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三毛去流浪

空有一颗浪迹天涯的心,却没有付出实践的勇气与决心,不知道若干年后会不会对自己一直没有付出实践而感到遗憾。对于远方的憧憬一直有着深深的执念,如果时机成熟,或许会义无反顾拥抱远方。

记忆中最大胆一次流浪远方是在十七八岁那年,记得那时候同学的哥哥在无锡务工,蜗居在城中改造村中,正值放暑假期间,在家无所事事,和他合计一起投奔他哥哥去吧,去无锡找份临时工作,边工作边玩耍。心动不如行动,兜里揣着100元钱出发了。

按照当时约定在路线,我先乘坐大巴车到无锡梅园站下车,随后乘坐公交车到南禅寺下车,同学在南禅寺公交站台等我。第一次去无锡,还是自己一个人去的,当时没有手机,无法及时沟通,一个人坐在陌生的公交车上,感觉时间无比的漫长,心中也有了一丝胆怯,心想万一迷路了该怎么办。

公交车在陌生的城市行驶了大约有一个多小时,当广播里面提醒前方即将到站的时候,透过窗户我远远的看到站台上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同学早早的在站台上等候着我的到来,见我平安到达他很高兴,我也很兴奋,预想的第一步实现了。在他的指引下,我们来到了下榻处,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居住在这里。

居住的地方很破旧,没法洗澡,也没有卫生间,当时的一腔热血战胜了一切,自由的感觉十分美好,感觉任何艰难险阻我们都可以克服。

所谓寻找临时工作也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对于还未成年的小朋友,一些地方心存忌惮不敢收留,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我们便流浪在无锡街头,饿了就随便吃点,没事就去网吧上上网,当时无锡街头经常会遇到三三两两的美女前来搭讪卖惨,问你要钱,在同情心的驱使下,我们居然还给了他们十块钱。没过一会儿,又遇到了几个美女用着同样的套路在问你要钱,我们才知道,原来长得漂亮还是有优势的。

自由的感觉非常好,但在实际生活面前,它是如此不堪一击,夏天没法洗澡,早上公共厕所里面数不清的苍蝇都在挑战我们继续坚持的勇气,终于金钱即将耗尽,而我也踏上了回家的归途,当汽车靠站的那一刹那,我如释重负,回家的感觉真好。

为什么会看三毛的书,或许正是源于内心对于远方的渴望。

三毛是理想主义的化身,因为国家地理上面的一张照片唤起了她内心的乡愁,义无反顾的去了撒哈拉沙漠生活;同时她也是幸运的,深爱她的荷西甘愿放弃航海计划,提前去撒哈拉寻找工作,安定下来等待三毛的到来。

对于匆匆过客而言,撒哈拉沙漠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般的充满诗意。而慢慢走近它、接触它、陪伴它的时候,它却充满了落后、肮脏、寂寞。撒哈拉威人身上的几年不洗澡散发的体臭,洗澡时身上流下的污水,愚昧落后的思想,除了热爱,我想不出三毛停留在那的理由。

《悬壶济世》里,当地的撒哈拉威人愚昧而又无知,生病了也不去医院,三毛的善良不容许自己袖手旁观,本身自己小病也不喜欢就医的习惯使她随时在身边备足了各种药片,她凭借着强大的直觉医治好了严重营养不良的少女,屡次手到病除在当地人口中赢得了较好的口碑,附近居民都愿意来找三毛这位土方郎中看病,而三毛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医治好了一位又一位当地人。

《沙漠观浴记》里面我充分领略了沙漠人沐浴的习俗,无意中发现的澡堂激发了三毛的好奇心,决定去沙漠澡堂去一探究竟,澡堂里,沙漠女人们拿着小石片一遍又一遍的刮着自己的身体,污水从身上留下,令人作呕,哺乳期的妇女就着污水喂着奶令人反胃。在大西洋东岸,无数沙漠人在此地灌肠排毒,连排七天令人目瞪口呆。

《荒山之夜》是撒哈拉故事里面最惊心动魄的时刻,随性而为的性格导致三毛没有做任何准备便跟随荷西去沙漠中寻找化石,在黑夜,荷西不慎陷入泥泽,手足无措之际三毛又被人劫持,险象环生。凭借着过人的胆识与聪慧,顺利逃脱。回到荷西遇险的地方,三毛急中生智,拆下车座和轮胎,并利用自己的围裙,顺利将荷西救出。沙漠深夜的寒风冻得他两瑟瑟发抖,即便这样,他两还是约定明天下午还是要来这里继续探索,洒脱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

三毛一生中都在追求灵魂和身体上的自由。三毛走过很多地方,她一直在寻找能让她停留的地方,这个地方便是撒哈拉,那种无法解释的前世的乡愁,让她将自己毫无保留的交给了那边陌生的大地。

我想,撒哈拉沙漠才是她灵魂深处真正的归宿,在那里,她寻找到了心安,找到了归属。

作为正常人,一日三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才是常态,我们不仅要应付生活中的苟且,也需要诗与远方的调节,看三毛的书精神上获得了满足,而满足的同时能够偶尔鼓起勇气像三毛一样走向未知,寻找心中的归属,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流浪。

吾心安处即是家,对伐!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着三毛去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