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里者半九十

当代文学大咖刘索拉写过一篇文章《文字的假象》读来感悟颇深,文章说出了常人心中有,想说又说不出的话,读之让人突然有一种"原来如此"的感叹,有生活又言之成理的文章就是如此有生命力!

文章内容丰富,言之凿凿,论述全面而又透彻。读罢全文,又留意了一下时间,二十分钟已悄然溜走。忽然发现:学常贵于恒。再细细品味文章,似乎也有意告诫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恒心,恒心意味着不能半途而废!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出来的》于1934年出版问世,人们认为它是以作者整个生命写成的。为什么呢?

1927年,奥全身瘫痪,但他并未因此退出生活,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开始文学创作。1928年,他根据自己参加红军的经历,写成一部中篇小说,可惜原稿在邮寄时遗失。这并未使他泄气,他决心重新再写。但1929年,他双目失明,这是更严峻的考验。第二年,他又开始写了。这就是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开始时自己瞎摸着写,后来又改用口述,让他人帮助记录等方式,断断续续完成。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有持久的恒心。所以,巴尔扎克说:“持续不断的劳动是人生的铁律,也是艺术的铁律。”

文学创作,贵在坚持,贵在持之以恒,就让我们铭记:行百里者半九十!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百里者半九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