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1听课感想

        每次走进赵伟老师的课堂都会耳目一新,总能让你有别样的发现与收获。有时候都惊奇她怎么那么多点子,简直有牛群冯巩的“点子公司”那样的丰富多彩。我知道,这些都是赵老师日积月累的沉淀与创新,与她背后的勤恳努力求真务实是分不开的。

        今天数学组集体教研活动主题就是优秀课例的观摩。按说在听课前是必须要先知道课题,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与教学目标重难点。然后才能有效的去关注课堂中的各个方面。但是,由于自己的惰性使然,也没能提前了解,也只有课堂上跟随赵老师的脚步了。

        我们六个年级分四组,分别从课堂流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作业设计四个方面进行分工关注,这样的目的就是为了更有效的进行听评课,从而让每位听课老师都有关注方向,有针对性的观察就会有思考,有思考就会有收获。

        这节课,每个环节每个步骤的设计都很合理,衔接的也很恰当。知识点的讲授与练习紧扣教学目标。师生互动之默契。方法多样且新鲜。

        课前小口令还真是鼓舞士气,孩子们喊过口号个个精神饱满,让听课老师也是眼前一亮。课堂需要的就是好的开端,这不仅是一个带动,对学生更是一种积极的暗示。课堂中赵老师的评价语言那真叫一个丰富,如:学生读题时,赵老师用“你认识的字儿真多”这样不经意的语言对其进行表扬,学生表层获得心里满足,实质“认字多”是一个更有深意的暗示与引导。不得不佩服赵老师的用心,也明白了为什么她的孩子总是那么的斗志昂扬。课堂上,赵老师的语言和蔼可亲,只有真正让自己的心沉浸到课堂中,融入到学生中,教师的语言才能抑扬顿挫收放自如,驾驭课堂也就轻松自如了。特别是赵老师语速的变换。其实教师语速的变换直接调动学生的思维,可以说是学生思维的调控器。因此课堂需要有张有弛、此起彼伏,这样的课堂才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想象。但也有一点儿,有时候教师语速过快,而部分学生又急于求成,这样容易扰乱思考,反而让一部分学生放弃思考,而是随大流。所以这个“度”的把握的确有相当大的难度。

        课堂上,从学生的精神面貌可以直接透视课堂。赵老师的课堂学生的眼睛明亮的,这说明学生是投入的,对这节课是感兴趣的,兴趣是他们学习最大的动力。学生的声音是洪亮的,这显示着孩子们是积极参与的,有参与就有思考,有思考的课堂就有智慧的生成,有智慧生成的课堂,必然是灵动的课堂。比如,赵老师在讲授算理时,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学生自己就把“方法”给总结出来了,即:“破十法”与“想加算减法”。在问题解决后,赵老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儿,这个过程属于知识应用的一个过程,但首先需要知识的内化,消化成“自己”的“东西”,然后再加一运用。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也训练了学生数学语言的组织能力,可谓一箭双雕。(课堂上,学生的精神状态一直都处在“亢奋”之中,这节课结束后,学生会不会“累”?)

        赵老师这节课练习量的确有点儿大,我都感觉有点儿应接不暇了有一阵儿。但是,赵老师练习设计之新颖,一个泡泡将课堂“吹向”高潮。图片的诱导,实物的诱惑,学生怎能抵挡,除了想参与还是想参与。但是参与得接受挑战啊,这样的环节学生的印象怎能会不深刻!更令我“仰视”的就是日记的布置。在孩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的等待参与时,赵老师说:“孩子们,都想吹泡泡是吧?那好,古会时,让爸爸妈妈给你们都买一个好不好?”“好!”“你们好好吹,认真吹!然后把自己吹泡泡的经过在日记里写下来,到学校咱们来个比赛好不好?”“好!”看看,学生上套了是吧!这就是“高手儿”,让学生在无意中“上当”,在乐趣中接受任务。他们不到不会反感,反而会觉得有意义。最后拓展练习的设计,对学生的要求又是一个提升,更是一个挑战,同时对学生来说又是留下一个思考。正如贲友林老师所说:下课了,思考还在继续!

2018-03-11听课感想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3-11听课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