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05:佛性游戏“青蛙旅行”背后的精简逻辑

前段时间大热的手机小游戏“青蛙旅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许多平时根本不碰游戏的女生和宝妈都争相下载了游戏,然后在朋友圈疯狂“晒蛙”。很多人不明白,如此粗糙、没有操作性可言的“佛性游戏”究竟如何会风靡朋友圈,一夜之间抢占了人们的心智资源的呢?


除了游戏中的“亲情元素”,“青蛙旅行”成功的秘诀只有两个字——“简单


“功能越简单,大家越感兴趣。”


这是《纽约时代周刊》前设计总监,苹果应用程序Mixel创始人柯伊•维恩在设计这款小程序时的核心“机密”。

《精简》05:佛性游戏“青蛙旅行”背后的精简逻辑_第1张图片


这世界上能够做专职艺术家的只是特定的一群人,而大多数的人只能称作“业余艺术家”(对艺术感兴趣,也有一定技艺的人)或普通人(对艺术不太感兴趣,也没有相应技艺的人)。


相比于“专职艺术家”,普通人和业余艺术家的群体才是占据人群主流的存在;如何引导他们从传统的艺术创作理念转变到信息时代的艺术创作理念,是新APP的任务。


传统的艺术创作需要什么?持续的精力投入、反复地练习、不菲的资金投入,最为重要的是:孤独地不受他人打扰的状态,想想孤独的梵高就知道了。


但如果新开发的程序并没有对这些传统观念做出任何挑战,那么它们的存在也就没有了意义。如果手机端APP的功能不过是“复制”了复杂而功能繁多的PC端APP的全部功能,人们好像也没有必要在手机上下载这个应用。


传统艺术创作:费时费力费金钱,还不容易有情绪激励,即不容易产生“乐趣”,因为普通人要是想画一幅画,完成之后跟大师作品一比,通常是感觉沮丧的;又因为这些“业余创作者”们是一个个孤立的,完成后他们也找不到知音对作品进行点评,久而久之,也就没有动力继续下去了。



《精简》05:佛性游戏“青蛙旅行”背后的精简逻辑_第2张图片


根据这些特点,Mixel的开发者们为APP设定了如下特质:1、功能极其简单,甚至显得粗糙和不精密;2、加入社交功能;


功能简单、界面粗糙有以下3个好处:

①因为太简单,所以用户不会出现误操作,程序运行也比较可靠,不占用手机内存;②因为功能少,所以用户可以放开手脚,发挥自己的创意;

③因为界面简陋,所以用户借此创造出自己的艺术作品后,会有很强的“成就感”,进而会向自己的朋友分享,使得产品可以裂变传播;


程序带有社交功能有以下好处:

一次“社交型”的艺术体验,可以为普通人的观念带来极大改变,就如同现在的微信小程序一样,都是在“简单游戏+社交功能”的基础上构建的,跳了多少步、答对了多少问题,都可以跟微信好友PK,进而又引发更强的用户黏性——不过在所有产品中增加“社交功能”已经是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共识了。


程序的“不精确性”是有很大解放意义的:首先是解放了用户去尽情体验该应用,其次是解放了应用程序的开发者,用更新的视角,更“轻量级”的设计思维来设计产品。


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的现实让很多人困惑,如何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占据用户的心智?“精简”法则不吝为一个终极致胜的法宝,我们用战略性的“遗漏”和刻意为之的“限制”来给用户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从激烈的竞争“红海”中脱颖而出。


其实,无论是程序、游戏、还是公众号文章,都呈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轻量级和重量级,短文章、段子(冷哥段子)和长文章、深入报道(大象公社),极简主义和细节主义,设计粗糙的小游戏(微信跳一跳)和设计精美的手游(网易阴阳师),都有各自的受众,都有各自的赢利点


并没有说哪种趋势就一定会垄断市场,因为用户的心智和喜好永远是难以琢磨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准自己的优势,并且在此领域不断深挖,成为该领域的“专业人士”,就一定会有喜欢我们的粉丝聚集到我们这儿来。



《精简》05:佛性游戏“青蛙旅行”背后的精简逻辑_第3张图片


佛性游戏“青蛙旅行”背后的精简逻辑就在于:通过不断地抽丝剥茧、不断进行“形而上”地抽象化理解,弄清楚表象背后的本质,你才能抓稳影响结果的要素,从而获得成功。


“精简”=清晰、理智、不盲从,先搞定了战略逻辑,才着手准备具体的实施细节。


当所有人都涌向竞争激烈的“红海”时,你需要独自在“蓝海”拼出自己的一片天。审时度势、正确判断,才能决定你的成功。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简》05:佛性游戏“青蛙旅行”背后的精简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