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的启示(3)

继续写尖子生的启示,这是一群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领域的人,他们的生活和状态,带给你最深的感悟可能是:原来生活是可以这样的,事情是可以这么做的,成功是如此地出乎想象。

本篇介绍脱不花。

我知道脱不花,是在《得到》,当时对她并不在意,因为罗胖的光环太大,她并不显眼。直到看了这篇对她的介绍,方才知道:牛人的搭档是绝对不可小觑的!

1、人物简介

脱不花,本名李天田,女,山东临沂人, 17岁孤身闯京城,先后从事广告、培训业务,后创办咨询公司,现为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兼CEO。她交游拓阔,生性爽直,为人坦荡,有一副江湖侠女的气概。小马宋给她的评价是:是我见过的最近乎完美的女性创业者,理智而率性,坚韧而决绝,乐观而严谨。


2、她经历的是一条非正统的成长道路。

(1)个人底子并不厚。

1997年,脱不花17岁高中时被家人送到北京突击学习英语,准备去美国读书。在北京晃荡一年后,心野了,自己找了一份广告公司办公室小妹的工作,不去美国读书了。

(2)遇到贵人,不断精进。

第一个贵人:湛祥国,台湾人,时任北京奥美广告公司总经理。

1997年,脱不花听了湛祥国先生的一堂课,拿到了湛先生的名片。因为她的广告公司要竞争一笔业务,她就冒冒失失地打电话向湛先生寻求指导,没想到湛先生帮助了她。然后她做出了文案,并得到了登台阐述文案的机会,从此开启了她的广告人生涯。

脱不花的独白:这个事件对我个人的影响非常大,最重要的影响是激发了我的“求师之心”。因为湛先生对我这个陌生人的善意和帮助,在那之后,使我不再恐惧“被拒绝”,建立了一种“社交自信”。后来我因此进入了一个“扑”老师的阶段,什么人我都敢上去打招呼,多高级的办公室门我都敢敲。

脱不花的独白:作为一个骄纵、任性、自大的独生女,我在自己前十八年的成长历程中,一直经历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关系模式。而在那一天,湛先生的指导给我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第一次看到自己以外的那张人际关系大地图,看到自己的前后左右,看到不同的角色,不同的心态和不同的利益,并且第一次有意识地去定位自己应有的位置。

感悟:脱不花是一个聪慧的女子,在很轻的年龄稍经职场历练,便能看到“自己以外的那张人际关系大地图”,并且知道要去定位自己的位置。对比自己,就知道这是很难做到的,我是到了近四十岁,才对“人际关系大地图”有些象样的体会,比她晚熟了近二十年,惭愧。所以,王阳明说的“事上练”很要紧。

第二个贵人:高建华,曾先后担任中国惠普公司助理总裁,首席知识官(CKO),市场总监,战略总监等职务,也是中国第一个CKO,中国大陆最早的一批外企职业经理。

一次机缘巧合,脱不花听了高建华讲课,然后千方百计创造条件跟高建华合作办培训,从此进入了培训业。牛根生就是当时的学员,后来创办了蒙牛集团。

摘录:高建华的出现,帮脱不花消除了“江湖化”的风险,养成了职业精神和对专业主义的追求,给了她职业生涯一个坚定有力的定向,指引脱不花从稀里糊涂做些广告公司的边缘化业务,进入到培训业,进而到了管理咨询业。

第三个贵人,是脱不花的密友、导师:方希,作家和出版人。

方希带给脱不花最大的帮助,是指导脱不花开始写作,从此脱不花找到了一个全新的社会身份。

摘录:开始写作后,一个在商业圈里摸爬滚打十几年的专业人士,忽然有一天获得了一门新技能。脱不花将自己对商业的观察和自己的职业活动,都融入到了写作当中。后来她成为《财经天下》的专栏作者,也是科技媒体虎嗅网的知名作者。这种长期的、规律性的写作活动,不仅让脱不花克服了自身的惰性,也让她对商业活动有了更深度的思考。因为写专栏的影响,她受邀在电台做一档商业观察节日,节目的播出,为脱不花在更大范围内收获了业内人士的认同。(从比较功利的角度讲,写文章确实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获得名声的很好的方法)

感悟:李笑来专门写过一篇“遇到贵人的科学方法”,他说,“正在做正确事情的人,更容易获得贵人相助”,“贵人之所以愿意帮你,是因为他已经看到你的价值,要么这种价值帮助他确立自己的价值,要么这种价值让它看到未来的某种可能性”,“你不优秀,就没有有效的社交”。他还引用自己母亲的话“自己首先得是个贵人,才能遇到贵人,甚至更多贵人。”

所以,是脱不花身上的优秀品质帮助了自己:聪慧,实干,抢抓机遇的敏锐,敢打敢拼的劲头。她本身就熠熠闪光,自带光环,吸引贵人来帮助,在人生的关键时段实现了升迁。

脱不花的经历,也让人感慨主动寻求贵人帮助的重要性,每每在人生的重要关口,你都需要前人的指引,靠个人摸索前行,低效且成本太高。要尽可能多地出去链接资源,把握机会。自助者,天助也。


3、跳出舒适区,突破自我。

2013-2014年,脱不花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非常舒适的区域,咨询公司做得很好,没有收入上的担心,也没有能力上的焦虑。然而,不示弱的好强性格,让她总是隐隐觉得哪里不对。她做了一件事,就是花很多时间参加各种圈子的活动,其实就是想知道别人在干什么。

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种频繁参加活动的结果就是,她认识了罗辑思维的罗振宇,罗振宇向脱不花发出了邀请。脱不花最后放弃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咨询公司,加入罗辑思维。

感悟:优秀的人即使待在舒适区也不会太久,他会焦虑不安。原因是梁宁讲的“存在感”概念,“一个人的内核,是他对自己存在感的定义。也就是说,他对自己为什么而存在到底是怎么感知的,什么状态下他的存在感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什么时候他的存在感极度让他不爽”,“存在感之于人,是触发情绪和推动行动的开关”。

所以,一个人即便取得了成功,衣食无忧,若他的存在感还没有被满足,他依然会不断去折腾、去奔波、去上窜下跳。从呆在舒适区能心满意足的人看来,这个人太不满足、太爱折腾。


4、脱不花的一些管理思维

现在的罗辑思维,罗振宇做内容,脱不花组织运营,快刀青衣抓产品和技术,算得上是一个牢固的铁三角。以下是脱不花的一些运营思维:

(1)团队风气要正,公司要有行为原则和信条。其实一个公司里拿得出手的人,你数一数会特别有限,不管公司多大,真是特别靠谱的人很有限。两年多时间里,脱不花把罗辑思维这个团队攒成这样,她自己还是觉得挺牛的,团队风气也还是挺正的。

(2)管理信奉丛林法则,就是能者上,弱者下。脱不花的说法是:我们并不想把公司搞成一个特别温暖的地方。其实一个信奉丛林法则的公司,反倒是非常地有活力。

(3)专注于公司的方向。罗辑思维本质上是帮助用户在获取知识上一个节省时间的解决方案,但视频不是节省时间的,因为看视频时你几乎什么也不能干。所以他们砍掉了视频节目,专注于做音频,后来“得到”APP获得了极大成功。

(4)强调人是公司最关键的资源。砍掉“得到”的电商业务,再一次显示了脱不花的决断和对既有利益的舍弃。她说,砍掉除图书和文创作品之外的电商业务(当时极大地影响了现金流),核心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人调出来。很多公司搞转型、搞新业务,起不来的原因往往是智力资源的匹配问题。传统的核心业务吃掉了最优秀的团队成员的精力。但是“得到”要发展,人是最关键的资源,甚至是唯一重要的资源。必须放弃“罗辑思维”品牌下的存量,这样才有可能把资源押注到更大的增量业务上。


5、文中金句:

(1)所有的自大都是源于自卑,而那些最自卑的人身上往往会产生最强的攻击性。

(2)人的发展其实遵循一个马太效应,所谓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道理,就是你上升到的层级越高,就会发现机会越多。

(3)所谓工作,无非就是你帮助公司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当你遇到焦虑与恐慌时,且记:谁都有不如意,没人过着十全大补的人生。只要心安,就是坦途。

(5)写作是件麻烦事,不过反正都很麻烦,干嘛不做点有难度的呢?有难度是有价值的前提,那些难度不大的事留给平庸的人做吧,费这个劲干什么。

(6)修行不是为了躲一个清净,修行的基础是精进与担当。做事也是修行,商业也是修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尖子生的启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