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幸福

       (认证评论员 左涛)第一次知道路遥是因为中央电视台的一部纪录片——《路遥的平凡世界》,讲的是什么已经模糊不清,但有一句话我却整整齐齐地抄录下来:“平凡不是指你没有成就默默无闻,而是面对世上千般荣辱,还能踏踏实实地活着。”

       《平凡的世界》里的主角并没有应有的主角光环,出生农民,最后成了挖煤工人,失去了与自己的精神世界高度契合的爱人,哥哥也只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稍微富裕了一点而已。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呢?不过是各自在狭小的空间挣扎,艰难地摸索生活的方向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平凡的世界》是一本赤裸的现实主义作品;但主人公,不,这本小说的所有人,都带着一种奇妙的悲壮的激情,像个理想主义的斗士,在一条最为艰难的道路上进行人生的搏斗,他们的敌人有个共同的名字——贫穷。太物质了?不,这是八十年代所有知识分子的悲剧。如同书中所写:“他们顾不得高谈阔论或是愤世嫉俗地忧患人类的命运。他们得首先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同时也不放弃最主要的精神。”正是由于这样的时代环境,所以才有了田晓霞和润叶等正面人物的不嫌贫爱富,才有了郝红梅等负面人物的爱慕虚荣。贫穷,是明明被引以为傲却被送人的作者路遥心里永远的伤疤,也是害死田晓霞的元凶。田晓霞代表了路遥最完美的幻想:正直、富有同情心、感情真挚而炽烈、知识面广等等,一切美好的词汇都是她的一面,以至于路遥没有勇气和心胸让她和少平在一起。

       很多人都不喜欢路遥刻意的遣词造句,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处是:“孙少平,这真是个坚强而又勇敢的人啊!”,读来匠气十足。而文字,应该是丰盈却自由的行云流水,所以只看文学价值的话,豆瓣读书上9.0的高分就甚是让人不解了。但个人认为《平凡的世界》最大的价值在于其社会价值,它是那个时代所有奋力拼搏、不肯屈服的人的缩影,是“即使生活不完美依旧能鼓起勇气面对”的力量源泉,是对美好生活的热切期盼。而从这个角度来说,《平凡的世界》又过度理想化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有的作品给人鲜血淋漓的刺痛感,而《平凡的世界》却在刺痛中给人永不屈服的感动。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孙少安,每个孙少安都有自己的影子。据说延安有座路遥文学馆,很多人刚一进馆就放声大哭或眼眶通红,这种伤痛是无声的,只属于那一代人的集体回忆。长歌当哭,而有人与你一起痛哭,倒也不失为一种幸福。

       少平的幸福,并没有因为最后他所从事的工作而打了折扣。文中有一个细节我觉得特别感动,在少平结束一天的工作从煤矿回家的时候,看着万家灯火,他想到:“在无数的艰难困苦之中,又何尝不包含人生的幸福?他为妹妹们的生活感到高兴,也为他自己的生活感到高兴。”

       那是真正通达的,平凡的幸福。

你可能感兴趣的:(平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