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善待身体

最近,我得出了一个主观的结论:人的精力的总量大体是恒定的,如果早期用得太多,身体的锻炼又没跟上,那么后期就需要还。

应了那句话: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过犹不及,物极必反。


看了一篇写陈天桥的文章,他创办了在线游戏公司盛大,2004年盛大完成了IPO,使他30岁左右就成了亿万富翁。然而,他在2005年盛大的鼎盛期从公众视线里消失了。

原因是,陈天桥得了严重的、令人衰弱的焦虑症,陈说:“我记得有几个晚上,我醒来,我的心砰砰直跳。我意识到我身上发生了可怕的事情。”求生的唯一途径就是离开他创建的公司。

陈还说:“我在1999年创立了我的公司,我们花了三年的时间百分之百地专注于这项业务。剩下的时间里,我总是在与压力与紧张作斗争,这种状态常年维持,我想一定是有什么东西已在我心里积累。”


“乌龙明月”是一个优秀的女性,我一直在关注她的公众号,为她取得的快速进步而赞叹。然而,在她火力全开的行动力之下,也蕴含着隐患。最近,与上篇文章时隔1个月之后,她发布了最新一篇推文,题目是“休止符”,写的是“病中纪实,住院感悟。”因为较长时期的紧张和压力,她的免疫系统出了问题。

我受到触动的是她的这段话:我的确有段时间没好好关注自己了,都差点忘记了人是需要足够的休息、娱乐和陪伴的。。。我最近看过的每一个医生都警告我,千万不要再熬夜了。

看到文章的后半段,我其实蛮心疼她的,她还在病房里大量地看书。休养期不可过多地看书,确实身心都需要休息。看书用到的是心,用心过度是生病的主因。

她说:“我们活着,但甚少真正的生活着。经此一役才惊醒:生活更重要,没有健康,所有的一切都丧失了意义,所有。“

说得很好,无论好坏的经历,希望都能给人带来意义。


之所以产生共鸣,缘于我前段时间也遭遇了身体的不适,生活学习节奏安排得太紧张,产生了睡眠障碍,身心疲惫,至今还在调节中。以前我把同时做几件事情引以为豪,认为是会统筹、效率高的体现。现在看来,是走偏了,《正念的奇迹》要求我们专注:洗碗时,人们就应该只是洗碗,对“正在洗碗”这个事实保持全然的觉知。意识不要在虚拟的思维世界里发散、徘徊,而是专注于现实的事物。


昨天去高铁车站检查工作,每到一处电梯口,就听到谆谆的提示:请注意脚下安全,不要看手机!

什么时候,”不要看手机“成了我们提醒话语的必须?

因为,手机牵住了我们太多的注意力。君不见,公车上,地铁里,聚会场所,甚至吃饭的餐厅,低头一族看手机成了司空见惯。短视频里,有看着手机过马路的,看着手机撞上障碍物的,看着手机驾驶的。。。各种危险镜头,比比皆是。

手机,移动互联,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讯,提供了生活的便利。但任何事物,过犹不及,物极必反。过多地浸淫手机,积累的最大危害是,让我们的大脑神经时刻处于紧绷状态,得不到放松和休息。长此以往,就成了寅吃卯粮,精力被提前透支,迟早要还。


知道了很多道理,为什么过不好这一生?

因为,别人摔跤我不疼,别人的教训在我的脑中留不下印痕。

非得等自己同样也摔上一跤,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只是,有些时候代价大了些。

你可能感兴趣的:(过犹不及,善待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