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递质 | “很多道理”的为什么

查理 · 芒格(Charlie Munger)在他的人类误判心理学中谈到人的重视理由倾向时提出:如果人们毕生致力于将他们的直接和间接经验悬挂在一个解释”为什么“的理论框架之上,那么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和使用就会变得更加容易。哈佛社会心理学家埃伦·兰格(Ellen J. Langer)也通过实验证明在提出要求时给出哪怕毫无意义或不准确的理由,也能使之更容易被接受。为什么“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中一种可能是,“很多道理”也没告诉你“为什么”。

一回我在某乎查找问题时发现了一本介绍脑内物质的神经学书籍,它有个让人难以启齿的名字——《为什么精英这样用脑不会累》。由于先看到了书中的部分内容,再在结尾看到书名时,便也没妨碍我对这本书的兴趣。

此书的作者是日本神经科医生桦泽紫苑,在写书之时从事脑科学研究已有15年之久。此书从“脑内物质”的角度出发,综述人脑的构造与机能,分享顺应人脑机能的正向工作方法。这是一本面向商务人士的畅销书,诚如作者在书中所言,这不是一本关于脑科学的学术性著作,内容通俗易懂,可能“过于简单”或“说明不够充分”。但作为“脑内物质”的入门科普,解释了很多心灵鸡汤、养生常识的“为什么”,读来也饶有趣味。

人们擅长使用“脑子有问题”、“神经病”等来表达对举止异常者的愤怒。这类骂法,应起源于神经科学。英国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及神经科学家、诺贝尔心理学奖或医学奖得主、头衔一口气念完有点喘的弗朗西斯 · 克里克(Francis Crick)曾在他的著作《惊人的假说(The Astonishing Hypothesis) 》中提出:你,你的喜悦、悲伤、记忆、抱负,你的本体感觉和自由意志,实际上都只不过是一大群神经细胞及其相关分子的集体行为。正如刘易斯 · 卡罗尔(Lewis Carroll)书中的爱丽丝(Alice)所说:“你只不过是一大群神经元而已。”

人脑中有数百亿个神经元(即神经细胞),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相连,仅互相接触,其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突触小体中有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后膜,使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即是上文提到的“脑内物质”,“脑内物质”是作者在书中对神经递质的俗称,并非学术用语。为了表述方便,本文也沿用“脑内物质”这一说法。桦泽紫苑医生提出,脑内物质可以改变情感,改变对人对事的态度,从而影响整个人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书中着重介绍了7种脑内物质: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血清素、褪黑素、乙酰胆碱、内啡肽。每种脑内物质产生的作用及感受,你一定体验过。


多巴胺

高三那会,班主任曾鼓励我们找出心仪大学的照片,将它贴在床头,并在每天早上起床时复述自己的目标。这种自我激励的方式并不少见,被誉为“欧洲巴菲特”的博多 · 舍费尔(Bodo Schaefer)在他闻名于世的理财著作《小狗钱钱》中就曾教导读者制作“梦想相册”并每天查看。关于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王健林所言成为首富先实现“先挣它个1个亿”的小目标也是广为人知的。而这一切,均与多巴胺有关。而多巴胺,与大脑奖赏系统有关。

作者如是介绍奖赏系统:

当人的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或者预知即将得到满足的时候,从A10神经延伸出来的神经系统就会活跃起来,给人带来喜悦和快感作为奖赏,所以这个系统也叫作“奖赏系统”。在整个奖赏系统中,肩负最重要作用的是位于大脑边缘系统的“侧坐核”部位。侧坐核受到刺激后,立即分泌出多巴胺,使人产生快感。快感和人的行动直接相关,所以人为了获得更多、更大的快感,就会更加努力地采取行动,这便产生了更加努力的动机。这种不停升级的循环,就是“奖赏循环”。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多巴胺在两种情况下会分泌:

1) 欲望得到满足;
2) 预感欲望即将得到满足。

其中对我们尤具意义的,是预感欲望即将得到满足也会分泌多巴胺,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需要“梦想相册”,需要切实可行的小目标。多巴胺并不会长时间或长期连续分泌,我们需要不断查看“梦想相册”来补给多巴胺。多巴胺追求更多快感刺激,一旦一个小目标实现,一事成事事成,它会激励我们走向下一个目标实现。

多巴胺也喜欢变化和挑战一成不变的东西或安于现状的念头,都会影响多巴胺的分泌。混吃等死般安逸的生活,诚如叔本华所言,往往导致无聊。同样,面对机械重复的工作或生活,我们要学会从中寻找创新和挑战。


去甲肾上腺素

我自小就十分爱拖延,不见 Deadline 不行动。

神经递质 | “很多道理”的为什么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Deadline 前的心情,体会过一次就绝不想再体会第二次。但人生中倒掉的 Flag,不拖到 Deadline 占八成也不为多。对抗 Deadline 期间,也如上图所示,往往效率倍增,这与焦虑不安的心情,都要部分归功于去甲肾上腺素

去甲肾上腺素也叫战斗或逃跑激素,在人直面精神压力、必须在战斗和逃跑之间抉择时分泌,使人注意力高度集中,帮助人做出判断。工作记忆”负责临时储存信息,查看短信验证码,在填写验证码之前脑中记住验证码,依靠的就是工作记忆。注意、意识到某件事,脑中一直有个念头,都是记忆工作处于运转状态的表现,都会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好处是我们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提高效率。但如果长期处于这种高压状态,便会导致去甲肾上腺素不足,影响工作记忆运转。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只用功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工作记忆无法正常运转,更是抑郁症的一种表现。我们需要休息,我们在休息的时候要忘掉工作、尽情放松。


肾上腺素

Discovery频道纪录片《透视人体极限》第2集《精力体能》里讲述了一个例子,辛基 · 埃伯利在攀登新墨西哥州的桑迪亚山时,手扶的岩石松动脱落,几乎压在他身上,带他沿斜坡向悬崖滑去。这块巨石重达544千克,依靠手臂、肩膀、胸的力量,他非但没有被压死,竟还将石头从身上推开了!这是世界卧推记录的1.5倍

《透视人体极限》纪录片

无独有偶,弗吉尼亚州的劳伦 · 柯纳基和亚利桑那州的汤姆 · 博伊尔都曾通过抬起汽车挽救别人的生命。虽然爆发出这么大的潜能的人并不多,但日常生活中偶然“超常发挥”的例子却不少见。常被人津津乐道的是“火灾蛮力”,老太太在火灾逃生中,也能搬得动一个冰箱。就我自己而言,我的某位朋友曾对我搬了一个极重的行李箱上楼而感到惊讶。这种潜能的挥发,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肾上腺素飙升

有人喜欢蹦极、速降、跳伞等高难度、高挑战的极限运动,追求惊险与刺激。这类人通常被称为“肾上腺素瘾君子”。肾上腺素是一种战斗激素,也称压力激素,当人面临战斗或身处战斗之中时分泌。这听起来和去甲肾上腺素很像,与去甲肾上腺激素不同的是,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脑和神经系统,而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脑以外的身体内脏器官,尤其是心脏和肌肉

肾上腺素飙升时,心跳速度加快、血压上升,将血液输送到肌肉中,调动更多肌纤维,短时间内提高身体机能和肌肉力量。同时血糖升高、瞳孔放大,头脑清醒,专注力和判断力也得到提高。但如果压力过大,肾上腺素分泌过剩,便会使心跳急剧加速,陷入极度紧张的状态,丧失理智,做出自己都无法理解的事情来。身体上的表现则为,肌肉僵硬,无法正常运动。

我们对工作压力大熬夜影响身体健康、产生过劳肥的事实非常熟悉。这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无法对付过大的压力、分泌皮质醇有关。按照身体机能的规律,肾上腺素和皮质醇都是白天分泌量大,夜晚分泌量小。如压力仍要求身体在夜晚分泌大量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就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皮质醇有“免疫抑制作用”,大量皮质醇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皮质醇还会抑制淋巴细胞的机能,增高患癌风险。同时抑制胰岛素的作用,引发肥胖、糖尿病等。别太压力,别熬夜,注意休息,这些耳熟能详的告诫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


血清素

《满满的正能量》片段

“早晨起来/拥抱太阳/让身体充满/灿烂的阳光/满满的正能量……”不知你是否和我一样,在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挺直了腰板……不知你是否还和我一样,曾在早晨听到闹钟后死赖在床上,嘟囔着“不想起床、不想上班”……关系到起床状态的,是血清素——早晨它分泌充足时,人便充满朝气,头脑清醒,身体满满正能量;分泌不足时,便意兴阑珊,不想起床不想上班。

血清素也被称为“治愈物质”,在它分泌旺盛且活性较强时,可以让内心稳定和平静,可以控制激动和冲动。在它分泌不足或活性低下时,人就会陷入心烦意乱、坐立不安,易怒、易抓狂的状态。

深呼吸可以用来平复紧张、愤怒等负面情绪,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促进了血清素的分泌。书中作者介绍了接受日照有节奏的运动咀嚼等提高血清素活力的方法,深呼吸、大声朗读、散步、慢跑等,均属于有节奏的运动。光是想象早晨起来到户外去拥抱太阳,打拍子并口诵满满正能量,我的精神就不禁为之一振!


褪黑素

睡眠有多重要呢?我们在一切预防身体、精神疾病,保持健康,塑形美体,养颜美容等正向分享中,都会看到人们如何强调睡眠的重要性。书中指出,一个人连续5天每日睡眠不足5小时,认知能力就会下降到和连续48小时不睡觉的人达到同等水平;过劳死(主要是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与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并无直接关系,而与睡眠时间长短存在明显联系。

我们前面讲到的几种脑内物质,也与睡眠息息相关。但直接被称为“睡眠物质”,与睡眠重度相关也最为人所知的,是褪黑素。书中如是描述褪黑素对睡眠的作用:

  1. 缩短睡眠准备时间;
  2. 提高睡眠效率;
  3. 延长睡眠时间。

褪黑素不仅可使心跳减慢,体温、血压下降,促进自然入睡,还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作用是维生素E的2倍。抗氧化可降低动脉硬化的概率,预防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比起抗动脉硬化,抗氧化对抗衰老的意义更为人所知。除此之外,褪黑素还有抗癌作用,可抑制癌细胞增殖、抑制血管新生、修复DNA等。健康觉、美容觉并不是虚妄的口号,睡眠对人的短期影响很显著,但有许多诱惑促使我们将其忽视;睡眠对人的长期影响并不显著,但我们应将它牢记,时常劝诫自己。


乙酰胆碱

李敖曾言他的博闻强识得益于看书时把每本书大卸八块,将书中内容分门别类的读书方法,李笑来在《把时间当做朋友》中援引了这个例子论述灵感的来源,并言“灵感的出现,只不过是‘量变到质变’的那一瞬间突然绽放的铁树之花。”季羡林在《治学漫谈》中则说:“灵感这东西不能说没有,但是,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勤奋出灵感。”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 · 韦伯 · 扬在《创意的生成》一书中提到创意生成的两大原则:“创意是旧元素的新组合;洞悉事物间的相关性是生成新组合的基础。”基于这两个原则,他提出创意产生的步骤:大脑尽量收集原始素材并将其拼贴、咀嚼,充分娱乐和放松,刺激想象力和感知力,等待创意光临,将其加以应用,并逐步修正和完善。乙酰胆碱可以解释这些方法为什么奏效。

乙酰胆碱可以促进海马发出θ波,使神经突触更容易连接。更易连接意味着:关联性较弱的信息更易碰撞出火花;记忆更易被固定。前者意味着灵感和创意,后者则意味着记忆力。灵感闪现的本质是脑中信息的相互连接,这就要求这些信息必须是先存储在大脑中****的,越大量的信息,越有迸发灵感的可能。所以,大师们在谈灵感之前,总是先强调勤奋;所以,“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人在睡眠时乙酰胆碱分泌旺盛,接触、尝试新鲜事物、放松休息,也有助于促进乙酰胆碱的分泌。记忆力和创造力要求我们再一次强调睡眠和休息的重要性。


内啡肽

伸直你的右臂向上举过头顶,你能坚持多久呢?

神经递质 | “很多道理”的为什么_第2张图片
高举右臂数十年的苦行僧,图片来源于网络

印度有一位名为阿马尔 · 可杰的苦行僧,自1973年开始将自己的右臂举在空中,距2011年被报道时,他已高举手臂38年未曾放下。苦行僧通过极端痛苦的肉体折磨冥想修行,来拉近与神明的距离。

神经递质 | “很多道理”的为什么_第3张图片
挂在树上练瑜伽的苦行僧,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修行方式——吸食大麻,迷幻中他们更能和神明沟通。

神经递质 | “很多道理”的为什么_第4张图片
吸食大麻修行的苦行僧,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了解了内啡肽,苦行僧们的修行方式也就更好理解了。

在承受极端痛苦的肉体折磨或冥想时,脑内会分泌内啡肽。内啡肽又被称为“脑内毒品”,是一种内成性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它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一样的镇痛效果(内啡肽的镇痛效果是吗啡的6.5倍)和欣快感,太过强烈时甚至会产生恍惚感。

很多人“无辣不欢”,这被认为与内啡肽有关。辣并不是一种味觉,而是一种痛觉。为了应付舌头上的灼痛感,内啡肽会被分泌,在镇痛的同时给人带来快乐。这种快乐被认为与Runner's high(跑步者的喜悦)类似,跑步者在 Runner's high 之前,会感到疲惫和痛苦,当运动量超过某一阶段之后,分泌内啡肽(但不仅仅是内啡肽),迎来 Runner's high,便感觉痛苦减少,身体轻盈,神清气爽。

早睡早起、注意休息、运动、读书、冥想,在许多成功人士的自传、铺天盖地的网络分享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对这些生活方式倡导。从脑内物质的角度解释,它们确实是有益的。需要注意的是,脑内物质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平衡,不可通过营养剂、药品等外部方式进行干预,应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调节自身的分泌。


后记:
此书并没有介绍通过科学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而是从广大读者更为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介绍脑内物质的作用和调节方法,并不能使人完全信服。“在手中只有锤子的人看来,每个问题都像是钉子”,人体是复杂的,加上作者在书中的部分描述略显牵强附会,我们也有理由怀疑作者是否过分强调了脑内物质对人的作用。写作过程中我曾几度犹豫是否要中断,但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共感以及我从这些生活方式中得到的益处还是推着我写完了。且不论书中的说法是否存在偏颇,笔者个人的记录、解读也可能存在偏颇,因此本文仅与你做信息分享,不做知识传播。若能发现并指出错误,很高兴我们就离真理更近了一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神经递质 | “很多道理”的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