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不是一个双重标准的人吗?

対己和对人为何如此“双标”

——BY 北褶儿

你真的不是一个双重标准的人吗?_第1张图片

记得小时候,独自走夜路回家,大人会问:“怕不怕?”我大声喊“不怕!”实际上,内心怕的要死。喊的声音大,不是因为我勇敢,恰恰是因为我胆怯。


后来,我们进入社会,这样“虚张声势”屡见不鲜。但是我们都觉得自己很勇敢,意识不到胆怯。正所谓旁观者清,当你换个角度,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你就会像触电一样指出他的胆小懦弱。

因为,我们永远在用不同的标准去看到自己与别人。

晚上,下班跟同事在路上聊起来一个问题,他问我:“你如何看待一个女孩想要找一个有钱的男朋友?”我回答:“很正常啊,虽然理智告诉我这样的女孩的择偶观并不是我所认同的,但是如今有多少女孩在看男友“履历”的时候也要慎重考虑他的面包,甚至还要顺带看看他爸妈是否有五斗米傍身。社会如此,标准即如此。”


他又问:“如果一个条件一般的男孩去找一个有钱的女朋友呢?”我的回答:“不思进取。”

他没有说什么,但如今回想起来,其中有很多我们莫须有的观点和条件。

这个问题我们想当然是弱者走到条件好的强者身边,主动奉承,巴结被撩。如果反过来,无论男女,都是优越条件主动勾搭另外一方呢?我们的答案会更加明显:“女生的行为能够被理解,但是男孩却是吃软饭,没出息。


我们骨子里的观念就让我们有两种不同的标准去看到相同的事物。其实这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一种体现。


我们习惯于在一些问题上将自己美化,看不到自身的劣根性。因为我们是女生的视角,换作男生回答这个问题,也肯定是觉得女孩爱慕虚荣,觉得自己无所谓条件,选择只因为真爱。

你真的不是一个双重标准的人吗?_第2张图片

“你说你喜欢雨

但是你在下雨的时候打伞

你说你喜欢太阳

但是你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躲在阴凉的地方

你说你喜欢风

但是你在刮风的时候却关上了窗户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害怕你说你也喜欢我”

这是莎士比亚的一首诗,但却是自我矛盾冲突的最好体现。

之前有写过一个95后被辞退的女孩,其实作为她的主管,考虑到当初的用人成本,我还是决定跟她当面聊一次,关于她的工作态度,岗位职责等等,但让我忍俊不禁的是,跟她谈话的结果是我成了罪魁祸首:

因为工作的屡次失误,我将他的工作分配给别人,她给我的回答是重要的任务不给她,她没有发挥的空间,反而责怪我不给她反省修改的机会;说她上班时间在听音乐,她却说大家都在听;告诉她工作上要主动去找事情做,她却说我赢两套标准要求她跟其他人,他觉得不公和委屈。

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这种视角恰恰将自己美化的天衣无缝,但是却让我也决定放弃她的执迷不悟。

标准可以不同,但是我们要明白什么时候可以不同、什么时候需要相同。

鲁迅曾经说过:“于浩歌狂热之际中寒,于天上看见深渊,于一切眼中看见无所有,于无所希望中的得救。”

我们要将自己放在恶劣的境地,用他们的标准看自己,用对自己的宽容去善待他人,我们要对自己说要将自己推出去,推到风里雨里,于无所希望中自救。



一月打卡第22天

更多有趣

请戳一戳

南北城的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真的不是一个双重标准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