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看完《浮生六记》,在复习物理之前。《浮生六记》对我来说是慢书,不应一气呵成,也不能一气呵成。总是需要某段安静的时光,某束温暖的阳光,添上一杯七分糖的咖啡,任所有思绪跟随沈复去飘荡,比起他的名,我更喜欢他的字:沈三白。

        原听《浮生六记》,作者沈复,不知为何心里欣然涌出对此书的印象,老上海的家族兴亡史,沈复是上海人。对此兴趣一般,以为是像钱钟书《围城》这个类型的书,深刻却也深奥,有趣却也晦涩,不是很想耗时去品读。带着没趣的劲儿翻开这本书,发现对此书之前的印象和理解全然崩塌。沈复字三白,清代苏州人,他一生唯一一部作品《浮生六记》既属于游记散文,也可属于自传体散文。自传体散文的属性是百度百科给的,我则更认为这是一本游记散文。《浮生六记》说是“六记”,实际留下的只有四记,余下的两记由于历史原因遗落而不可得,实在可惜。即便如此,这本清代小说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除了白话文译本极多,有林语堂译本,有张佳玮译本,也有经钱钟书介绍俞伯平作序的马汉茂德译本,总之多如牛毛的白话文译本之外,还有许多外语译本,像德、法、丹麦、瑞典、日本、马来译本各一。我惊讶于这本清代散文在国外是如此盛行,而沈复所记录的那个时代的生活却也令人神往。

      于我,文言文自是看不下去的,读文言故事也仅在初高中课本里要求读的罢。此书自然读的是白话文译本,选的是年轻翻译家张佳玮译的“六记”。六记中余下的四记分别是: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所丢失的两记分别为:中山记历,养生记道。闺房记乐旨在讲三白与妻陈芸的夫妻乐事,即使一洗如贫,夫妻俩却始终未落世俗,苦中作乐。闲情记趣侃侃养花养树的趣事,其中陈芸将死掉的虫子放在案头桌上的花草中的片段最让我印象深刻,也最为生动。坎坷记愁讲沈复一生的苦痛之事,爱妻陈芸的离世,儿子逢森的夭折,父亲稼夫公的病逝等等,以及穷困潦倒却遭兄弟反目,这些世俗之事都令他苦痛不堪。人生坎坷都是从何而来呢?三白自问自答:往往是自己作孽而得了报应,可他并非如此,他的坎坷是因为多感情,重承诺,爽直不羁,结果转而成了牵累。而第四记浪游记快则是记叙了三白在贫困交加的日子里漂泊流浪,所走过的山山水水,令人不禁感叹啊!

      书中最令我羡慕的是沈三白和妻子陈芸举案齐眉的相爱甚笃,最让我崇敬的是他们即使贫困交加却依旧享受生活的过程。在古代那个时候男子三妻四妾为家常便饭之事,沈三白一生却只有陈芸一个妻子,即使后来陈芸病逝,他也没有再娶。沈三白对陈芸的怜惜疼爱,陈芸对沈三白的包容理解,使夫妻俩和和睦睦,常一起外出游玩,看遍山水。古时女子不可出门去庙里游玩,可看到妻子也想外出游玩的三白,毅然让妻穿上自己的男子衣服,再戴冠,学学男子走路的姿态,然后带着妻一起去庙里游玩。这一段简直令我哭笑不得,不过也对三白的好感越来越深。夫妻俩面对生活的态度最为让人崇敬。生活难苦,贫困到甚至无米下锅,一面为生存奔波,在自家门口卖画,外出随朋友做生意,可谓是辛劳奔波。但一路欣赏身边美景,配以好酒,赋以好诗,苦中作乐,好不惬意!

        联想起近期看的大冰的书《好吗好的》,与《浮生六记》是不同类型的书。相比之下,恕我直言,大冰的书看几篇就会感到满足了,因为往后的故事描写的和前面的感觉是一个模子的,看完容易产生疲劳。有了不羁放荡的灵魂,却少了语言文字的美感。而后者语言文字的美感和作者想要表达的人生价值观念都没有或缺。可以说目前这是我读过的让我感到最舒服的一本书了……

        正如李太白所说:而浮生如梦,为欢几何?也正是三白的处事态度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浮生六记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