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 《精神分析诊断》第十二章读书笔记 陶陶然——向阳

第十二章 自虐

        有人惯常与己为敌,他们的人生决定和经历似乎总是与幸福背道而驰。弗洛伊德强调,人类绝大多数行为根植于性的满足,因此用“自虐”来表示以寻求痛苦为特征的性行为或与性相关的活动。

        自虐不一定是种病态,以狭义的眼光来看,它可以只是一种自我约束。

        当个人性格问题严重到人格障碍的程度时,一定会呈现出某种自虐的特征。一个人的思维,感觉,联想、应对和防御的核心方式,持续适应不良,就很容易形成自我挫败的人格模式。

自虐的驱力、情感和气质

        临床经验表明,从本质上看,自虐人格的个体可能比那些精神分裂倾向者更善于交际或更多的依恋客体。

      自虐者的情感世界与抑郁者相似,但有一点需要补充:除了意识层面的伤感和潜意识层面的罪恶感这两点相同,不同的是绝大多数自虐者易激怒、愤怒以及对自己怨恨。

自虐的防御和适应过程

        自虐者与抑郁者一样,也会运用内摄、反向形成以及理想化防御机制。也极容易付诸行动。这种攻击自身的付诸行动也能使自虐者内心体验到道德化,从而有效地达到防御目的。简言之,自我挫败人格者总体上比抑郁个体更加活跃,他们以行为来抵消因沦丧被动和隔离而引起的抑郁感。

    自虐性自我挫败行为也可以理解为是对分离焦虑的防御。这种行为可吸引关注并使他人卷入受虐过程。

      自虐型人格者的另一种常用防御机制是否认。他们吃尽苦头或受人侵害,却矢口否认自己有任何不适或不满。

自虐者的关系模式

自虐者的经历通常听起来和意志十分相似:

①都曾遭遇过未经处理的丧失②养育者都比较挑剔,或常常以人内疚③儿童常感到应为父母负责

④都具有创伤或虐待性事件⑤有着抑郁的家族史。

很多人形成受虐人格,在早年经历中曾因承受磨难而受过嘉奖。他们竭力证明自己的慷慨无私、坚韧大度。

自虐型自体

自虐者的自体表象在某种程度上与抑郁类似:卑微、内疚、不受欢迎、咎由自取。他们会以为自己注定会被误解,不被赏识以及遭人嫌弃。

抑郁者常常退行到孤独的状态封闭自己,而自虐者会把自我的邪恶部分投射到别人身上,然后通过行为证明丑恶来自外界。

自虐者的移情和反移情

治疗师面对自虐驱力会产生两种常见的反移情:反自虐倾向和施虐倾向,通常二者兼备。

治疗师自身常伴有抑郁素质,在治疗期间尤其是早期阶段,很容易将自虐性个体误诊为抑郁症,经常从来访者的角度考虑自己该如何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12月12日 《精神分析诊断》第十二章读书笔记 陶陶然——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