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语言的建构与运用:通过赏析、讨论、探究、联想等过程和方法,掌握山水画构图、“三远”空间手法、造型和笔墨等美术知识。
2、思维的发展与提升:通过视觉图像的识读、分析,以及诗与画的相互关系的探讨,综合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3、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培养学生对山水画《庐山高》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
4、文化的传承与理解: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追求高品位、高尚道德情操的志向。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鉴赏《庐山高》,认识山水画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及绘画背后深藏的情感力量,体悟沈周“世恩浩荡”的深情厚谊,给学生以情感共鸣与启迪。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题画诗和画的互为呼应、补充、拓展、升华的关系,更深领悟出作品背后的情感,同时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三、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引出问题
项鑫:同学们,前两周我们去成都博物馆看画展,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的情况。看了这段视频,大家有同感吗?面对那些名家画作,我们只知其美,却品不出到底美在哪里,说明我们很需要提高审美力啊。这节课就来开启一次艺术鉴赏的启蒙之旅。
(二)欣赏诗画,浅谈感悟
项鑫:请看这一幅沈周的代表作——《庐山高》,这是一幅1.9米之高,近1 米之宽的山水诗画,在那个没有摄像机的年代,这幅画将整座雄伟的庐山全然呈现,堪称明代版的《航拍庐山》,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明代乃至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艺术作品之一,下面,我们就来鉴赏这幅作品。
请大家仔细观察眼前的《庐山高》这幅作品,请用一个词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什么?
(三)诗画一体,以诗入画
项鑫:这位同学很细心,注意到画面的右上角还有一首题画诗,也叫《庐山高》。我想采访下大家:你们对诗更熟悉还是画更熟悉呢?是的,从小我们就读诗接受文学的熏陶。而赏画如果单刀直入是很生硬,但是从大家熟悉的诗歌进入就能有效降低难度。正如,宋朝吴龙翰有诗云:“画难画之景,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以画补足。”可见,题画诗是我们鉴赏艺术的一只眼睛。接下来,就请陈老师带领大家读诗。
陈诗:是的,同学们,以诗赏画,更能入画。所以首先请大家齐读这首题画诗,一边读一边思考:从文学的角度诗这首诗是怎样写出庐山高的呢?
(结合诗句分析)
庐山高
项鑫:庐山高,高乎哉!
陈诗:郁然二百五十里之盘踞。岌乎二千三百丈之巃嵸。
学生1:谓即敷浅原。㟝嵝何敢争其雄?
学生2:西来天堑濯其足,云霞旦夕吞吐乎其胸。
合:回崖沓嶂鬼手擘,涧道千丈开鸿蒙。
瀑流淙淙泻不极,雷霆殷地闻者耳欲聋。
陈诗:时有落叶於其间,直下彭蠡流霜红。
合:金膏水碧不可觅,石林幽黑号绿熊。其阳诸峰五老人,或疑纬星之精坠自空。
项鑫:陈夫子,今仲弓,世家庐之下,有元厥祖迁江东。
学生1:尚知庐灵有默契,不远千里钟于公。
学生2:公亦西望怀故都,便欲往依五老巢云松。
陈诗:昔闻紫阳祀六老,不妨添公相与成七翁。
合:我常游公门,仰公弥高庐不崇。
丘园肥遁七十祀,著作搰搰白发如秋蓬。
文能合坟诗合雅。自得乐地於其中。
荣名利禄云过眼,上不作书自荐,下不公相通。
公乎!浩荡在物表,黄鹄高举淩天风。
陈诗:同学们,读这首题画诗,我们发现诗可以从夸张、想象、对比、衬托、动静、视听等不同角度塑造庐山,既呼应了画中山,又补充画中意。那沈周的这幅山水画又是怎样将庐山跃然纸上的呢?接下来请项老师用鉴赏艺术的另一只眼带领大家步入画中的世界。
(四)品山水画,习得技法
项鑫:沈周是如何画出“庐山”的高的?
追问:哪里可以看出?
1)衬托
云霞、远峰、人物、树木的层次、瀑布等的衬托,描述一下这些景物如何衬托山的“高”的?;联想“云霞”在诗中如何描写的?瀑流、……
2)构图
构图即是画面布置,往往是画画的第一步。相信同学们都画画,那同学们觉得《庐山高》的构图在表现庐山的“高”上面有什么作用?
我们看到《庐山高》以全景式构图,也即是“顶天立地”的构图表达高远宏大的意境,但这并非沈周首创。我们看到从唐末荆浩《匡庐图》到王蒙《青卞隐居图》一直到沈周,我们发现画家们普遍追求的高远宏大的意境体验,《早春图》的作者郭熙更是总结出山水画“三远法”空间构图法,意图就是表现深远、平远以及高远的意境。
有趣的是诗人们也极喜欢“登高望远”,并且因“登高望远”而得的千古名句比比皆是:曹操登上碣石山,“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王之涣登鹳雀楼就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李白上庐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画与诗的内在关联苏轼总结的好: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说到苏轼,他的《题西林壁》,我们一起读一读。苏轼不无遗憾地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什么苏轼会发出“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惑呢?那站在哪里才可以看到《庐山高》里的景象?
总结:只有站在庐山对面的“高”而“远”的角度才可全面的看到庐山。这就是山水画“高远”法。
3)高远”的空间手法
“高远法”,出自北宋郭熙提出的“三远法”空间手法。突出“高远”的空间手法的特点,需图像比较高远(仰视视角)、深远(窥视视角)和平远(平视视角)的基本特点,深远和高远都必以“高远”为基础。得出《庐山高》“高远”的空间形态。可与西方“焦点”透视作比较。大家思考:沈周为什么以高远表现庐山?为什么不是深远?平远?
饭是一口一口吃,画是一笔一笔画。那我们一起比较一下《庐山高》特别的笔法--绵密而抒情的牛毛皴、折带皴。
采访学生:千笔万笔的皴法像什么?
总结:沈周以具体景物的衬托、全景式构图、“高远”的空间手法和来以绵密的笔墨来表达庐山的高远宏大,千笔万笔背后又有怎样的情感动力呢?
(五)悟诗中情,师恩如山
陈诗:是啊,文人作画发乎情。《清明上河图》的背后,是张择端对北宋人间烟火的深情赞美,《千里江山图》背后,是王希孟是对中华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那沈周画庐山,又在诉说着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再次回到诗中。我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小组讨论,结合具体诗句分析。
追问1:沈周赞美了老师的哪些品质呢?
追问2:中国从来不缺高山,天下第一险华山,五岳之首泰山,沈周不画这些山,不画珠穆朗玛峰,为什么偏偏要画庐山呢?
追问3:诗中和画里都出现了松树,有什么特定的含义?
沈周绘这幅《庐山高》背后的用意,他不仅绘庐山,更是在借物喻人,借高山赞美老师高远的人格。正如沈周的牛毛皴法,千笔万笔都是情啊。而这种情在画里是无法直接呈现。可见,诗又是对画的拓展和升华。那就让我们再次通过朗读来感受诗中所升华的情感。请上项老师,请两位同学来领读
(六)总结升华,收束课堂(项鑫 陈诗 5分钟)
项鑫:感谢陈老师的精彩解读,中国的画中题诗,把文学和美术巧妙融合,诗和画,浑然天成,相映成趣,是世界艺术史上极其特殊的一种美学现象。
陈诗: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今天我们通过鉴赏沈周的《庐山高》,拥有了一双欣赏艺术的慧眼——左眼读诗,右眼品画。
项鑫:希望通过这今天这堂课,同学们都能提升艺术审美力,成为一个目光如炬、慧眼识珠的幸福人。
编辑:彭甜
审核:工作室宣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