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的伟大著作精髓。
『人的社会性』
人的精神不可能随心所欲自由行动。这些问题与人的社会生活体系密切相关。
摆脱难以适应社会或人际交往这种困境,唯一的方法是承认我们的群体生活的合理性。
公共生活法则其实跟气候法则一样不言自明。公共需求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一切关系。人的公共生活高于人的个体生活。整个动物世界都体现着一个基本法则:物种中的个体如果没有能力保护自己,它们就会通过群居生活获得新的力量。
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清晰流畅的语言。这一奇迹使人区别于其他动物。语言在人类精神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语言使我们有了建立概念并且理解价值的差异的可能;概念的形成并非个人之事,它关系到整个社会。只有在普遍适用的前提下,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才成为可能;我们对于美的欣赏建立在对美的认知、理解、感受的普遍适用性上,因而思想和概念,就像理性、知性、逻辑和审美一样,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活,同时它们又是个体之间的关系纽带,其目的是避免对文明的毁弃。
欲望和愿望可以被理解为作为个体的人的境遇的一个方面。愿望只不过是服务于欠缺感的一种倾向,是获得令人满足的适应性的一种手段。“愿望”意味着感觉到这种倾向,并且加入到这种倾向的运动中去。每一个自发的行为都始于一种欠缺感,其结果都走向一种满足、安静和完满的状态。
我们所谓的公正和正直,以及我们认为人的性格中最有价值的的东西,本质上都是对人类社会要求中产生的条件的实现。这些条件使精神具体化,并指导着它的活动:责任感、忠诚、坦率、对真理的热爱等美德,只有通过社会生活的的普遍适用性原则才能形成并保留下来。我们只能从社会的观点出发去判断性格的好坏。人的性格与科学、政治和艺术所取得的成就一样,只有在证明了其具有普遍价值之后才值得引起注意。一般说来,我们对个体的衡量决定于他对于大多数人有什么样的价值。
如果不培养一种深刻的与他人的伙伴关系,不训练作为社会成员应该具有的技能,就不会成长为健全的人。
心理咨询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很多行为模式和心里模式,这一部分是可以改变的。
都说性格不能改变。那性格是什么呢?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叫世界观,引导着一个人的行为方向,那么改变世界观有可能吗?那当然是有可能的,那么,性格也就是可以改变的。
『儿童的发展与社会论』
一个人的性格在其早期就形成了。
只有在我们理解了每种性格类型与环境的关系以后,每种类型才具备一定的意义。在任何一个孩子的行为中通常都可以看到对环境做出的反应。
孩子的可塑性就存在于他努力弥补自己缺点的过程中。
难以正视世界并不一定是孩子机体上的缺陷引起的。荒谬的环境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或者对孩子提出这些不合理要求时采用的不恰当方式)跟环境中存在的切实困难对孩子有同样的影响。一个渴望适应环境的孩子突然发现有困难横在自己面前,尤其是如果他本身就生活在一个缺乏勇气、弥漫着悲观主义的环境中,那么这种悲观会很快感染到这个孩子身上。
由于孩子面临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障碍,所以也就难怪他的反应并不总是恰当。他只有很短的时间来培养自己的精神习惯,同时他发现自己必须适应不可改变的现实条件,然而此时他的应对技能并未成熟。每当我们觉得自己对环境做出了错误反应时,我们都会发现自己像做实验一样,在对精神中的相应部分不断做出新的尝试,以便做出正确反应,并在人生中取得进步。
孩子在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通常会阻碍或扭曲他的社会感。这些障碍有的可能来自于他的物质环境的缺失,或家庭状况的不正常关系;有的可能来自他身体器官上的缺陷。随着时光流逝,如果儿童精神需求中产生的痛楚并没有同时使这个孩子产生绝望,那么他会自动得到补偿,不会留下疤痕;但如果精神需求中的心酸使他产生了绝望态度——他在后来的人生中才会感受到,那么再加上经济上的无助,事情就会复杂化。他们将人生中的必要责任和义务看作困难而不是激烈。由于他们对其他人充满敌意,所以他们与环境之间的鸿沟不断加宽。他们对待每一次经历都谨慎得有点夸张,所以每一次的接触都使他们离事实和真相越来越远,随着而来的是不断给自己带来新的困难。
如果父母没有对孩子适度地表露出该有的温情,那么类似的障碍就会出现。只要出现这种情况,孩子相应的就会出现发展方面的严重后果。孩子的态度会固化,以至于他不能识别爱,也无法恰当地运用爱,因为他的温情本能没有得到发展。在温情从来没有得到过适当发展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你很难让他表现出任何形式的温情。他对人生的整体态度将是逃避式的,逃避所有的爱和温情。如果漫不经心的父母、教育者或者其他成年人将一些有害的教诲加给孩子,让孩子觉得爱和温情是不正常的、荒唐的或是缺乏男子气概的,也可能产生同样的效果。于是,爱情生活的边界早在他们童年早期就已经设定好了。
在这种抑制和克制所有温情的野蛮教育下,孩子会从周围的环境中退缩,并逐渐丧失与环境之间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接触,对他的心灵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有时候环境中的某个人给他提供了和谐相处的机会,这时这个孩子就会与这个人建立极其深厚的关系。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在成长过程中,他的社会关系只指向某一个人,他的社会趋势永远不会扩大,不能再包容更多人。也因此,在以后的人生中,他四处彷徨,努力想找到他在童年时期缺失的温暖和关爱。不言而喻,这种人所接受的是压制型教育。
压制型教育下出来的孩子有陷入孤立的危险。生活在他们看来并不是充满光明,因为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给他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他们会要么觉得自己必须容忍一切困难,谦卑地承受所有痛苦,要么会觉得自己是战士,随时准备着要与他们看来总是充满敌意的环境对抗。这样的孩子感觉生活及生活中的职责太难以应对;不难理解,这样的孩子大多数时间都在忙着捍卫自己的个人疆土,唯恐自己遭到挫败。我们也许可以猜到,在他们眼里,外部世界总是不友好的。为过分警觉所累,他们会渐渐习惯于回避所有大一点的困难,而不肯置自己于可能的挫败境地。
伴随太多温情的教育跟缺乏温情的教育一样。娇惯出来的孩子跟嫌恶之下出来的孩子一样,都会遭遇种种困难。在这种教育中,孩子会渴望温情,这种渴望超出了一切界限,结果是,备受宠爱的孩子依恋某个人或几个人,不肯同其分离。温情的价值在各种被误解的经历中愈发突出,以至于孩子得出结论,他的爱可以迫使成年人为他承担某些责任。毫无疑问,这样的教育会对孩子的未来带来危害。
我们可以把备受宠爱的孩子归为这一类:他们人生途中的一切障碍都已经被扫除,他们的能力以这样一种友好的方式被贬低。他们从来没有机会直面自己的责任。这样的孩子对生活完全没有准备,他们从来没有机会练习如何克服障碍。一旦迈出家庭这个像温室一样的小小王国之外,他们几乎必然会遭遇挫败,因为他们不可能再找到对他们宠爱有加的父母那样,愿意为他们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即使有,也绝对达不到他们习惯的那种程度。(而这个时候,父母也已经垂垂老矣,对他们也有了很多温情与照顾的要求,他们是彻底懵逼的一群人:对于技能挑战不知道怎么办;对于一直赋予他们权利的资源已经断层。)
娇惯出来的孩子还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征,那就是他们更多地考虑自己而不是别人,这是他们的社会感发展不够完善的一个标志。从这种性格特征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他们朝着悲观主义世界观发展的整个过程。除非他们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模式找到解决方案,否则他们很难幸福。
一个人的境遇,是指他对自己的周围环境和人生问题的态度,比如职业挑战、与其他人的连接和合作等,这是人性中固有的东西。由此我们得以确定,个体在婴幼儿初期经历的种种心理印象会影响他一生的态度。孩子的心理活动会越来越受到其社会关系的影响。
这种种现象都有一个共同点:或多或少都会造成孩子的孤立。不太清楚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对种种心理机制进行讨论之后,我们也许可以得出结论:一旦心理活动的模式固定了,那么一切都可能成为达成目的的一种手段。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孩子可能会往邪恶的方向发展,或者他也可能成为一个模范儿童,但心怀的是同一个目标。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通过肆意妄为寻求关注,而有些孩子则靠美德实现同样的目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