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美,生命之忧——读《边城》有感(范思雅)

      合起书本,回忆起《边城》中的一幕幕,忆起茶峒这座小山城,总令人不禁浮出向往之意。山明水秀,蜿蜒溪流与山路的交相映衬,溪边简朴的小木屋,任意东西的渡船,古老的白塔......俨然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令人美的心醉。自然,在这柔和的大自然中,也孕育出了茶峒人的淳朴与乐善。

        茶峒人,是淳朴的。在这里,老船夫会为远路人慷慨奉赠草烟,会泡好茶水给过路人随意解渴;生意人总是不必做数目上的讨论;酽冽的烧酒永远是浓且香的,一如茶峒人民的性格,热情而奔放。这种民风美,人心善,在如今又有几何?在这个污浊的世界中,往往越是自然,越是原始,越是能够守住初心,越是最美的。

        “人之初,性本善”。书中的每一个人物,无不体现出“人性之美”。老船夫与翠翠间的亲密无间,亲情的温暖,总会让人感到热泪盈眶。二人相依为命,靠渡船过日子,却不以此为苦,反以为乐。他们一同拉渡船,一同制作竖笛,你吹我和,或是津津有味地听老船夫讲多年前的战争故事和城里的趣事,共享天伦之乐。天保兄弟的手足情深,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从互相袒露内心,到公平竞争地追求,再到天保的主动退让成全,是相爱与相敬,建起了兄弟间的桥梁,他们的相互理解与联系,使这座大桥,永不坍塌。还有傩送与翠翠间的懵懂爱情,少年在碧溪岨歌唱一夜的冲动,女孩躲藏心中悸动的害羞......赤诚却又小心翼翼,处于热血中的少年,总是那么美好。

      但美从来不占有所有,既然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旧事物孕育着新事物,亦就会有“美”中孕育着“忧”。小说中的忧,应该是从天保的意外开始真正展现的。但回过头来细细琢磨,就会发现,其实“忧”一直伴随着“美”,只是“美”更过突出罢了。老船夫对翠翠无微不至的照顾,也让他对翠翠的未来产生了担忧:“我走了,你怎么办?”他担忧着翠翠的生活,她可以独自过的好吗?他担忧着翠翠的婚事,急切地寻求一个可以代他照顾她一生的人,但最后,无奈抱憾而去。傩送在面对碾房利益的诱惑和内心的悸动时,犹豫和不安笼罩着心头,他难以选择。对于哥哥的意外,他把责任都归于老船夫身上,他该如何面对翠翠,消除内心的隔阂,像从前一样无忧无虑地追求翠翠?遗憾的是,在几番挣扎后,他终是离开了。还有翠翠,没有了爷爷的陪伴,她还能够安然入眠吗?她可以独自面对,找到自己的幸福吗?最终,却也只是一个人守着空空的渡船,抱着希望,盼着一个又一个傩送回来的“明天”。也许,美能够遮掩很多,但忧一直都在。

      仅拥有美,那是残缺的美。每一个硬币总有两面,在沈老笔下,当“人性之美”与“生命之忧”融合时,才是一座最完整的边城。亦如我们的生活,痛,并快乐着。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命之美,生命之忧——读《边城》有感(范思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