故事,他们的生活已经够复杂了,所以只希望看看闲书。三角恋,好人坏人是非分明,才是大家渴望的内容。于是续书和戏剧也往这个路数上改,比如掉包计啊,晴雯资助坠儿妈看病啊之类的感人情节都是由此生出的,跟曹雪芹没有半点关系。
此外,人们总是同情弱者的,身处弱肉强食的社会,多数人是不如意处十之八九,这种对自身处境的怨怼,投射在书中,使人们对失败者具有特别的同情和美化,多数读者认为书中的失败者都是好人,他们的失败完全是被坏人陷害导致。反之,一切既得利益者都是心肠歹毒的人。按照这个逻辑,书中好坏人的阵营就很容易界定了:宝钗是坏人,黛玉是好人;袭人是坏人,晴雯是好人,但袭人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麝月,因为麝月陪伴宝玉到了最后。相应的,既然平儿后来取代了凤姐被扶正,所以凤姐是好人,平儿是坏人……总之,失败,成为了人品优良的证明。细细想来,不难看出其中的荒谬。然而读者往往容易感情用事,荒谬的东西,读来有发泄的快感,反而更有市场。
再有一个对读者造成思维定式误导的原因,是红学专家的思路雷同。
〈红楼梦〉这本书不太好懂,所以很多初读者不得不求助于专家的解读,在读过专家解析之后,再来读〈红楼梦〉,感觉豁然开朗。
这种方式好像婴儿在牙未长全时,大人懒得给做辅食,就把成人食物嚼烂了喂给孩子。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容易消化吸收,坏处是孩子自己没有咀嚼的乐趣,能力得不到锻炼,而且容易感染大人的口腔细菌。
过度依赖专家解读来读〈红楼梦〉,最大的副作用是,使读者自己失去了独立思考能力。大家看到学富五车的专家们皓首穷经引经据典给出的结论,觉得万分可佩,自己望尘莫及,除了全盘吸纳绝无他想。
事实上,研究〈红楼梦〉的专家也有个人经验和才华的局限性。一个人在一个方面是专家,未必就处处都是专家。一个专家在别的方面取得了过人的成就,他对〈红楼梦〉的研究结论未必也那么正确无疑。每次听到某专家在讲解〈红楼梦〉音频中说“宝钗住处多香草,说明宝钗是小人,因为中国传统认为草就是小人”时,我都很想把〈离骚〉甩到这位专家脸上。
反之,一个终生只读〈红楼梦〉的人,其研究成果更是可疑了。〈红楼梦〉所涉及的知识和社会生活范围之广、文化之厚,绝非知识面狭窄的人所能完全领悟的。那些把〈红楼梦〉视为唯一可读书目的人,反而会囿于此书,最终,连这一本书也未必能读明白。
而且,〈红楼梦〉是一部讲人情世故的小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以说,不懂得人情世故的人,往往很难读懂〈红楼梦〉。所以很多人说“少不读红楼”,因为年轻的时候,你真的很难读懂。〈红楼梦〉是一部需要长期读、慢慢品、反复看的书。早几年不能理解的情节和人物,年长几岁再来看,可能就会顿悟。
那些花大精力研究〈红楼梦〉的人,多数是文人学者,他们的工作经历,不是作家就是老师,生活经验和环境相对而言比较单纯,由于过多埋首案头而少接触社会,导致他们的思维和性格也比较天真单纯,从而容易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也产生局限。
比如,很多红学家的文章中都认为林黛玉是个清纯的书呆子,她父亲林如海也是个书呆子,不懂得贪污纳贿,林家日子很贫困。他们还认为元春喜欢作诗评诗,那么一定是个浪漫主义者,不擅长政治斗争;北静王既然欣赏贾宝玉,自然也是一个热爱文学的书呆子,一定是无心政治的闲散王爷,等等。而那些会读书却又精于世故的“成功者”则必然是禄蠹,比如贾雨村和薛宝钗。而贾政这种会读书却又不懂世故的禄蠹和探春这种爱写诗的改革派政治家则被他们自动忽略了。因为他们不想把自己预设的单纯世界复杂化。
其实,因为这些红学家多半自己情商不太高,际遇也有不如意处,颇有“百无一用是书生”的自叹,而〈红楼梦〉又具有引发读者自我代入的魔性,所以他们在书中自我投射了很多人物,自动把书中人物分为善良单纯的书呆子和邪恶庸俗的人,两个阵营。
其实林黛玉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的聪明绝顶,她的父亲更是心机深远的皇帝心腹。元春如果真是个只会写诗的书呆子,又怎么可能在斗争激烈的后宫爬上贤德妃的宝座呢?
读书人一旦事先预设了一个自己期望的前提,就会反复在书中搜词刮句,多少能找到一些可以拿来作为证据的只言片语——反正断章取义原是大家都擅长的。
此外,读者自己也容易有先入为主的毛病。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提高,能深读〈红楼梦〉原著而不是仅靠看看影视剧来理解故事的人越来越多。红学作为一门显学,研究专家也越来越多。但是读者如果在早期多读了某一类专家的解析,就容易视不同意见为异端。有的读者甚至说“我只听某某老师讲的红楼梦音频,这才正宗,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红楼梦〉。”
其实读〈红楼梦〉不是搞对象,讲究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而是应该博采众长。你可以有自己的意见,也可以有自己特别欣赏和崇拜的专家,但是也不妨看看不同的意见,这其实也是一件乐事,并且可以避免偏听偏信思路狭隘的困局。
我自己深爱〈红楼梦〉,也在多年的阅读和社会经验中形成了自己对原著的解读和看法。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多看看不同人物对原著的解读,哪怕是与我的想法不合,哪怕是有些很牵强甚至荒谬,我都会兴高采烈看完。虽然迄今为止我也没有遇到哪一位跟我的看法完全吻合的红学家,不过“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很高兴把这一千个都好好看看。所以只要有人在解读这本书,我就乐于欣赏(包括前述那位需要补课〈离骚〉的专家)。有时看到一些虽然结论不客观但证据很有道理的内容,我就觉得这是值得一看的。
总之,读〈红楼梦〉要精深地读,看到专门的知识点,应该找相关书籍来了解,不同论点可以宽容地看。多听取不同专家、不同人生经历的人的意见,理解书中人物和情节才会更客观。这样读原著,才更有趣也更有益。
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书呆子,而是为了让我们不再做呆子,尤其是〈红楼梦〉这样一部博大精深的好书,找到好方法来阅读和学习,才不会浪费她。其实〈红楼梦〉里多数人都比我们聪明得多,书里并没那么多书呆子。多数书呆子,都在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