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西老师2月3日【思图日课】:你最喜欢的诗句,中国,西方的都可以,格律的,自由的,也不限。有画面,有空间,有情感,有哲理的最佳。
筱郝: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陌上花开:
我们平常说一首诗好,怎么好?有味道。中国人对世界的感觉,每每从身体出发,而尤重味觉。“道”可以“味”,“味”能成“道”。中国人的感性经验发展出一套极为独特的对味道的细腻分析和精微把握。最终,我们用视觉和听觉来评鉴赏析的一切艺术,都可以用舌头代劳。
我们对味道的品尝,对饮食的描述,是一种联觉体验。联觉是各种感觉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会触发另一种感觉,又称通感。
味觉的感受首先是物理刺激,让你后是化学分析。品尝美食都讲究色香味俱全,便涉及视觉、嗅觉和味觉热食冷食诉诸温觉。
杜甫一写到吃喝,总是视、听、嗅、触、温多管齐下:
“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溜匙兼暖腹,谁欲致杯罂?”“滑”是触觉,“香”是嗅觉,“暖”是温觉,“溜”又是视觉。“雕胡饭”是茨米饭,那么软;“锦带羹”是莼菜羹,那么香。“溜匙”是说像跨年茅台的挂杯,因为莼菜有胶质,在调羹上面有点黏。
以下为其他学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断章》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墨色纵横:
艺术创作就是试图用情感与这个世界对话,绘画从本质来说美有好坏优劣之分,它是用比文字更精确的方式来记录当下自己的情绪,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脑图应该图像化的原因。通常我们不会被每一幅所谓名画打动,当我们看到一幅画泪流满面,那一定是我们的某段生命经历与作者恰好契合。就像我们到某个地方突然想起某段古诗词,那是在我们认知范畴里涌现出的契合,它没有对错,没有好坏。
他的画让我想起了许多没有经过专业美术培训的民间艺术家的创作,淳朴自然浑然天成,在巴黎他拒绝去美术学院进修,因而摆脱了学院派的框架雕琢和约束,形成自己的一派风格。到这又注定了他的孤独。
就像他这幅《奔跑的小象》,辽阔无垠的荒野这只被简化模糊化的小象跑向了另一个地方,象是群体动物,独自离开时通常是要死去的时候,而这幅画我也是后来才知道是常玉的绝笔。或许每一个挣扎着坚持自己的人看到这幅画都会有所感触,就像梵高《麦田上的鸦群》大面积黄色与黑色仿佛是黑夜来临时最后的告别,这是情感世界的语法,对不同于自己的人就打压排斥,这是人类本性的法则。
他与徐悲鸿、吴冠中、林风眠一同学画,当时却最穷困潦倒默默无名,当然现在也好像无名哈。
不过画是最值钱的了。
金莹:
送元二使安西
唐 ·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这首诗我看白鹿原,那个先生用陕西方言吟唱的时候印象特别深刻。
马刻:
泛海
明·王守仁
险夷原不滞胸中,
何异浮云过太空?
夜静海涛三万里,
月明飞锡下天风。
小小:
从小到大,最喜欢这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小时候喜欢上口又简明的表达,青年时感觉其间的伤感,总想留住所见之美好,后来则慢慢体味出自然力量之神奇,懂得珍惜身边人和物。
七七:
每当我读这首诗,就会有怦然心动,微微一笑的感觉。哪怕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会暗自微笑……
东北的冬天比较寒冷,如果可以和一个懂自己的志同道合的知己,互相喝酒聊天,就会有很畅快的感觉。所以比较喜欢这首诗。
七七:我喜欢诗,通常是喜欢那种意境。具体的有时候真的表达不出来。
词穷
好比东北女人喝酒~“都在酒里,干了!”
睿爸:
越小的孩子离诗越近
~以上图片是从《孩子们的诗》上拍下来的,和孩子一起读过,感觉符合今天的主题。
花见花开:
蝶恋花
宋 刘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
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最喜欢最后一句,
这种感觉自己的爱人出差很久时,说给自己听,印象太深刻。
东方: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
媛子:
《从前慢》
现代·木心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我很喜欢《从前慢》,同最近看的《知否知否》有种生活独特的“慢”智慧。
天净沙·秋思
元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灵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摘自王勃《滕王阁序》
记得读书时,朗读背诵整篇文章,最喜欢这两句
简字中赋满想象力,画面感十足,色彩美,空间美,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