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小说家》最失败的地方,就在于它把逻辑按在了地上摩擦

前天和女友去看了《刺杀小说家》的电影,它早在春节就已经爆火,但因为那时一票难求,所以才等到了现在。

一开始我抱有很大的期待,因为预告很精彩,我很喜欢这种现实与虚幻双线独立而又交合的设定,但是看完后,我大失所望,为我花出的钱感到心疼,它完全对不起这个票价。

电影的槽点很多,亮点不足,讨巧有余,与其说是中规中矩,还不如说是乏善可陈,剧情比较拉跨,而人设部分堪称暴雷,人物性格和动机简直毫无逻辑可言。

人物行动缺乏动机,个个都是工具人

我之所以期待这部电影,是因为预告给了一个很大的信息反差:主角是一个亦正亦邪、特立独行的人物,他狂野而深邃,执着得与当下社会格格不入,他的身上充满了故事,会随着剧情缓缓揭开,源源不断地给我们制造惊喜。

但才不过看完开头,我就失望了,主角能让人记住的点只有一个:扔石头很厉害,可以砸晕人。

当警方怀疑关宁是人贩扣在车上的时候,他第一反应不是向警察说明情况,而是去抢夺被对方当作物证的照片,因为照片里是他失踪多年的女儿。两人在车内发生了争夺,直到引起更多警察的注意。

这个桥段,将关宁塑造成了一个和社会脱节的形象,有动机而缺少常识,我以为这正符合李沐所需要的杀手品质

但屠灵帮助他脱逃过程,他却又突然像个正常人一样说:我要赶紧回去,现在向警方解释还不太晚。至于为何偏偏要在逃走后才想到要配合警方,这一点很是迷离。

屠灵将关宁带到了李沐面前,告诉他李沐是她老板,此行带走他的目的正是希望他能够帮李沐去杀一个小说家。

这个小说家写了一部小说,小说的BOSS对应的正是李沐,只要BOSS出了问题,或是受了伤,李沐也会出现类似的反应,巧合得离奇,所以李沐相信,只要BOSS被写死,自己也没有活路,而小说家公开声称,这部小说还有三天就要完结,留给李沐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便是李沐找关宁的原因。

屠灵对关宁说,他们已经用了一切合法的手段,但仍然无法阻止小说家继续写完这本小说,无奈之下才决定通过杀死陆空文的办法阻止他。

屠灵的解释放在整部影片来看前后矛盾,因为小说家陆空文在影片里的表现,充分说明了他对李沐的事情全然不知,李沐其实根本没有派人去联系过陆空文,自然不存在所谓的动用一切合法手段的说法,因此这里李沐要杀陆空文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脚。

当然,李沐杀陆空文的真正理由可能不单单是因为他写小说,还另外有隐藏的关系,但其实无论是因为小说还是那种掩藏的关系,动机都很难让人信服。李沐确实是窃取了路空文父亲的成功,但现在路空文母子已经这么惨了,路空文也沦落成了只会写小说的底层人士,没有资源也没有立身之本,怎么想都不可能威胁到李沐的地位。

因此,这两个理由从逻辑上来说,都很难成为李沐要冒着刑事风险找人去杀路空文的动机。

李沐和屠灵的关系也很模糊,设定上他们是老板和员工的关系,但看起来屠灵又更像是李沐的心腹,深受他的信任,所以李沐才会放心地让她处理买凶杀人的事宜。

从另一方面来说,李沐既然要把这么危险关键的事情交付出去,就必然会在选人这一块万分谨慎,一定要是非常忠于自己的人才行,要么就是和有紧密的共同利益,像那些仅仅因为共情缘故就轻轻松松背叛老板的人,一定要第一个PASS掉,比如屠灵,但李沐还是偏偏选了她。事实上屠灵也确实让李沐失望了,因为一个很荒唐的理由。

除了选错代理人外,李沐在选杀手这一块上也相当外行,居然选了关宁这号人物。关宁的设定是扔石头是很厉害,但这对李沐来说并不是那么需要。因为后来关宁在执行杀陆空文任务的时候,明明有很多不需要扔石头也照样可以杀死陆空文的机会,关宁差点就利用上了,只是他自己心软而已,李沐也没规定关宁一定要采用扔石头的方式。

而且,一个合适的杀手,除了过硬的本领外,还需要有强大的心性,满足这两个条件,才能不留痕迹地完成任务。否则一旦出了问题,雇主也会收到牵连,比如说要是关宁被抓了呢,是不是就该向警方坦白从宽了?关宁本来就是不是什么穷凶极恶、心狠手辣的人,而有着一个多愁善感、犹豫不决的性格,再加上这又是他初次犯案,即便真的完成了任务,被抓也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无论从哪方面看,关宁都不具备杀手的潜质,但李沐却执意要雇佣,而且还号称动用了大数据才好不容易找到了他,所以我猜,关宁会不会是和李沐或陆空文存在某种隐秘的关系,真实动机也许会成就结局的一大反转。但看到最后,我失望了,没有任何惊喜,主角压根就是一个没血没肉、很鸡肋的工具人。

以上种种充分证明了,李沐选人的能力很令人堪忧,而结尾,李沐更是没带任何手下,在身患重疾的情况下,只身一人来到陆空文的诊断室,和关宁等人谈判,结果发现智取不成,要动用武力去抢夺电脑,最后病怏怏地倒下,这又说明了李沐是一个做事没有逻辑的人。但就是这么没脑子的人,却能通过职场和市场的层层厮杀,当上跨国集团的老总,让我越看越迷惑。

有很多人不明白屠灵为什么会反水,我是这么理解的:屠灵一直没能从失去父亲的阴影中走出来,所以一开始才会对关宁这么执着要找回女儿称赞有加。结果屠灵把四个女孩的照片显示出来后,关宁根本无法从中认出哪个是自己的女儿,这个时候的屠灵对关宁失望了,如果关宁对女儿的感情是真的,又怎么会认不出自己的女儿呢?

再联想到遭遇父母抛弃的悲惨身世,所以才差一点违逆李沐的指令,差点把关宁淹死在浴池里。而后来李沐告诉屠灵其实关宁的女儿并不在那四个女孩之中,这才是关宁认不出女儿的真相,李沐骗了关宁,也骗了屠灵,触中了屠灵埋藏已久的伤痛,使得她心灰意冷,所以屠灵才决定站到关宁那一边。

但是这个说法还是有点牵强,因为电影一开始是把屠灵塑造成一个心狠冷漠、善恶不分、极具职业素养的形象,专门帮老板处理脏活,这样的人不可能会那么多愁善感。毕竟无论是李沐与陆空文的关系,还是关宁和小橘子的情况,实际上都和屠灵无关,也许她会为关宁对女儿的执着感动,也许会放水,但不至于会这么轻易地背叛老板。

虚构人物的行为也是一样的不讲道理

除了现实故事线,小说的故事线的槽点也很多。

少年空文姐姐被赤发鬼派来的黑甲所杀,所以仰天发誓一定要找赤发鬼报仇雪恨,他要弑神。

黑甲本已经活了400年了,人生一直处在血腥风雨之中,无论是大风大浪还是阿猫阿狗他都应该见太多了,结果却被少年空文的一句“要弑神”而打动,决定要帮助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少年去对抗自己的雇主。

两个角色因为莫名其妙的动机搭档,后来又因为不知情的原因产生了深厚的同伴之情,黑甲为什么要反抗赤发鬼,直到结尾都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而至于黑甲到底是什么来头?不清楚;为何少年空文能够控制它?不清楚;它和少年空文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共生关系?不清楚;它为何要替赤发鬼办事?电影也没交代,总之它是不会有自己的思想,导演叫它干嘛就干嘛,完美对应了现实故事线中的屠灵,妥妥的工具人。

而大战BOSS时,赤发鬼看到自己曾经的下属黑甲带着仇人的儿子来反抗他了,脸上没有任何波动,没有好奇也没有愤怒,甚至一句台词也没有,我知道导演是想让故事更加紧凑,但是也不能放弃起码的逻辑性,而一些无关紧要的,比如像后来关宁改写剧情的那部分,就完全可以再缩减。

导演自己都看不懂的故事

说完人设,再来说剧情设定。

整部电影表面上是两条故事线,其实有三条、甚至是四条线。

第一条线就是小说里的故事线,第二条是关宁寻找女儿的故事线,第三条是李沐和陆空文的故事线。

像这种三线分别独立却又交叉的叙述方式,在电影中不是很常见,因为它非常考验导演的水准。而无疑,《刺杀小说家》对这三条线的处理非常糟糕。

首先是小说的故事线,它和后面两条故事线另有区别,因为它存在虚幻世界,有着和现实完全不一样的世界构造。

很多人对打赤发鬼时关宁手中的加特林机关枪印象深刻,有的人觉得有趣,有的人觉得荒唐,也有的感到生气。很多观众会有这样的质疑:既然关宁可以掌控小说的走向,那么为什么不速战速决,直接把赤发鬼写死呢?搞得这么花里胡哨,直接和女儿团聚多好呀。

当然,这里我可以理解为是戏剧需要,如果一上来就写死,那么最终的打斗就失去趣味了。不过我还是很在意加特林机关枪的设定,因为小说世界和现实世界构造完全不同,它们虽然相互影响,但是它们起码也要符合各自的世界构造。

比如在现实中,不可能出现赤发鬼这种角色;放在小说里也不能有什么加特林机关枪,因为这完全是不属于小说世界里的东西,后来出现的“代表月亮消灭你”,就更叫人尴尬了,非常出戏。既然作者创造了那样的一个世界,那么就必须要按照自己一开始定下的规则来,不能毫无章法,如果完全都不讲逻辑了,那么小说还有什么存在的意义,我相信剧情被关宁乱改成这个鬼样子,也一定是路空文很不愿意看到的。

电影的另外两条故事线也很杂乱,导演虽然努力让它们结合,但是单独来看,无论哪一条都不够完整。关宁的孩子失踪了,但到底怎么失踪的,不是很清楚,汇合到李沐和陆空文的故事线后,关于小橘子的线索很少,其实导演完全可以设置小菊和李沐的戏剧冲突,比如是李沐因为某种邪恶的原因抓走了小橘子,刚好可以对应小说里的赤发鬼吞下小橘子,但现实故事线中丝毫没看出李沐和小橘子的碰撞与联系,导致在结尾的时候,设置“女儿”出现在关宁面前,就非常突兀,这显然是属于故事线没有交叉好的问题。

不过关于关宁和小橘子在虚、实两个世界中联系的对应,处理得还算巧妙。小说世界里的红甲武士听到了女儿的笛声,所以意识逐渐清醒。笛声放在现实故事线里对应的就是男孩子哼得歌声,唤醒了关宁的记忆,让他明白女儿离自己并不远,然后也是从这里开始,小说中的红甲武士有了反抗赤发鬼的意识,对应到现实中关宁站到李沐对立面的转折。

但这种巧妙的设置还不够,我们也不知道结尾女孩出现在关宁面前的,到底是不是小橘子,电影也没有交代,在缺乏铺垫的基础上,盲目留白,就只会带来疑惑,而不是悬念。

至于最后一条线,也就是李沐和陆空文的爱恨情仇,这里是最不完整的一条线。

小说里的少年空文以赤发鬼为目标,一直都在反抗,但是现实里的陆空文,完全就不知道李沐的存在。要说他对抗吧,确实也有,但他对抗的可不是李沐,而是现实,他坚持要实现当小说家的梦想,不去工作,所以一直穷困潦倒,甚至还要啃老,一直说对不起母亲。

电影里,导演的立场是站在陆空文这边的,所以观众看电影时会同情陆空问的遭遇,觉得他怀才不遇。可如果这个人是存在诸位身边的,我相信你一定是看不起这个人的,因为他没有钱,没有事业,没有出息,连自己女朋友都守不住,你也不会认为他是追求梦想,而是逃避现实。

当然,也有人会说陆空文不是在小说里写了赤发鬼吗?赤发鬼一出事,李沐就要出问题吗,这也是反抗啊。但这里又有个明显的区分,小说里的少年空文目标非常明确,他就是要找赤发鬼,为自己的姐姐报仇,这个意志甚至打动了黑甲(虽然还是不能合理解释黑甲为啥帮他);可现实中的陆空文呢?他对李沐的打击和伤害,完全都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他压根就没想过对抗李沐,他单纯只是享受写小说而已,并相信自己迟早会通过写小说出人头地。

小说里,少年空文解决了赤发鬼,而此时现实中的陆空文却是躺在病床上,电影丝毫没有出现过陆空文和李沐的对峙戏,甚至连两人对话的台词都没有,陆空文是否知道自己父亲和李沐的渊源呢,李沐后来怎么样了,阿拉丁集团又怎么样了呢?我们也不知道,因为电影啥都没有交代,就这么虎头虎尾的结束了。

至于第四条线,就是屠灵和李沐之间的关系,以及屠灵和父母的过去,她是如何失踪的,又会与李沐之间产生怎样的爱恨情仇?不过因为四个故事线出现在一部电影中,过于考验导演的叙事能力,所以才把这条故事线给隐藏了起来,让观众难以发觉,这大概也算是比较聪明的一种处理方式吧。

end

这是一部算是比较有创意、特效优良,但是没有讲好故事的电影。当然,以上的分析只是笔者自己看到的部分,毕竟我是单刷,而且忘记戴眼镜,不保证不会漏掉一些关键细节,若确有关键的遗漏,还请各位读者指出。因为对本片过于失望,所以难免文风多是责贬,还请大家见谅,合理的批评和反驳,我会虚心接受。

当然,以上单纯只评论电影,和小说无关,也不要在反驳我的时候,强行替电影脑补它本身没有的剧情。

你可能感兴趣的:(《刺杀小说家》最失败的地方,就在于它把逻辑按在了地上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