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畔的“非遗”,一朵绒花“开”在了针尖上

大多数人都知道“蜀绣、湘绣、粤绣、苏绣”被称为四大民秀。除了四大名绣外,上海也有独特的刺绣技艺“绒绣”,现已被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浦江畔的“非遗”,一朵绒花“开”在了针尖上_第1张图片

绒绣是一门舶来技艺,原流行于欧洲。14世纪,德国农民的服装和壁毯上,有根据织物经纬线排列,计算针数绣成的图案。它的原料和工艺与绒绣已十分相似。16世纪,欧洲出现一种专作刺绣底子的麻布,在底子上用绒线逐针绣满,便成了绒绣。

黄浦江畔的“非遗”,一朵绒花“开”在了针尖上_第2张图片

上海开埠后,外商、传教士将西方绒绣传入上海,绣娘们学着在特制的网眼麻布上,用彩色羊毛绒绣出各式图案,并融入了苏南刺绣和高桥网花工艺,独具一格的海派绒绣于是应运而生。

黄浦江畔的“非遗”,一朵绒花“开”在了针尖上_第3张图片

绒绣的绣工精良,由于绒线本身没有反光,具有毛绒感,绣品浑厚庄重,其色彩丰富层次清晰,绒彩绚丽,有“东方油画”之称。

黄浦江畔的“非遗”,一朵绒花“开”在了针尖上_第4张图片

绣色”三分,一分技艺,二分匠心。精致美丽背后,往往倾注了绣者们无穷无尽的心血和夜以继日的孤独。一幅绒绣少则几万针、多则几十万针,绒线颜色多达上千种,一个色彩过渡,就需要十几种颜色。

黄浦江畔的“非遗”,一朵绒花“开”在了针尖上_第5张图片

要想使绒绣在视觉和触觉上达到统一,对绣者的视力和下针的精准度都要求极高。刺绣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修行,一旦入行几年或者几十年都得与绷价为伴,以针线为友。

黄浦江畔的“非遗”,一朵绒花“开”在了针尖上_第6张图片

绒绣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是上海高桥许多家庭赖以生存的技艺。随着时代的变迁,已面临人才断层的危机,绒绣技艺要想全面掌握至少需要几年的时间。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没有那么好的耐心了。这也是绣者们感到焦虑和无奈的原因。

黄浦江畔的“非遗”,一朵绒花“开”在了针尖上_第7张图片

一缎绣布,几回寒暑;方寸时间,大千世界。绒绣,绣下的是一代人的青春年华,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智慧和美感。愿岁岁织锦绚烂,一如这年年的春暖花开。

你可能感兴趣的:(黄浦江畔的“非遗”,一朵绒花“开”在了针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