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手记#异乡人

今年“返乡”,回到了上海,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尚魔力之都,也在年年岁岁往沪与父母团聚的时光里,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逃离了北方的寒风与干燥,虽此时的南方大部分地区都遭受着严寒天气的侵袭,但当从京沪线的列车上远望时,零星点缀着的绿植和灵动的水流,让我这个南方男孩终于感受到了久违的湿润之气韵。

今年父母不打算回乡过年,前两年回家也皆逢爷爷大寿和喜丧。因此,在操办事业的前后,也便于家乡喜迎新春了。爷爷膝下有四个儿子,其实不只四个,只是前几个在饥荒的年代里,因为窘迫,便没养活。父亲排行老三,因为脾气火爆,村邻调侃地给他起了“三爆”的外号。今年恰逢是父亲天命之年的生日年,按照乡俗,五十岁起,每到整岁年的人们,都会在正月初二这一天,接受来自村里人的祝寿之贺。而过寿的这家主人,也要备好茶水点心,招待好前来祝寿的宾客。母亲和父亲都觉得回趟家要置办年货,打扫里外,停待几日又要离家,过于麻烦;又因为父亲只是五十岁生日,也不必费心操办,便选择在他乡过年。母亲觉得,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在哪过年都是一样的。

多年来,从家乡来沪的亲戚和村邻,都要从寻店和盘店开始,展开经营生财的奋斗生涯。本金少的人便从小商店做起,资金充足且具有胆量和魄力的人,便会盘下其认为市口极佳,预期收益高的中小型超市,而深谙经营之道的人们总能赚得盆满钵满,腰包鼓起。

在我的印象里,似乎外出的福建人很少会选择工厂普工、工地建筑工或是其它依附于他人门下谋生的职业,而更多是寻求经商之道,经营小本生意,可以自己当家做主,不用任人摆布,而飞黄腾达之后也总是可以回到家乡扬眉吐气、光耀门楣。乡人外出经营的品类似乎也分布着地域的差异,在故土闽西北的丘陵地区,外出者多是经营沙县小吃或是烟酒超市,沿海莆田一带的人们则多以经营五金建材生意为主。当然,也不乏秉持爱拼才会赢的精神的商人,凭借敏锐精明的头脑,依靠家族和各方的力量,把握市场动向和机遇,建成了顶有名的所谓“莆田系”医院。

早年间,父母也在浩浩荡荡的外出经营的浪潮中,成为了寻店和盘店的一员。寻找市场良好又有能力负担转让费的店铺门面并不容易,多年前的寻店之初,父母二人总要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无论严寒酷暑,皆如上班之人早出晚归,甚至耗时更长。而看似简单的日日出勤,却不是盲目地穿梭游荡,而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拥有敏锐的嗅觉和市场洞察力,去找寻到适合自身经营的门面。运气好时,数周之内便能找到可转让又适宜的店面;而运气不佳时,数月甚至一年都无法找到可经营之处。

寻店需要勇气和耐性。早年时的网络并没有如今这么发达,父母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只能依靠双脚穿行各色街巷,而这样的投入是全身心的,也意味着每日的花销只出不进。好在凭着父母持之以恒的韧性,终于找到适宜的店面可供盘租,这才暂时有了安身之所。

而那时的我也被安顿在亲戚家中,过着留守的岁月。商店经营业绩并不佳,又遇逢拆迁,二人只能变卖店内商品,连转让店面,收回些许成本的机会也没有。后来也只能各自暂时寻份谋生的工作,维持基本收入,期间也时常打听着可盘租经营的商店门面。母亲凭借机智敏锐的洞察力,在新开盘的小区里寻得一处市口较好,又可经营商铺之所,两人便开始批发各种烟酒食杂并经营打理。虽然业绩无法与市场富足规模又大的超市相比,但至少寻得一处可安身立命的栖身之所,可解决温饱问题,拥有生活来源,不用披星戴月地奔波,愁苦于无处安放自身。

比起之前濒临拆迁的店铺,小区内的经营趋于稳定长久,我也能够在假期间来沪与父母团聚。多年来,除了爷爷的寿丧之事,父母的春节都是在城市度过。高中三年的新春,我也与返乡过年的人们逆向而行,奔往城里和父母一起过年。这样的经历也让我逐渐地熟悉并喜爱上这座活力之都,它总以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胸怀海纳百川,也总以拼搏向上的姿态追求卓越,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都说上海人小气,部分人也有排外的情绪,自诩为上海人而傲世轻狂、妄自尊大,而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与各族各地中华儿女艰苦努力、接续奋斗是密不可分的共识人尽悉晓,也许沉浸在优越中的些许土著人还未觉醒罢。这座魅力之都是令多数人心驰神往的,有人希望在此实现梦想,完成抱负,有人渴愿在此努力拼搏,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园。很多人把这作为梦想的摇篮,也有人把这视为挖金的宝地,但更多的,这座城市,早已成为了多数人的第二故乡,承载着对生活和未来的期许,更有一份归属之情。

小本经营收入不高,再加上竞争者的加入,经营也只是勉强维持度日。父亲也总尝试着寻得一份可兼顾经营的工作,却苦于文凭不够,屡屡碰壁。随着外卖行业的蓬勃兴起,外卖骑手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低入职的门槛和自主管理的劳动模式使得很多低学历求职者纷纷加入。在自己的亲身实践后,便着手教授父亲学会使用智能手机抢单和送单;在实名注册和实操训练后,父亲逐渐掌握各项流程和细节事项,并在实践的操作中,熟能生巧,应付自如。

外卖市场的不断扩大,加之自由的工作环境吸引了不少人的加入,姨父和表哥也从快递派送的工作转行到外卖骑手。父亲和亲戚们的工作让我对外卖骑手背后的辛与苦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等待商家出餐时的焦虑,超时罚金时的失落,被顾客冷眼对待时的无奈,对身心的双重考验,只能感叹生活多舛,却依旧坚强。

父亲对行业和操作的日益熟络使得其对日夜奔波的骑手工作渐渐习以为常,不怠惰,不空想,只是日以继夜地累积着属于自己的劳动所得。也许是为生活所困,也许是因为自己即使学历浅薄也能发挥应有的价值而乐此不疲,沉浸其中。而真正沉浸其中的又莫过于姨父,日夜不停地奔忙于接单与送单的路上,在奔跑中积攒点滴收入。正月里的订单往往有几倍的奖励,姨父便“变本加厉”,抓住时机,以求得更佳的报酬。妈妈也总调侃到:“姨父真是钻进钱眼里了,过年都不休息,忙着赚钱。”此话虽有调侃之意,却更饱含着对生活的无奈。

早前姨父家在虹口也经营着烟酒食杂店的门面生意,姨父也同时依靠骑手工作维生,却因业绩不佳,又加之城市规划的改造整治,使得门店关门停业。姨父一家人也只得另寻租处并继续以骑手收入维持生活,只是没了经营的商铺,也许要更加拼命的跑单,以获取收入来源了。类似于大红门、动批市场关停整治改造的景象,不只发生于京城,魔都也同样上演着。上海的光彩小商品批发市场、漕宝路批发市场等一众大小市场相继关停,而经营之中的商户被迫搬离曾经的生财之地,如果找不到别处安身之所,只能回乡或是另寻谋生之路。在浩浩荡荡的城市整顿改造行动中,原在徐汇经营商铺的叔叔和在闸北经营商铺的舅舅相继被迫停止经营,回乡谋生。而在稍处市郊经营商铺的父母二人,会否也因此遭受波及,令人未雨绸缪。

春节里的饭席上,父亲、姨父与乡友交谈着过去的艰辛不易,也谋划着未来的发展。家族里善经营的人在松江生财有道,已经在家盖得新房,又分别在厦门和上海各购得一套房,而交谈的乡友也凭借多年的经营积累赢得房车。这些乡邻的成就令人艳羡,也让姨父心中慨叹不已,想迎头赶上,却又没有他人那样的胆识和魄力,只是力不从心,也只能遥遥无期。已过天命之年的大姨和姨父,只希望再加把劲,努努力,以积攒之蓄能在家乡的县城买上一套居所,便心满意足。

乡友谈到老了之后回老家的村里养老,父亲和姨父一致同意落叶归根的想法。其实并不止限于文化上的归属认同,更在于老有所谈、老有所往的实际意义。纵然拼搏奋斗了一生足以在城市安度余生,却始终无法获得在乡村中的自在感觉。随意地走动于乡野,自在地与乡民攀谈,没有交流的障碍,没有阶层的分化,也没有观念的隔阂,知足而悠然。

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心,在异乡的土地,遭受波折,历经坎坷,用双手努力地筑造未来安稳的资本。像父母和姨父一样的异乡人们,分布在城市的每个角落,而此刻的他们,在享受着夜晚的片刻宁静之时,也期待着来日的付出依旧硕果累累!

#还乡手记#异乡人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还乡手记#异乡人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还乡手记#异乡人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还乡手记#异乡人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还乡手记#异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