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曾在多个平台上注册过十几个自媒体账号,光微信上就注册过两个公众号,名称也换了好几茬,但到目前为止,都无疾而终,郁郁不得志。
这一期无戒老师讲自媒体运营,重新燃起我对自媒体的兴趣。无戒老师讲得非常好,可惜到目前为止我基本上都没有做到。
这里不妨借着无戒老师的讲课,复盘一下我曾经掉进过哪些“坑”,作为今后运营公众号的镜鉴。
如果说无戒老师是从正面讲“哪些事是做自媒体应该做到的”,那么我这里就是要说说”哪些事是做自媒体要避开的坑“。本人亲历,有效。
做自媒体的经历
平台
论坛、博客、QQ空间就不说了,今天都已经成为老古董了,尽管那都是自媒体,我偶尔也还用。
自媒体成为一个赚钱的行当,是有了微博微信和互联网移动转型后。微博讲究大V效应,普通人很难从中获益。比如我,2012年3月在微博也注册了一个账号,到现在也不过200多个粉丝。当然主要是我并没有把微博当做写作的平台,主要用来看新闻。时至今日,随着微博人群年龄和地域的下沉,我身边同龄人都不玩微博了,但我仍把微博当做主要消息来源。
微信公号推出后,做个自媒体赚钱成为人人触手可及的梦想。2013年,我加入了媒体行业,延续此前的研究方向,关注社交媒体领域的研究。为了做研究,也禁不住做个公众号嘚瑟一下的诱惑,我注册了一个微信公号:“社会思潮与媒介”,认真打理了一段时间。
这个账号荒废之后,前年又注册了一个账号,叫“无界文史”,准备讲讲中国古典的学问。当时也赶上网络国学热潮,而我恰巧研究过一些古典。
内容分发平台热起来后,我依次注册了几乎所有的平台,像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凤凰号、网易号、大鱼号、时间号、百家号、企鹅号、封面号、九派、毒药等等。当然,一个都没有赚到钱,因为压根没时间打理。
网名
我最早用“存在主义者”这个网名,读哲学时发现“存在主义”很拉风、很牛逼;后来又起了个网名“梁行之”,梁是母姓,行之,则取自《老子》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在一些博客网站上,“梁行之”或“梁行之的观点”名下的文字,都是我的,而且这个网名重复极少。
“金台望道”是今年新起的。“金台”是工作单位所在,“道”是小区名首字;所谓金台望道,形而下的意义,是坐在我的工位上,抬眼即可看到我家阳台;形而上讲,是要立志在此处探索人生之“道”。
放弃“无界文史”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公众号要有边界、有聚焦,不能“无界”。
我的人生,素来缺少规划,随波逐流,漂泊多年,直至来到这个单位,几年之后才刹住流浪之心,准备在此终老。
曾经写道:”我从蛮荒之野而来,一路奔波流浪,坎坷至今;终于找到一处水草肥美之地,决定从此安心留下来,育作我的孩子,我的羊群,为自己建造一座华丽丽、永恒的憩园。“
所谓”我的孩子“,指的不是我的孩子,她已经出飞了、基本不用老子管了; 我把我的文章、我的书作为”孩子“。
头像
曾经找人专门设计过一个无界文史的图,不过现在则取篆刻印章为之。
保护意识比较强,我的头像和网名都没有被人盗用过;当然,更有可能是水平不高的原因。
遇到哪些坑
初心不明
我注册平台、公号,首先是为做研究,其次是抱一种佛系态度,若能做大赚点钱也不错,若通过这个求得江湖地位什么的就更好了。所以在“社会思潮与媒介”(这是个很好的名称)上,发布的主要是一些社会思潮和媒体研究方面的文章,分享好文;很快发现,花费很多时间来打理,做的只不过是搜集整理别人的文章,可能用户早就看过,或者不感兴趣,做得很没有意义。
初心不明,不明确究竟是追求名利或精神方面的收益,就去做公号,不可能持久。
定位不清
做公号要想好目标对象,究竟是面向业界,还是公众。如不能明确这一点,就不好定位内容生产。做“无界文史”公号时,我发布过研究领域的文章,也写时评,也写鸡汤,也拆书讲书,内容杂乱,自己都迷惑。
很多指导文章都反复强调,一定要有明确定位,否则平台都不会推送。定位明,不管内容多么小众,平台都会聚集粉丝;如果定位不明,无法聚焦,平台也无法有效推送给受众。
错估时间
一件事,如果没有固定时间保障给它,基本上这件事就永远是个想法。如学习毛笔字,我从小就想写的,但是一直没有时间写;到现在,我仍然没有给这件事安排时间,说明我其实并不是真的喜欢这件事,也不可能有机会做成这件事,就此心里放弃了,只留下一方砚台供自己垂怜一个没长成的梦想!又如写小说,从小就想写,但一直没有动手写,原因是一直没有给安排时间,总想着等以后有时间再写,等了几十年了!
此前做的几次公号,都没有时间保障,有时在上班时间推送,但上班时间多数很忙,耽误几次,就失去兴趣和信心。罗永浩曾在《得到》开课,因为没有时间保障,半途而废,何况我等。
如果打算做好一个公号,一定想清楚,有没有固定时间安排给这个事情?
错估能力
教训最深刻的,是我做“无界文史”公号时,偶然拍了个关于《尚书》的视频,截成几段在公号和头条号上发布。但《尚书》是一本很深奥的书,深到我自己读来都很吃力,如何给别人讲得更多?后来接着拍视频,连速记都不愿给我记,因为太多字不认识。这样内容生产,根本不具备持续供给的能力。而且拍视频也是很费精力的事,个人哪里有那么多力量做。
以什么形式来做,一定搞清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生产。单打独斗,要满足于纯文字,顶多在排版上用点心。
个人性格
做自媒体公号,和个人性格有关。有个老乡,前年开个微信号,先写自己的事,后写朋友的事,写完自己周边生活的素材,开始结合社会热点写鸡汤,两年多下来,也颇有收获的。但我是不愿多说、多写自己事情的人,我的经历比这个老乡丰富多了,搁在这仁兄那里,早就写出十几篇干货了,但我宁愿烂在肚子里。
公众号一定要个性鲜明,突出个人色彩、立场观点,不怕自己祖宗十八代都挖出来。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粉丝要的就是这个。我一方面性格使然,另一方面工作环境确实也不便多说,所以没法走这条路。
重新打造《金台望道》公众号
听无戒老师讲自媒体,我又重新燃起认真做个公号的兴趣和信心,决心重新打造《金台望道》公号。
初心
不以盈利为追求做个人公众号,不是傻逼就是装逼。所以,第一目标是盈利。同样重要的是,通过做公众号,约束自己在感兴趣的事情上,督促自己认真钻研,成为这方面的专业人士。
定位
既然要赚钱,自然要面向大众,面向广大求知若渴的公众。
内容
书评、影评、拆书。经过二期训练营和这一阶段的探索,觉得自己尽管是个不喜欢说自己的人,但也有机会通过写字赚钱,那就是讲书、讲电影。我不擅长写鸡汤、写散文、写极端观点煽情,也没有多少技能、干货可分享。人生行至此,唯有读书一件事坚持最久、略有心得,并且今生愿以此为志业。在《金台望道》公众号,只会有书评、影评以及读书、拆书的文字。
时间
工作已经进入舒适期,如果年轻人,就要考虑如何跳出了;但对我来说,已经走累了,宁可呆在舒适区,把更多精力放在开挖兴趣上。现在生活状态是“大隐隐于市”,交际极少,加上身体条件限制,每天晚上时间基本都可以用来读书。
那么我的连载小说《如意悟真记》呢?当然不会放弃,每天早上5—7点的黄金时间,都留个这个“孩子”。在三期开营式上,我曾立了个flag:三期结束,写完小说。
左手学术,右手文学;早写小说,晚读书,这将是今后我的生活模式(有点废柴)。
高质量输出
今早回听无戒老师第一期《高质量输出》一节。当时训练营满一百天,无戒鼓励大家:
要树立当作家的目标(我很佩服无戒这种明明白白喊出自己的野心与追求、并认真刻苦实践的作风);
要提高对自己文字质量的要求,不要像第一阶段以写出来为追求了;
每一篇文章都要认真对待,要当作写一本书中的一篇来对待;不要写那些一时感悟、针对某些特定的人来交流的文字。
我深受启发。今后一定要扎扎实实地、一篇篇地写文章,不再写像本文这种随时感想、个人感悟、针对个人交流(其实本文对象主要是训练营里的小伙伴)的文字;也不再写一时兴起的文字、应付日更需要的文字。
我已经建立了几个连载文集,凡是不能加入其中也就是不具备普遍性的文字,都不再写。
立此文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