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如果青春没有用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里写:

你还年轻吗?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这里最不缺青春了。

初听到这句话时我刚高一,处在喜欢看各类言情小说的年龄,第一次听到这句话乐到,这个作家真好玩,眼睛这么毒辣,嘴巴也不饶人。

后来,我年龄长到会主动看各种工具书的时候,才发现“你还年轻吗?不要紧,过两年就老了,这里最不缺青春了”这句话背后的荒凉,

在没看透人生前是“还年轻”

在俯视整个生命的过程就是“过两年就老”“不缺青春”

因为家庭的原因,我从初中就开始打暑假工了,一直坚持到现在(大学)。

初三的暑假是最惬意的,因为才15岁,同事会心疼这么小的女孩子就要出来打工,言行上都会特别照顾你。当时看着大两三岁的姐姐哥哥,觉得彼此就是成人与小孩,无论是样貌还是心境,差别都特别大。

然后,

日子一天天慢慢地过去,

慢到毫无察觉,

直到有一天自己突然从小几岁的孩子眼里看到自己的样子和“哟,成年人”的眼神,

心里一惊,

“原来我也老了”。

环视四周,发现整个世界像突然被同龄人占领了一般:

早上卖早餐的阿姨旁新站了个年轻的小姑娘,

走在路上匆匆忙忙的不再是我眼中的大人,

在教室转角遇见的人开始分不清是老师还是同学,

在街上欢喜地穿来穿去的是同样青春的面孔,

在电视银幕上活跃的俊男美女开始报着比你还小的年龄了,

微信不断有朋友同学结婚生子,

也会在偶然的情况下听到同龄人离世的消息,

······

同龄人无处无在,且大面积地让你知道他们的存在,

他们在学习、吃饭、娱乐、偷懒、玩游戏、看电影、做服务员、逛街、做销售……

他们渗透在社会和你的生活里。

不知不觉,我已经长成主流消费和社会活跃人群的一员,

然而悲哀的是,我意识到以前别人跟我说的青春是最好的资本,是真的扯。

在亿万同龄人面前,我这点资本算什么。

市场经济里,我就算要出售自己,把青春当成筹码,赤裸裸摊在社会的面前,社会也不眨一眼,然社会已经倦了我这样的年轻人。

小时候,身边人和自己都在哄着我:长大了就会出人头地、功成名就、收获爱与事业,可以实现自己因还小而被否定的梦想了。

而我真正长大了才发现,自己的逻辑链出了问题:

长大并非无所不能,长大就只是年龄长和个体大了,

如果没有实现目标的其他资本:勇气、才能和资源等,

小时候不能做的长大了也不能完成。

这道理,其实成长过程中,生活曾经给自己暗示过:

在打工过程中,我见过无数年轻人在重复的工作和无聊的生活中耗损着自己的青春。经过一排工厂时,可以经常看到一堆年轻人蹲在地上抽烟。放假了,他们可以玩游戏、看剧、睡觉过了一天。

在学校,节假日八九块钱一个小时的兼职也很多人抢着去,没有抢到的人甚是伤心:这一天不知道要干点什么好。

浏览兼职信息时,家教兼职要求专业对口,礼仪兼职要求样貌和身高,艺术兼职要求才艺,这些都无可非议,但看到有些服务员也要求身高、性别和年龄,真心残忍。

张爱玲在《中国的日夜》里讲:时间与空间一样,也有它的值钱地段,也有大片的荒芜。不要说“寸金难买”了,多少人想为一口苦饭卖掉一生的光阴还没人要。

16岁到21岁,我留在时间的荒芜里,觉得青春真是没用。

有时候,青春留给我的一点优越感:年轻的脸庞和充沛的精力,也会被剥夺。

高中时,我请教物理女老师问题,她用手指指着试题给我分析时,我却晃了神。

我的手也随意摆在课桌上,

但这是怎样的两双手啊:

老师的白皙细腻,有着软软的肉肉;而我的又黑又糙,满是茧。

抬头,老师的脸泛着白皙的瓷肌光芒,而我彼时正顶着睡眠不足的黑眼圈和长着一张营养不良的黄脸。

老师整天乐呵呵的,而我却总是觉得累得很迷茫。

那时候,我觉得我和老师的年龄颠倒了。

我的年龄并不让我十几二十岁在容颜和精神上占太大的优势。

一直以来,我把自己的梦想和更多的价值压在青春上,以为自己可以不动,青春自然会驮着他们奔向成功。

现在是每次遭遇社会的各种规则时,不满夹着难过,逼着自己不去想自己没有多大选择这个事实,逼着自己去创造青春的价值。

嘿,不要被别人提倡的青春是最好的资本所蒙蔽,你不好好利用,青春不过是一样的每天24小时而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21岁,如果青春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