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山收狗蚤梨: 三江六甲人的农耕文明及传统老木屋

记住乡愁-桂地民族寻踪系列专栏

图文整理/侯珏

种田铲“赊”:三江六甲人的农耕文明

三江县内汉族多住在街镇和河谷平地或低山丘陵地方,生产技能较高,居住在浔、融江两岸的 农民,专长经营园艺。丹洲、西洲、大洲成为县内水果、蔬菜生产的三大基地。

三江汉族的生产习惯,以“六甲人”为代表,几百年来主要以农业为主,农林并重。粮食作物有粳禾、糯禾和粘谷等品种。过去每个家庭都种几分地棉花和一些蓝靛自用,少数农户在园边地角种数蔸苎麻作纺线 之用。 农具主要有犁、耙、锄头、镰刀、刮子、禾剪等。用牛犁耙田,旱地用锄头挖。

六甲人田地产业。小犸喽摄

因为古代六甲人普通百姓为地主干活,租赁山地种植,叫做赊地,所以后来习惯把铲茶山喊做铲“赊”。

“六甲人”传统农业实行林粮并举两者交替进行。较集中的有在第一次到第二次耘田之间,拔除茶山地杂草。因这时雨水多,土软,杂草尚未结籽,容易灭除,连干三年,茶山杂草就很少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第二次和第三次耘田之后,剪禾把之前,集中力量铲茶山(当中安排时间收中稻粘谷),铲茶山结束 即接手剪禾把及收旱地作物。收完禾把,就接着上山捡桐、茶籽。

小时候的狗蚤梨。小犸喽摄

捡茶籽时间大体由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如果茶山多,人手不够,忙不过来,或有延至翌年正月的。十二月又忙于过年(春节)。一年四季几乎没有农忙与农闲之分,故有“十二月十二路”之说。

山岔鱼塘。小犸喽摄

县志记载,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六甲人”所从事的副业生产,一种是撑船放排。居住在沿河村寨的男性青壮年,多数在外撑船放排,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主要靠此为生。另一种是家庭手工业,主要是纺织、打鞋和染布等,除自家穿用外,还拿到市上卖。此外,稻田养鱼也是一宗收入,很少有从事商贩的。

1949 年以前,“六甲人”男的不插田,女的不犁耙。在春耕时节,男的起早即去犁耙田,早饭 后到山上割野生绿肥。女的早起扯秧,早饭后去插秧。种棉麻、蓝靛、种菜园以及产品的加工制 作都是妇女的活路;砍木拉山、撑船放排则是男人们干的事。

种茶。小犸喽摄

1958 年以后。上述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耕作制度已由单季稻改种双季稻,水稻品种以粘谷、糯谷为主,粳禾已经很少,茶山杂草也不铲了。女拖拉机手驾机下田犁耙已屡见不鲜。但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分产到户后,三江六甲人开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事行业越来越多,包括建筑、水电、贸易、茶叶等等。

洲北屯

难忘老木屋:六甲人的传统建筑

木屋

受到侗族人民的影响,古代迁徙到三江境内的汉族人也学会种植杉木,起木房子居住。今天的六甲人生活水平提升,家家户户几乎都起了砖房、洋楼、别墅,但是老一辈人对木屋还念念不忘,现在乡村还留存不少木房。

因为“六甲人”的村寨大都建在大河小溪沿岸,村寨间相距较近,所以历史上喜欢搞大寨,每寨少则几十户,多则几百户,各户之间左右前后相连,栉次鳞比。

木屋前的六甲歌手

六甲人传统房屋结构都以圆木为柱、木板为墙的木瓦结构;只有个别建砖房,“六甲人”称之为“封砖屋”。五六十年前,六甲人房子建得较矮,人们煮吃,休息多在第一层,也有在楼上安排住房的。这种结构的房子“六甲人”称为“地底屋”。

传统木屋

近 100年来,特别是 1950 年后,地底屋基本上改为楼屋。楼上住人和煮食,楼底可以关养家禽、置放农具、 杂物等。 房屋间数,“六甲人”叫“空”,一“空”就是一间。建房时根据各户的物力、财力状况,有起三空、两空和一空的。各房使用安排,也视空数多少而定。以三空而言,中为正厅,左右为厢房,正厅前为厅堂,后为火炉(六甲人把煮吃的地方称为火炉),前屋左右为客房,后屋左右为内房 (多数是内眷住处),油盐米多数放在内房。在街镇住的汉人,一般多建砖木结构的房屋。

2017年三江水寨木屋被冲毁

雨季和水患影响木房的寿命。经济好以后,住进砖房的六甲人,住宿条件已经跟县城那些套房差不多,但是家家户户还留有房间放置农具。

下三篇预告:

土布裳:六甲人的传统服饰

香火龛:六甲人的传统信仰

讲八字报成报日:六甲人怎样娶媳妇

你可能感兴趣的:(去山收狗蚤梨: 三江六甲人的农耕文明及传统老木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