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体会5】擦亮教育的眼光

  ——《教育常识》学习体会5

【学习体会5】擦亮教育的眼光_第1张图片
【学习体会5】擦亮教育的眼光_第2张图片

       今天是我参与勇气读书会打卡的第5天,我阅读了第二篇《为每个人的幸福生活而教育》的第9节《教育眼光即生长的眼光》,看完之后掩卷长思,不由慨叹起作者的独到眼光。

      世界上与教育有关的是三种人:做教育的人,看教育的人,既做教育又看教育的人。

      做教育的人,只埋头于教育的土地耕耘,但很少抬头望天,很少思考自己的耕耘价值和过程,“只要做,不要想”是回荡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口号。

       看教育的人,如同黄昏时分路边棋摊悠闲的看客,主要工作就是指手画脚,间歇性发泄自己的抱怨和不满,充分展现出作为教育批评家的“才华和豪情”。当今的时代,从不缺少这样的教育看客,他们喷出的唾沫很快就会晒干,露出的底色却依然没变。

      任何一个时代,从不缺少批评家,但稀缺的总是建筑师,最稀缺的是集批评家和建筑师于一身的人。这就是那些又做教育又看教育的人,他们是真正懂教育的人。

      如今勤勤恳恳、埋头苦干,将自己的毕生精力都毫不保留献给党的教育事业的人大有人在,但我们也从来不缺教育的“批评家”,教育似乎成了“过街的老鼠”,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对它指手画脚、随意指责。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当今世界,人才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教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在人类社会的深刻变革中,教育越来越居于龙头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兴,则民族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我们国家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取决于教育。

       教育的重要性毋容置疑,尊师重教本应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在当下,尊师重教大多时候只是一种标语口号,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说到教育,各行各业的“吐槽者”,甚至是别有用心者不在少数:今天说老师组织补课、明天说老师收红包、后天说师德缺失……对教师中个别“害群之马”就无限放大、以偏概全,“一棍子打死一大片”,而对一大批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师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教育环境在大家的“关注”下一天不如一天,辱骂老师、殴打老师也时有发生,教师的合法权益屡屡受到践踏。地位低、工资少、任务重、责任大……教师这一高尚职业如今变成了“鸡肋”,优秀的学生对师范院校“敬而远之”,对教师职业也“唯恐避之不及”。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何振兴教育?没有优秀的人才怎能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

       教育的眼光需要独特的想象力,他对生长过程和转化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种种可能,包括潜伏的各种危机、挫折,展开充分的想象,每一种情形,每一条路径,每条成长道路上的不同风景,都将在教育的眼光里一一呈现,共同构成一幅生动复杂的教育画卷。

       拥有如此目光的人,把对儿童生命生长的观照真正变成了教育的力量,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教育的世界。

       懂教育的人是有教育眼光的人,这是教育这个“专业”特有的眼光。这种眼光并非与生俱来,并非教师所特有,也并非所有的教师,包括教育研究者都具有。这种眼光试图把所有的现象,都变成孩子健康生长的资源,这是一种筛选式的眼光,它不会对所目睹之物都贪得无厌地照单全收,它具有天生的敏感,在刹那间吸收有益的资源,剔除不利的因素,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具有如此眼光的人,才可以称得上是具有真正的教育眼光的人,正是这种教育的眼光,才得以将教育专业人士和非教育专业人士区分开来。“术业有专攻”,教育就该让专业的人士来“打理”,那些对教育的无端指责、无理取闹,只会败坏社会风气、损害我们的教育事业,就让他们“手下留情、口中留德”吧!

      我们的社会,现在迫切需要的是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真正具有教育眼光的教育者,而不是那些袖手旁观、说三道四的批评家。教育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这个良好的环境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创造!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体会5】擦亮教育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