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壁鸠鲁说:“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我第一次听人在我耳边提到死,是高考那一年。
一个雄心勃勃要去清华的同学高考落榜,去了一所他鄙视了无数次的二流大学。他说有一种生不如死的感觉。
说实话,这些年,这句话我听了无数次,失业、失身、失恋、迷茫、挫败、抑郁,生活里总有一些天崩地裂的事件让你的世界一瞬间变了模样。很多人说这些人倒霉,我却觉得他们其实是幸运的。不是因为打不死的让人更坚强,而是有了一个机会重新审视人生。不知死焉知生,有些你不愿意改变、不愿意面对的,生活来帮你一把,没有哪里不好。
比起他们,有另一种人生更可悲。
1993年美国上映的一部电影《土拨鼠之日》描述了这种人生。
气象播报员菲尔在某个小镇报道土拨鼠之日的新闻时,因为某种奇特的原因,被困在了同一天里,每天都在相同的时间和地点遇见相同的人,甚至连对白都一样。
第一次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笑了。生活在同一天,就是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又完全不用负责好嘛,这样的日子就是天堂嘛。可是第二次看的时候,我哭了。一个人一辈子只有活在同一天,跟死了有区别么?更何况,他连死的权利都没有。这样日子其实是地狱。
有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个画面好熟悉,每天上班走同一条路,经过同一家煎饼摊,去同一家星巴克买咖啡,和同事说早安,下班还是走那条路,在小区里遇见遛狗的邻居,寒暄几句。我甚至习惯了没有日历的日子,因为每天都差不多。我开始反思,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容忍这样的日子了呢?或者更准确地说,我“死”在了哪一天呢?
我努力地回忆,却一点也想不起来。这大概就是岁月的残忍吧,悄无声息地磨碎鲜活的生命,还让你无从责怪。
不过,我还是想到了一些人,一些事,想起了“死亡”的样子。
记得我刚上班的第一年,听得最多的话就是抱怨,枯燥、繁琐、重复的工作把每个人都搞得精疲力尽、焦头烂额,我经常半夜醒来,躲在被子里哭。有一次,我去找主管,跟他聊了聊我的焦虑。他劝我,不要总跟这群同龄的毕业生在一起,要多向前辈们学习。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我总是找公司里的“老人”们单独吃饭,每次我都要问他们一句这份工作有什么意思。得到的答案却出奇的一致 :赚钱而已。他们还劝我不要胡思乱想,这年头,有份工作养家糊口,以后买套房子,再买辆车,每年能出国几次,何必想那么多呢。
哦,赚钱而已,我点了点头,有点道理。想得太多,怎么面对生活里的身不由己呢?怎么忍受工作里的枯燥乏味呢?又怎么能不闻不问地生活呢?
为了生活,你得先让那个真实的自己死去。因为那个你热爱生活、充满激情和梦想,那个你不会因为有钱而满足,更不愿意为了10天的痛快,忍受355天的无奈。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都开始过上了有钱就好的日子。
人的一生有很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步履维艰,一不留神,就会突然“死掉”。
这几年,总能听到身边人的各种规劝,说女人年纪大了,要赶紧结婚、生小孩。问她们为什么,就是三个字:来不及。结婚了就进了保险箱,生完小孩就再也不会有人非议。
公司有一个三十几岁的大姐,很早就结了婚,三十岁那一年生了一对双胞胎,她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典范,总是喜欢教育那些单身女同事早点找个人嫁了。
她以为自己的生活会被人羡慕,却不知道其实每个人都喜欢她从前意气风发的样子。精致的妆容,雪白的衬衫,漂亮的高跟鞋,每天办公室里都能听到她清脆的脚步声,工作起来像头狼。她从不和我们一起吃茶餐厅,每天中午自己带饭,研究各种营养丰富的健康餐,说以后要自己创业开家轻食餐厅。下班也是第一时间冲到健身房,每年都要花好几万请私教。
可如今,每天草草地涂个口红,顶着乱糟糟的头发,穿着一身大妈装,中午改吃十几块钱的盒饭,踩着下班铃冲回家做饭,健身的钱都变成了孩子的课外辅导费。创业的事再也不说了,连份内的工作都是能躲就躲。她第一次说,女人应该安心相夫教子的时候,我惊讶得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几乎每个同事都在感叹,世界少了一个女神,多了一个保姆。
岁月对于女人好像特别残忍,都说变老是每个女人的魔咒,不过很多女人却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天就把自己弄死了。
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不太容易满足的人,至少对人生而言,我还有那么一点不切实际的想法,但每次和朋友聊起人生目标,都被无情地拆穿我这种漫无目的的生活。每天写写写,也写不出爆款。每天跑跑跑,也刷不出PB。每天画画画,也画不出佳作。不过我知道,这些事对我而言,是有意义的。至少它们帮我抵抗生活里的无奈,让我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
人们总是觉得活着是为了一个目标,相信如果有一天自己有钱了就可以无忧无虑,结婚了就可以幸福终老。却在有一天突然发现,那个被叫做终点的地方竟然什么也没有。而大部分人就是这样绝望的。
但有些人却从来不试图去寻找什么,他们只是体验。这些人在世界眼里往往特别不着调。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样,从小喜欢画画,后来考上了清华美院,她勤奋又有天分,安安分分地画画说不准哪天能被挖出来大红大紫。不过她一直吊儿郎当地不靠谱。
这几年的同学聚会她从来没出现过,大家都觉得是因为她混得太惨了,坊间更是谣传她毕业之后没去画画,干了好多不靠谱的事,不要钱去798的画廊给别人打工、去伦敦古董市集淘换旧货,甚至在潘家园摆过摊。
只有我知道,她现在在保利拍卖字画。
也只有我知道同学会上那些谁过得更好谁混得很差的话题,比不上她那些宝贝。
按照社会的标准,她真的过得挺“惨”的,没钱,没男人,没车,也没房,不过显然她的生活要精彩很多。有些东西只是暂时没有,但有些东西失去了一辈子都找不回来。而当朝气蓬勃的生活成了一种奢望,一个人离死大概不远了。
东野圭吾说,活着并不是单纯的呼吸,心脏跳动,也不是脑电波,而是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痕迹。要能看见自己一路走来的脚印,并确信那些都是自己留下的印记。
所以,活着,大概是一条路,不断地更新自己,不断地寻找新鲜的氧气。活着,其实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很多人却被困在时间这个迷局里而不自知。
所谓人生质量的差别也不过如此,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在同一天里,有些人每天都像活了好几辈子。有些人年老色衰,却每天都活得极致精彩。有些人,年纪轻轻,却张口闭口都是我这辈子就这样了。
回想一下,你重复今天的生活有多久了。
答案或许很可怕。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人们都说人生经不起反思,毕竟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如行尸走肉一般生活了这么久。但是,反过来想想,从未反思过的人生,又怎么值得你倾尽全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