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

前记:近几日,有幸在头条上收到回答问题的邀请。问如何理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于是有感而发做了如下回答。

明代董明昌在《画旨》中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其实是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两种途径,但这两种途径又互为补充,互为增强。

先说说读万卷书。

我们可以通过读万卷书,不需要出门,也可以知道前人经验、奇闻异事、各地风情等,能在书籍的海洋里看到更广袤的世界。从这个角度说,读万卷书,能让我们省下万里路。比如我爱看旅游类的书或文章,每每看到绘声绘色的精彩之处,都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合上书后,会有自己已经去过此处的错觉。

但是,读万卷书也有其欠缺的地方。我们容易进入误区,死读书,或读死书。书里写的也有可能是错的,或者观点偏颇的,还可能是要从多角度理解的,或者非实践而不能理解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这时候,读万卷书又需要行万里路,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理解知识,补充知识。比如,一本书里讲雪山怎么壮观怎么美,让我们好向往。结果兴冲冲地去了,发现原来我会有高原反应,原来我不带墨镜容易被雪地上反射的光戳瞎。(这时候你会说,提前做攻略啊!这不是我要讲的本意……)

再来说行万里路。

古代有名的才子,都有行万里路的壮举。其实,就是读一段时间书后,出门游历,在生活中感受书本中的原意。但是,他们在游历中,会发现很多书本里没有的知识。所见所闻,有时候比书本更能给我们带来直观的感受和冲击。从这个角度说,也不一定非要读万卷书后,才能行万里路。我们可以先读书再上路,也可以先上路再读书,还可以边上路边读书,都毫不冲突,各有各的好处。

但是,千万别光实践不读书。在生活中修行,有时候看的不远,想的不深。不是人人都是智者,可以一眼看穿千年。所以,在实践中获得的真知,很多时候需要提炼、总结,甚至有时候需要明辨。读书的好处就是,总有前人帮你做了这件事,就看你有没有找对那本书。

所以,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缺一不可。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都可以让自己才识过人。但二者的结合,才能让自己的所学,能在生活中体现,同时增长见识,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万卷书?还是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