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一个连续八十四天没有钓到一条鱼的老渔夫,在第八十五天遇到了一条巨大的马林鱼。经过两天两夜的持续战斗,老渔夫终于征服了大鱼。可是在返航的时候却接连遭到鲨鱼的袭击。虽然老渔夫击退了群鲨,可大马林鱼却已经被鲨鱼吃光了。最后他只拖回了一副巨大的鱼骨架。
故事情节是简单的,然而这本书却帮助海明威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小说出版以后,曾在48小时之内卖出了530万本,销量当时排名世界第一。在当时的世界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作者简介——
《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生于上个世纪初的美国,他同时也是一名战地记者,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海明威在美国文坛以“硬汉”著称,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海明威将新闻报道的写法引入文学创作,使得他的作品言简意赅、文风简洁硬朗,在当时盛行拖沓文风的英文小说中,让人眼前一亮。正是这种极简主义的全新创作风格,奠定了海明威的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年轻时候的海明威确实赢得了很多的荣誉,可到了1950年前后,海明威的人生以及文学生涯正处于低谷时期,而那是的海明威已经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年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海明威的身体饱受病痛,身边好友也逐渐离世,可谓知交半零落。在如此困难的情况下,海明威创作出了他人生巅峰的作品——《老人与海》。
——本书金句——
1.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2.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3. “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走运当然是好的,不过我情愿做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你就有所准备了。”
4. “现在不是想你什么东西没带来的时候,想一想用你现有的东西可以做的事儿吧。”
——精华解读——
一.热爱生活,成为真正的英雄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影视作品从来都不缺少英雄。比如较早前热播的《终结者:黑暗命运》里面的T-800,漫威影片中大家所熟悉的美国队长、蜘蛛侠、钢铁侠、蝙蝠侠等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们始终以挽救世人为己任,在极度危难中始终代表着正义,战胜邪恶,拯救全民、甚至全人类。
这样一个英雄主义泛滥的国家,群众对英雄的追求仿佛与美国人追求个人自由与发展,以及永不服输的乐观精神有关。而作品《老人与海》里面的主人公——这位独自捕鱼的老人——圣地亚哥,也是一位有着永不服输的英雄气质的人物。
这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无依无靠,打渔为生。可他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没有钓到一条鱼了。所有的渔夫都在取笑他是一个失败者,年长一点的渔夫也在偷偷的替他难过,就连五岁起一直跟在他身边帮忙的男孩玛诺林,都被父母要求离开老渔夫到别的船上去帮忙了。
然而倒霉如老渔夫,他穷困潦倒,住窝棚,靠记账度日,也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和热情。即使已经连续八十四天一无所获,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第八十五天,和往常一样,他划着他的小船,独自向深海出发。他坚信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日子,他“坚持每天都到分毫不差,这样运气来的时候,就能有所准备”。
罗曼∙罗兰说过,“生活只有一种英雄,就是认清了生活的本质以后,依然热爱它”!难道这样的老渔夫,还不能算做是英雄吗?!
二.生活是一场九九八十一难的修行
《西游记》里面的唐僧师徒四人,在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以后,终于到达西天并取得真经的故事我们都不陌生,然而生活往往是让你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以后,依然取不到真经。
第八十五天,天气特别晴好,深蓝的海水一望无际,天空漂浮着一朵朵如积雪般纯洁的白云。在海上觅食的小燕鸥,一次又一次的向着大海俯冲,然而它们也一次又一次的徒劳无功。连老渔夫都觉得这么可爱这么努力的生灵,本应该生活在食物丰富的树林,而不是在这残酷的大海之上。
老渔夫一边想着,一边继续往更深的海里划去了,他看到成群的鳅,还有军舰鸟在捕食。他熟练的把各个钓钩抛到深海里,又熟悉的把各个钓索固定在小船上。当他做完这些以后,唯一能做的就剩下等待了。他时刻注意着他放到海里的钓索,他希望能有鱼儿在海底咬他投下去的鱼饵。
上帝似乎也会眷顾那些热爱生活的人,在离开港湾很远很远的深海里,老渔夫抛下的钓钩动了!他的鱼饵被一条力量强大的鱼儿咬住了。显然,老渔夫凭借着丰富的经验,马上判断出这不是一条普通的鱼儿,这必定是一条美丽的、强大的鱼!
大鱼实在太强大了,它拖着老渔夫的小船往更深的海游去。但老渔夫早已经做好了与大鱼长期搏斗的心理准备。他饿了、渴了,没有水,也没有帮手,他只能一只手拉着钓索,腾出另外一只手吃剥开生鱼吃下去;夜里,他冷了,只能靠着船沿边的木板取暖;两天两夜,没有人说话,他只能对着捕鱼的小鸟说话,只能和他的对手——鱼钩那头被他牵在手上的大马林鱼说话,或者,自言自语。
时间就在较量中寂静的流逝,这场人鱼的搏斗已经持续了两天两夜了。老渔夫凭靠着过人的智慧和高超的技术,终于征服了大马林鱼。他把大马林鱼绑在小船后面,开始返航了。
故事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老渔夫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孤身一人,与大马林鱼奋战了两天两夜,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身体上的、精神上的磨难。
可喜的是,他胜利了!可悲的是,后面却还有更大的磨难。
都说生活它从不善待人。上天并没有让老渔夫顺利的把大马林鱼带回去。返航的时候,大马林鱼的血腥引来了群鲨的攻击。凶猛的鲨鱼像强盗一般,发起一次又一次的猛烈攻击,年迈体弱的老渔夫一次又一次的与强大的鲨鱼殊死搏斗,每杀死一条鲨鱼,随之而去的也有他仅有的武器——一把鱼叉、一把短刀。最后,老渔夫只剩下一柄断舵把了,但是他没有放弃,战斗到最后——群鲨被杀死了,被击退了,可大马林鱼最后还是逃不过被吃光的命运。
老渔夫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带回去一副巨大的鱼骨架。他看似失败了,但,他并没有输,他自始至终都是胜利者!在残酷的大自然面前,他维护了生而为人的尊严。就像他自己常说的那样“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三.爱与希望,触手可及
正如安东尼所说的:“人生,总会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谁说不是呢?!即使在中世纪的古巴,孤苦倒霉如老渔夫,上帝也对他打开一扇窗户。
小说中的老渔夫与大马林鱼的较量、与鲨鱼的战斗是一条激烈的、强有力的线索,贯穿全文,这是显而易见的。而作品中还有另外一条线索很容易被忽略,它温情脉脉,像冬日里的一抹阳光,又像被母亲慈爱的双手抚摸过,仿佛一位铁骨铮铮的男人身边,总有一位温软的女人一般,让带有硬朗调性的作品又不乏柔软的一面。
前文说到,老渔夫身边之前跟着一位帮忙的男孩——玛诺林。男孩在作品中占据的篇幅很少,但却对整个作品的调性有着关键的作用。玛诺林从五岁开始跟着渔夫出海学习捕鱼。即使后来男孩的父母便要求他离开老渔夫,去了另外一条船帮忙。但玛诺林依然一如既往的,每天天还没亮就起来,帮老渔夫准备鱼饵、把钓索拿到船上;当老人出海回来的时候,他又帮助老人收拾工具,准备餐食。正如他所说的“这对于男子汉来讲并不算是什么”。
在寂寞的大海上漂流的时候,在与大马林鱼较量的时候,在被群鲨袭击的时候,老渔夫一次又一次的说到希望男孩就在他身边,希望男孩能见识到这些情景。男孩给与老渔夫的,不仅仅是起居饮食方面无微不至的照顾,更是支撑老渔夫出海的动力——他崇拜老渔夫!而老渔夫从玛诺林的敬仰中得到了一次次挫败以后又一次次振作的信心!老渔夫需要向男孩证明自己是一个不同寻常的老头!
这是黎明前的黑夜,天很快就要亮了,老渔夫带着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回到港湾。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他的窝棚里,倒头就睡。他累坏了!在老渔夫出海期间,男孩每天都去窝棚那里看老渔夫是否已经回家。当男孩看到沉睡的老渔夫,看到他伤痕累累的双手,终于忍不住了,他哭了。他不愿意别人来打扰老渔夫睡觉,他就那样守在他身边,看着他,护着他。
作品中的男孩,此时化为母性的形象,让故事充满温情,也代表着作者海明威需要向当时的读者传达的信息:即使在困难的环境,在人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渴望世界是充满爱的,充满希望的。这与作者身处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个人境况所带来的思想挣扎和矛盾是不谋而合的。
故事的最后,港口的那头,人们正在兴致勃勃的丈量着老渔夫带回来的大鱼骨架。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故事到这里已经结束了。回归到我们现实生活的本身,不禁让我反思。在当今在这个普遍浮躁的世界里,在往前行走的过程中,你放弃了你的理想了吗?还是依然执着的追求者呢?
勇士面前无险路,伟大的马克思曾说过“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定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但愿我们都能像老渔夫那样,执着追求,勇于挑战,永不言弃!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