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有感——我自豪,我是实验二语人

                        许昌  李 晖

        昨天晚上九点多结束了教导主任宋素君主任的关于“读书交流会”这个话题的碰撞。紧接着开始了一天中第三次和晓霞姐关于《传统节日》的研讨,11点多结束。晓霞姐对课的钻研令人敬佩。她细致,认真,有思考,有创意。研讨结束后,我还在思考:生字教学应该有层次,具体操作怎么做;识字方式应该有新意,具体操作怎么做;识字途径应具趣味性,具体操作怎么做;思维导图圆形合适还是线性恰当,还是都有,线性思维导图体现课后重点,圆形思维导图能体现周而复始,还有大团圆的内涵,亦或是先线性,再圆形,到底该怎么办……一晚上做梦还在思考。

三八节有感——我自豪,我是实验二语人_第1张图片


3月8号,清晨起床开始画《传统文化》教学的框架图。8点半开始,听艳芳老师《贝的故事》试播课。9点结束,9点10分开始教研:大家针对教学流程的安排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展开了激烈讨论,理不辨不明。在碰撞争议一个半小时后,课,清楚了。奔着网络教学的特点,我们删繁就简,围绕语文要素,依据课后习题,直击核心,直奔重点:联系生活实际,谈话导入;故事驱动,读文思考;随文识字,游戏识字;写字指导,强调易错处。

三八节有感——我自豪,我是实验二语人_第2张图片

三八节有感——我自豪,我是实验二语人_第3张图片

课的教研结束后,我们又开始了一周网课的总结,指出直播老师存在的问题,传达李校长周五下午开会的净胜,明确下周工作的方向。

紧接着,开始对周五晚上的学习--听马文婕老师的课和苏书明老师的讲座,进行了交流,每个老师都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对课和讲座的学习有不同的声音。我很激动,这是一群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好老师,不是一味的盲目的学习,而是带着自己的思考回忆着自己的实际操作来学习的老师,他们具有批判的眼光,他们有敏锐的发现,更有具有能结合学习衍生更深问题的能力!

跟二语人交流,又是一次更深层次的学习。最后叮嘱老师,整理听课记录,写好学习反思,同时强调,作为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的双重身份,工作量大,但要更加细致,在特殊的3月里,每一位老师都要做争做一名具有“雷锋精神”的好老师。

老师们纷纷表示,一定拼全力做到更好。的确。二语人不是嘴巴的巨人,更是行动的巨人,每天每时每刻,二语人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

教学上时的“钉子精神”

干教育,爱语文,钻课堂,立足课堂,尽职尽责,努力以钉子的“挤”劲和“钻”劲,最大程度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使自己成为教学上的能手。

教研时的“奉献精神”

无论是谁讲课,全体听课,人人献言,评课时,找问题,挑毛病,提出改进的策略,奉献教学的智慧,大到教学框架的设计,教学课件的制作,小到过渡语言的修正,课件中字体的微调,都是教研的内容。教研时,我们曾因环节的设计吵得不可开交,曾因一个板块的去留争执的不分你我,几次说“闭嘴,听我说,我认为……”,畅所欲言,表明观点,各抒己见,坚定立场。真实的学习,深度的教研,天天上演。我后悔家里没有窃听装备,有的话,我一定录音;我遗憾家里没有摄影装备,有的话,我一定留下影像,我保存资料;因为,这是我们珍贵的难忘的记忆。

班主任工作时的“螺丝钉精神”

学校传达什么,我们不打折扣的完成,好多老师和班级甚至是创造性的完成,无论同时安排的工作有多少,无论并行的事情有几个,总能顺利的圆满的完成。

直播教学时的“艰苦奋斗精神”

我最想表达时,不做直播老师,永远想象不到直播老师的辛苦和坚韧。从课设计到课的修改,从课的试播到最后的直播,中间的修修改改,加加减减,反反复复,累到人想流泪,苦到人想瘫倒,但擦干了眼泪继续干,倒下之后爬起来接着干。从接到任务到任务结束,没有一个夜晚是安眠的,没有一个白天是娴静,没有一个小时是轻松的,没有一分一秒是空白的,满脑子,全身心都在思考,下一步怎么做,下一句怎么说,下一张幻灯片是什么……至于孩子在干什么,家人吃什么,家务谁来做,爱谁谁吧,这些和我无关,和我有关的只有教学和教育了。人们常说 

这就是我们二语人,一群以雷锋为榜样的语文人,做的永远比说的好的语文人。我自豪,我是实验二语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八节有感——我自豪,我是实验二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