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包”的背后是思维的差距

      在纸盒自动包装流水线上,常常会出现纸盒“漏包”的现象。“漏包”的产品,到了消费者手上,就只是一个空盒子,严重影响了企业声誉。为解决这一问题,某大型企业A,组织了以机械自动化博上为核心的攻关团队,投入大量资金,寻找出了解决方案。某企业B则利用纸盒质量轻的特性,在流水线的终端安放大功率的风扇,利用风扇的风力把漏装的空纸盒吹走,亦解决了问题。

      这样看来,似乎B公司的处理方式更为巧妙,用最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解决了问题。

      两个公司截然不同的做法不禁令我想到了《三体》中的情节:地球理论物理的发展被智子封锁,止步不前,在与三体世界的决战之前,似乎一片歌舞升平,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应用原有的科技理论不断创造出“新”科技“新”发明。人们对最后的战役充满自信。最后嘛,当然是被理论发达的三体世界碾压。

      打个比方,即使现在尖端科技领域的发展止步不前,并不会妨碍,苹果华为每年推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新产品,但如果要发生一些质的飞跃(比如互联网的过时什么的),就难说了。

      纸盒的“漏包”是一个小问题,但背后照见的却是思维格局的差距。诚然,对一个以盈利为根本目的的企业来说,B公司的做法更省时省力又达到了目的。

      但是,用风扇吹的办法,五十年前就可以用,那么我们与要求相比先进在哪里?五十年后仍要这样用吗?

        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不仅仅是解决眼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解决问题的途中,有创新的思维和新的创造一步步推动世界发展前进。

      A公司的思维是创造出新的科技新的设备新的方法,B公司的思维是应用已有的技术以最低的成本达成目的。

      虽然前文的倾向似乎有些明显,但如果仅仅是从公司的盈利和发展考虑,那么AB自然都有可取之处。

      若是站在社会科技发展的高度,那么,我更推崇A公司的做法。

20180302  厉晓倩

你可能感兴趣的:(“漏包”的背后是思维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