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新开播的剧,真的是讲到太多人心里了,真是看得人百感交集,不吐不快。
教育公平我们喊了很多年,其实算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最近随着一部涉及子女教育的剧《小舍得》开播,儿童教育、小升初等话题再次进入了全民热聊模式。
很多朋友从剧延展到了上海去年实行的小升初“摇号入学”政策和前不久出台的中考“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政策,从故事到现实,掀起了对政策的解读和思考。
剧里剧外,《小舍得》都与以往教育剧靠贩卖焦虑博眼球完全不同。它抛却了那些剧情上的常规操作,转而呈现出关于教育更残酷的真相:比什么都比不过天赋。
剧中的三个孩子,欢欢、子悠和米桃,都是同一所学校的小学生。
欢欢性格活泼开朗,热爱文艺,歌唱比赛、主持人大赛等都能拿到名次,但是学习成绩平平,即使花更多时间、精力,也见效甚微,甚至考过全班倒数。
子悠热爱生物和自然,但却在妈妈安排下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学习和应试上,靠着严格的学习计划和超常的努力,成为班上的学习尖子。
米桃是典型的天赋型少女,智商140,对数学有着超乎寻常的才能与热爱。她轻松夺下班级第一,真实能力远超一张100分的试卷。
原本,这是三个各有特色、各有所长的孩子。
可是,随着故事发展、孩子们学习任务加大、升学压力加重,我们发现,三个孩子里,欢欢和子悠的成长状态慢慢发生了一些改变。而米桃,却成了三个人中唯一越来越如鱼得水的那一个。
子悠和欢欢,就像是被点错了“技能点”的玩家,在这场教育游戏中捉襟见肘,找不到自己匹配的定位。
而米桃,由于“天赋点”与“好学生”的标准形成了先天匹配,得以在教育评价体系中脱颖而出。
子悠乖巧懂事、勤奋刻苦、成绩优异,看上去有一些数学天赋,母亲田雨岚疯狂努力想让自己的儿子成绩更好,用各种严苛的学习计划不断鞭策,任何偏离计划的行为都要被不断“纠偏”。
剧中随处可见的细节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妈妈田雨岚对子悠的鞭策甚至是控制。
第一集的全家团圆饭,饭桌上,田雨岚为了不被抢风头,突然让子悠表演背诵圆周率。
小小的子悠有些不情愿地站在餐桌前背诵枯燥的数字,全家人都兴致缺缺,只有妈妈脸上露出欣慰、骄傲的神色。
而随着子悠年级升高、学习压力增大,妈妈田雨岚还为儿子制定了更加精密的计划表,花费巨大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要让子悠参加校外的金牌补习班,全然不顾子悠的精神压力。
甚至连子悠吃块西瓜,田雨岚都要使眼色提醒,因为“糖分过多会导致肥胖、肥胖会影响智力发展。
从学习到生活,子悠的一言一行、一时一刻,都处于妈妈的严密监管与规划之下,每一个规划之外的小动作,都会被及时“纠偏”。
子悠的故事其实很残酷也很现实。
妈妈田雨岚对儿子的疯狂“纠偏”行为,某种程度上恰是对自己平庸人生的一种掩饰。她希望子悠超过数学不好的欢欢,这样,就好像自己原本平平无奇的人生赢过了欢欢的妈妈南俪。
她潜意识里,想靠儿子掩盖自己人生的平庸,好像只要她的方法论成功了,她就能够在这个大家庭里扬眉吐气。
但是在碰到真正热爱数学并且极具天赋的米桃之后,子悠的努力、田雨岚的规划都显得捉襟见肘。
田雨岚不愿意相信,自己的孩子只能考90分,不能像米桃一样有高出考试标准的天赋和能力。
子悠虽然懂事、刻苦,但归根到底,他也只是一个10岁出头的孩子。
在如此按部就班、紧锣密鼓的学习安排之下,子悠疲惫感和压力越来越大,几乎丧失了孩子的无忧无虑,状态越发沉闷、不快乐。
面对妈妈田雨岚的每一个要求,子悠都是唯唯诺诺的状态。虽然从不正面反抗,但是脸上难掩的失落和不开心已经一点点沉到了子悠的心里。
渐渐地,小小年纪的子悠神色越来越忧愁,经常会不自觉地抠手,心理健康问题开始露出端倪。
从剧中的子悠到现实中“四川达州三名小学女生相约跳楼”的社会新闻,我们恍然发现,从什么时候开始,小学生的内心也积聚着难以纾解的压力了?
在父母的更高期待之下,不断的激励与纠偏教育,让小小少年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浮出水面。
那些所谓的“纠偏”,对于子悠而言,是他喜欢生物、想要成为生物学家,而妈妈田雨岚则以母亲的身份,从实用主义出发,告诉孩子学生物没用,“找不到好工作、挣不到钱”。
在母亲田雨岚眼中,学好奥数、提高成绩、考上重点中学,这才是教育的唯一标杆。凡此之外,皆为偏门,皆需纠正。
看,当父母试图用同一把尺丈量所有孩子的时候,这行为本身就已经出现了偏差,而在此之下的所谓“纠偏”,谁又能说不是一种误导呢?
如果说子悠的日渐沉闷来自于不断加码的压力,那欢欢的不快乐则来自于教育方式的突然改变。
欢欢成长在一个殷实无忧的家庭,跳舞、唱歌、琴棋书画,这些是优渥环境赋予她的多面素养。
剧集一开始的欢欢,是素质教育下的“喜人成果”。虽然学习成绩并不突出,但是性格活泼开朗,多才多艺。第一集就拿下了歌唱比赛的第一名。
甚至在考试后的家长会上,老师也在向欢欢妈妈南俪夸赞欢欢的活泼开朗、乐于助人。
这样性格阳光、爱好文艺的小姑娘,和父母、弟弟一家四口生活可谓非常融洽幸福。
可是随着年级增高,欢欢的学习成绩显得有些拉跨。
这样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欢欢从来没有接受过挫折教育,当她发现自己成绩不如别人的时候,她无法接受的,当然父母也是无法接受的。
欢欢爸妈得知几乎所有同学都在上校外辅导班之后,心态逐渐失衡了,也开始考虑给欢欢报辅导班。
校外辅导班动辄2.5小时课程的高强度学习和流水线化管理,让一向推崇素质教育的妈妈南俪和爸爸夏君山难以接受,最终决定不去上补习班,由爸爸负责加强辅导。
看似父母放弃了辅导班,但在整体教育攀比的环境下,南俪和夏君山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
他们对欢欢提出了高于她能力和兴趣的要求。
剧中,南俪和夏君山去探访补习班是个非常值得玩味的片段。
一位身着职业套装、声音甜美、语速均匀、服务周到的课程推销老师,一口一个“爸爸妈妈”,“咱家宝贝”,“两年课程立减两百”。
其真实感和尴尬感,会让屏幕前每一个曾去过教育培训机构、受到过教育培训推销的观众如坐针毡、如芒在背。
仿佛,每一个走进去的孩子,都将被批量化打造成数学高手,质检合格后流入学校(市场)。
作为观众的我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压力,这压力逼迫我们去想,当每个孩子的生活中都充斥着高强度的辅导班,真的是他们想要的童年么?
或许是这种高压氛围,或许是每节课2.5小时的时长,最终欢欢父母放弃了给女儿报补习班的想法。
但变化确实发生了。
田雨岚的话开始像魔咒一样闪现在欢欢父母耳边。“不聪明学不了奥数”,“奥数班孩子们脑子转得快”……
大概是人类共通的胜负心吧,南俪和夏君山在潜意识里开始想要证明,自己的孩子够聪明、脑子转得足够快。
于是在父母无意识的攀比和证明中,欢欢的学习目标被拉高,而这个目标更多关乎分数和名次。
这其实很让人唏嘘,原本快乐的欢欢被更难、更复杂的数学题夺走了乐观开朗的笑容。而原本秉持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初心的父母,也在一场教育攀比中,丧失了教育的初心。
而当父母把成绩作为唯一准绳的时候,就会失望地发现,哪怕家长付出再多时间、精力、金钱,托再多关系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学校,也还是会有其他孩子,稳稳地站在成绩榜的第一名。
这,就与我们以往看到的教育剧很不一样了。
以往那些贩卖焦虑的教育剧告诉我们,只要父母够努力,不断花钱、拼资源、超前抢跑,孩子就能赢在起跑线上。
而事实上,这只是家长自身盲目的、无处安放的焦虑投射罢了。
我们在这类剧中见惯了只要家长肯花钱、肯付出,孩子学习就一定能提升的剧情。也见惯了家长的用心感化了叛逆的孩子,最终孩子迷途知返,走上人生正轨的套路。
在这些教育奇观里,过分强调竞争、奋斗,过分强调家长的权威,这让教育这件事变得畸形——他们都相信自己可以“塑造”一个标准化产品。
这些剧忽视了孩子之间的个体差异,孩子的视角被完全遮蔽了。
但是《小舍得》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视角,它呈现了孩子之间真实的差别,也揭开了关于教育的真相—很多时候,家长倾尽所有的教育付出,最终也抵不过一个孩子闪闪发光的天赋。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赋,自家孩子的天赋点或许在于兴趣、品行、性格、快乐等无法量化的方面。而“别人家的孩子”所拥有的天赋点,或许恰恰对应了成绩所考察的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中的某一项。
剧中,天资聪颖的米桃,显然是天赋点与应试考察点完美匹配的幸运儿,也是所有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从老家跟着父母到城里上学的米桃,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政策下的受益者,在教育公平政策之下,她和那座城市里的所有孩子一样,享受着更好的教育资源。
米桃父母没有条件像大城市父母一样,给孩子报满各式各样的补习班,但是米桃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显然已经赢过了所有“补习班生产线”产出的好学生。
米桃在数学上的天赋和兴趣,让大多数家长的教育斗争在她面前都败下阵来。
米桃就像是纪录片《小小少年》里的孩子,早早找到自己所热爱的方向,享受数学的快乐,而她比子悠和欢欢更幸运的是,她的热爱与主流教育评价体系完美匹配。
由此,她的兴趣与热爱能够先天性地获得学校老师、同学和家长的支持。
她唯一需要对抗的,是从小城市到大城市之后,如何弥合心理落差、适应新的环境。而周围的每一个人也都对米桃报以最大的善意,尽力帮助她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困难。
米桃是满足了很多家长对孩子想象的存在。一个不用费心督促,学习自觉、勤奋刻苦、热爱数学的孩子。大概,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米桃这样吧。
然而现实里,更多孩子都是子悠或是欢欢。
要么没有过人天赋,要么是天赋与评价体系存在较大偏差。而我们的教育更多要面对的恰是如此鲜活而不同的无数个个体。
米桃与子悠和欢欢的对照,折射出当下大多数家长们不同的教育心态。
田雨岚最初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冠军儿童,试图让孩子的成功来证明自己人生的成功。南俪和夏君山夫妇原本是希望孩子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但是在成年人的攀比心中,后者丧失了初心,前者变得更加极端。而最终承受一切的两个孩子,越来越不快乐。
从某种程度上说,子悠和欢欢都曾为大人的攀比心埋单。
而子悠和欢欢的眼泪向我们提出了更为严肃的问题:教育要培养的到底是千篇一律的奥数冠军,还是各有所长的快乐儿童?
这就回到了教育的终极问题——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小舍得》才刚刚播出6集,但剧中流露的对校外辅导的批判、对教育公平的期许,对快乐童年的渴望,无一不在呼唤大人们逃离“攀比式教育”的怪圈,让孩子重新做回孩子。
其实剧中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教育的目的是挖掘每个人的闪光点,而不是唯成绩论。
如果父母克制住自己对孩子的控制欲、好胜心,不再把孩子当成自己胸前值得炫耀的徽章,不再用单方面的投入,逼迫孩子,感动自己;而是与孩子一起发掘他们原本的兴趣、接受他们真实的样子,哪怕他就真的很平庸。
那个时候,或许每个孩子得到的,就是最好的教育。
承认孩子的平庸,也仍然爱他如至宝,这才是真正的教育的本质与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