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本文约需41分钟
书友,您好。欢迎和我们一起“多读一本书”。
今天我为大家解读《共情的力量》。
关于这本书的分享,我想先从一个小故事说起。有这么一个人,他碰到了一个难题,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帮他:
这个人是一个帅气的年轻人,曾经是运动健将,思维敏捷,待人亲切,不过他不怎么喜欢读书,大学只读了几个月就退学了。没文凭,加上时运不济,就总找不到稳定的工作。于是,他开始心灰意冷,得了抑郁症,结识了一帮狐朋狗友,还染上了毒瘾。
父母知道之后,竭尽全力帮他戒毒,帮他找工作,带他去看医生。医生开了很多药,他自己也努力阅读各种自助书籍,可是,这些办法都收效甚微,他最终也没能戒毒成功。
有一天,他吸毒后到酒吧喝酒,被几个熟悉的酒友忽悠,约他一起去打劫商店,他稀里糊涂就同意了。结果,弄出了人命。因为害怕坐牢,他和几个朋友一起逃出了国,流落到国外一个肮脏的小旅馆里。
假如你是他的亲人或者朋友,你现在要和到处躲藏的他说上几句话,你会怎么说呢?
你可能会给先他提供支援,说:“你赶快回来吧,我给你聘请了一个很好的律师,你坐牢时间不会太长。我帮你准备回国机票,不用担心。”
然后再给他讲道理,说:“你不可能一辈子都呆在国外,逃避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接着动之以情,跟他讲:“爸爸妈妈都很想你,很担心你。只要你回来,不管发生什么,我们都会支持你的。”
你觉得当你说完了所有这些话之后,他会怎么说?
故事里的这个人,是这样答复的:“让我想想吧。我爱你,告诉父母,我也爱他们。”
听完这句,你是不是觉得危机解除了?他好像愿意回来面对这件事了?
事实上,就在打完这通电话之后不久,他去买了一袋高纯度的海洛因,然后回到自己房间,给自己注射了致死剂量的毒品。
这个悲剧事件的主人公不是别人,就是今天要给你介绍的这本《共情的力量》一书的作者,美国心理学家亚瑟·乔拉米卡利的亲弟弟。而上面那些宽慰人的话,也不是我随便编造出来的,而是亚瑟在那个夜晚和弟弟说过的话。
弟弟去世的时候,亚瑟27岁,已经取得咨询心理学硕士学位,正在攻读马萨诸塞大学博士学位。
弟弟突如其来的自杀,除了让亚瑟震惊、悲痛,还让他无比自责和迷茫:他自责的是,自问也算是个“心理专家”,熟知各种心理学理论,怎么就没能帮到深陷困境的弟弟呢?
迷茫的是,他可以准确地判断弟弟是“抑郁症”、“人格障碍”、“成瘾人格”、“未解决的俄狄浦斯情结”等等,但是这些标签加在一起也没办法囊括弟弟的全部,更不能解释是什么促使弟弟最终放弃了活下去的希望?
亚瑟始终被一个问题纠缠着:如果可以回到过去,他还能做些什么来拯救弟弟?后来他终于发现了答案。
当弟弟说“我要是坐牢,会杀死自己”的时候,他没有听出弟弟的恐惧,只是认为弟弟幼稚,甚至还为弟弟不能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而愤怒。于是弟弟只能一个人承受痛苦。
当弟弟说“我爱你”的时候,亚瑟正处于气愤之中,因为弟弟反复发作的毒瘾把他和家庭都搞得疲惫不堪,他没能捕捉到一向不太这样表达的弟弟,其实也很想听到一句“我也爱你”,来证明即使在如此让人绝望的情况下,还是有人爱着自己的。
亚瑟发现,弟弟需要的并不是解决方案,不是被分析、被研究,而是别人的共情,让他知道他还没有和其他人失去内心的连接。
为了走出伤痛,也为了帮助更多人不再重蹈覆辙,亚瑟走上了研究共情、教授共情之路,他曾任职于哈佛大学医学院,是首个将共情能力和认知行为疗法相结合的心理学家。
这本书是他潜心研究共情23年的心血结晶,为了更好地让读者理解共情,在书中,亚瑟勇敢地向读者敞开了自己的生活,弟弟的故事就是其中令人动容的一节。这用亚瑟的话说,就是“有勇气对他人打开自己,放弃自己的观点以进入他人的世界”,这也是共情的体现。
亚瑟的弟弟是永远不会回来了,但是深陷痛苦中的人还有很多,我相信,如果他们身边的朋友都能懂一点共情,那么亚瑟弟弟那样的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其实,除了宽慰他人,共情还能应用在生活的各种场景中:
比如,职场上老板希望员工多奋斗,而员工却希望早下班,双方各有各的道理。互联网上,经常会有各种粉丝间隔空骂战,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有些甚至上升到了“网络暴力”的程度。而在家庭纠纷中更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婆婆、媳妇,丈夫、妻子之间大小冲突不断。
在这些场景中,如果一味讲道理的话,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谁都说服不了谁。如果彼此使用共情,就可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一些困扰我们的所谓道德问题,如果有共情的加入,也会好转很多。
比如,一个小学发生伤人事件,很多家长表达担心,但班主任却说“您有时间关心其他孩子,还不如赶紧在家给孩子练练口算”。甘肃有个女孩跑到百货大楼楼顶跳楼,围观者竟然在楼下起哄“怎么还不跳”,结果女孩果真跳楼身亡了。
很多人会认为这些是道德问题,要靠惩罚和强烈谴责来杜绝,其实这是共情能力比较差导致的。假如大家的共情能力能够提高一些,人情冷漠的情况就会减少很多。
回到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共情也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一个能够共情他人的人,势必能很好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而这样的倾听,有助于我们了解真实的自己,在面临人生十字路口的时候,避免被情绪牵着鼻子走,从而做出更恰当的选择。
既然共情那么重要,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呢?我是上海的一名心理咨询师,已经有8年从业经验,累计到目前有2500小时的咨询量,共情已经是我工作的一部分,我也常常在咨询室里,教授共情技巧给我的来访者,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这本《共情的力量》,下面我将会分三个部分为你介绍这本书的精华:
第一部分,我们来谈谈到底什么是共情?我们对共情有哪些误解,共情是怎么产生的,为何有的人共情能力比较弱。
第二部分,重点谈谈到底怎么才能做到共情,以及如何运用共情来改善我们的亲密关系。
第三部分,我们一起探讨如何运用共情来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警惕他人运用共情的阴暗面对我们不利。
相信你在听完这本书的解读后,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共情具有哪些力量,而且能够把这股力量运用到你自己的生活中,改善你的生活,改善你周遭的环境,并为我们这个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相信你在听完这本书的解读后,不仅能够更好地了解共情具有哪些力量,而且能够把这股力量运用到你自己的生活中,改善你的生活,改善你周遭的环境,并为我们这个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01 被误解的共情
要谈共情的力量,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到底什么是共情。
共情最初是一个美学概念,用来表示,人们把自己的心灵感受主动投射到所看到的事物上。后来,这个概念被转用到了心理学领域。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对共情有一个经典的心理学定义:就是能够深入走进当事人的内心世界,能够主动用当事人的眼光、态度来看待这个世界,但同时又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还是自己。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要能走进他人的世界,也要能从他人的世界里走出来。
这么说可能还是有些抽象。其实,要说清楚共情是什么,我们可以先从共情不是什么说起。有一个常常会和共情混淆的词,叫同情。
关于这两个词的区别,我们可以通过下面一组情境,来猜猜看哪些是共情,哪些是同情?
看到灾区有人受灾,很难过;
看到孩子被奇葩父母虐待,感到气愤;
看到流浪的博学者,心生怜悯;
听到恋人诉说工作压力,跟他说:“这工作是不容易,宝贝,我们干不好就别干了吧。”
以上四种情境,你觉得哪一种情形是共情?
事实上,以上这些都是同情,而不是共情。为什么这么说呢?有这么四个原因:
第一,共情是从他人的角度出发理解他人,而同情虽然也是在试图理解他人,却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的。
我们看到别人受苦,自己也跟着难过。这是因为我们假设:“如果我是他,一定会很难过的。”但是,我们毕竟不是他,怎么就能那么笃定地知道他到底怎么想、有什么感受呢?
有人安慰一个离婚的女士说:“你肯定很难过吧?”结果对方回答说:“并没有,我觉得自己解放了。”这就是误以为自己在共情,实际上只是在同情对方。
第二,共情的经典表达是“我不知道,所以我想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而同情总是会把“我都知道了,我都理解了”挂在嘴边。
书中提到过一个例子:美国科罗拉多州校园枪击案后,因为有传闻说凶手的母亲在枪击案发生后去做了头发,很多电视节目便开始猛烈抨击凶手的“原生家庭”。
有个记者采访了一个很有名的牧师,请他就凶手的家庭谈谈看法,这位牧师却说“我对这个家庭还不了解,所以不足以做出判断”,这是很赞的一句话。
许多社会事件发生后,人们往往热衷于寻找原因,并且都自认为搞清楚了原因。然而,因为公布的信息往往很有限,基于这些信息得出的结论,也常常是比较草率和片面的,很难不发生“反转”“再反转”,然后“打脸”这样的情况。
而如果采取共情的态度,就很不一样,因为共情有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遇到事,不急着选边站,不马上得出结论,承认自己确实还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对不清楚的部分,提出疑问,直到把事情搞清楚为止。只有共情才算是真正意义上“全面”的理解。
第三,共情以倾听为主,而同情总喜欢给对方提意见。当我们同情一个人,其实我们也在下一个判断,就是这个情况挺糟糕的,陷入到这种情绪状态很不好,所以我们容易下意识地提出解决方案,希望能够尽快帮助对方摆脱困境。
很多人会说“这样的情况我也经历过,所以我知道这样做是有效的,为啥我就不能给对方建议呢”,因为,你从自己的立场看问题,给出的建议对你自己有效,对别人可能就是无效的,而且,也许对方这个时候需要的根本就不是你的建议。
开篇我们提到,亚瑟劝慰弟弟时,犯的错误就类似,他自以为弟弟需要的是犯下的大错该怎么善后的意见,却不知道从弟弟的角度看人间值不值得才是眼下最困惑的问题。
第四,很多人担心共情别人会让自己的情绪承受不住,其实这也是对共情的误解。共情需要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但并不是说站在对方那边就不出来了。混淆了我们自己的立场和对方的立场,依然是一种同情。
实际上,共情允许人们保持不同立场,我们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对方,但这不等于我们一定要支持他,我们也可以保持自己的立场,允许自己对一件事有不同的想法。
好了,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共情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共情是一种能力,它让我们摆脱以自我为中心,让我们看到自己和他人的区别,甚至让我们设身处地站在他人的角度,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这种能力听着好像要求很高,很难做到。但事实上,共情有着深刻的神经生理基础,某种程度上,共情可以说是我们的一项天赋。
共情能力的发展和大脑的两个部分有关:一个是杏仁核,也叫情绪脑,这是脑部边缘系统的一部分,能够产生各种情感并储存记忆。在漫长的时间里,动物大脑的神经回路主要由杏仁核控制,这也包括了人类婴儿出生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大约一亿年前,哺乳动物的大脑进化产生了新皮层,也叫思维脑,这个脑部区域主要负责让我们产生反思自己感受的能力,然后依据这样的反思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情绪脑和思维脑相互合作,让我们既能保有情绪,又能体验情绪,并且发展出一些愉悦、关爱、利他等积极的情绪反应。共情能力就是情绪脑和思维脑两者相互配合的结果。
假如我们的大脑只是由杏仁核主导会怎么样呢?在某些低等动物的例子中,我们看到,当它们饥饿的时候,它们甚至会把自己刚出生的宝宝给吃掉。低等动物没有新皮层(也就是思维脑),所以它们无法控制自己的生物本能,也无法反思自己的情绪。
从心理学角度看,有两类心理疾病的患者,共情能力天生比较弱,他们分别是自闭症患者和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自闭症患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部世界没有兴趣,而反社会人格对他人则非常冷血、残酷。事实上,这都和他们的大脑功能发育不足以及病变有关。
当然,如果仅仅把共情当作一种生物学本能,那就太低估人类了!生物本能并不能解释为什么除了那两类心理疾病患者之外,其他人共情的能力也有高有低。
讲到这里我们就要介绍一个新的概念,也就是镜映能力的概念了。这是人类独有的一种能力。孩子出生后,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谁,他是靠父母或其他人对他的反应、评价,来建立自我的形象和自我观念,就像我们自己看不见自己,需要一面镜子才行。
哪一种镜子照出来的形象最真实呢?自然是平面镜,它能反射出最真实的一面。
如果小孩的父母在孩子受伤或者感到痛苦的时候,不否认他们的情绪,并且通过言语和行动让孩子知道他们能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且还真诚地关注他们,愿意悉心照料他们的痛苦,那么孩子会感到自己被共情地对待,自己是值得被爱的。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不断成熟,即便有一天外界没有这样的“镜子”,孩子也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而在遭遇困难的时候,他也就具备了自我照料的能力,甚至还能把自己曾经体验过的关爱、照料再镜映给其他人。
书中有一个案例。作者亚瑟的小女儿,小时候因为有第三肾脏,做过8个多小时的手术,术后在家养伤的时候,亚瑟经过孩子房门,看到小女儿拍着自己的后背,对自己喃喃自语“没事的,宝贝儿,所有的事情都会好起来的,妈妈会照顾你的。”
这是她妈妈曾经和她重复多次的话,而她现在能够把这些充满爱意的话内化为自己的声音,自己照顾自己。这就是镜映的力量。
当然,不是每个孩子都像亚瑟的小女儿这样幸运。有些父母可能没工夫管孩子到底怎么了,可能会忽略孩子的感受,不允许他们表达消极的情绪,甚至可能会对他们发火。
这样的孩子,镜映到的自己,往往是一个“不被人爱的”、“如果有情绪就是自己不好”的形象,久而久之,他们失去了对自己情绪的体察和反思,也不太可能对他人的情绪作出适当的反映。
而这样的父母,往往本身也没有从他们的父母处习得共情能力。值得庆幸的是,即使你小时候没有被好好对待,我们也是可以通过学习,增强这种能力的。怎么才能打破这样的共情无能循环,学会共情呢?怎么才通过共情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呢?
02 那些共情力高超的人,都是怎么做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心理畅销书作家欧文·亚隆曾经接待过一个身患乳腺癌的来访者。这位女士从青春期开始就和父亲关系不好,但她一直希望能缓和这个关系。所以,她非常期待父亲开车送她上大学,这可以让父女两人单独相处几个小时。
可当父亲真的开车送她了,她却觉得很郁闷。为什么呢?因为父亲这一路上总在抱怨,说路边的小河太脏了,满是垃圾。而女儿看着小溪明明没什么垃圾,还挺有田园风情的!她觉得和父亲没法沟通,只能沉默。
后来,她有次故地重游,这次她自己开车,才发现,道路两边各有一条小河,从驾驶员的位置上看过去,另一条小河确实很脏!
但是,当她终于学会从父亲的窗口看世界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父亲去世了。
其实,上面这个故事里的女儿要做到共情很简单,换个位置就好了。有时候甚至不一定要真的换位置,当初这个女儿只要多问一句:爸爸,我看小溪挺干净的,你怎么会看到垃圾呢?就不用抱憾终身了!
可是,这就是很多人通常都会犯的一个错误,我们常常缺乏耐心,在还没有倾听和了解别人的时候,就给他们下了判决!
美国有位著名主持人,叫林克莱特,他有次在节目里问一个小男孩:“你的梦想是什么?”小男孩回答说:“我想当飞机驾驶员!”林克逗他说:“假如飞机在太平洋上空飞行到一半,油烧完了,你怎么办?”小男孩回答说:“我会告诉我的乘客系好安全带,然后我挂好降落伞跳出去……”
没等他说完,观众和林克莱特都笑了,他们觉得,这真是一个聪明又自私的小孩。没想到大家笑完,小孩却委屈地补充道:“我跳下去拿燃料,然后马上回到飞机上!”
你看,我们根本没有耐心听别人说完,一听到别人说,就开始思考、下判断。
知乎上有个帖子,是一个妈妈在提问,她问:“女儿今年上大学,想买一个LV包作礼物,我该对她说些什么?”有一个回答我特别喜欢,那个答主说:“如果是我,我什么都不会说,我想听她说。”
是呀,女儿到底为什么要买这个LV包,女儿想买这个包想了多久了,女儿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对这些东西感兴趣的人呢?这些显然都是这个妈妈需要知道的。可惜的是,很多人往往还没了解这些必要的信息,就开始输出自己的价值观。
事实上,我们的倾听大部分时候都是“倾向性倾听”。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在倾听的一开始,往往已经根据过去自己的经验,得出了一些有倾向性的结论。整个倾听的过程都常常带有偏见和思维定势。
与“倾向性倾听”相反的,是“共情式倾听”。所谓“共情式倾听”就是抛开自己,给别人充分的机会去表达他的想法和感受,不去控制和引导交流。共情式倾听,是我们抵达共情的最重要途径。
那“共情式倾听”该怎么开展呢?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抛开自己。怎么做到呢?
抛开自己,首先就要不评断,不给人贴标签,不搞简单分类。不管你对这个人的过去有多了解,不管你对这件事有多熟悉,你都没办法确定当下、此刻这个人的真实想法和感受。真正共情的态度是:我们相信人是会不断改变的,生活是会流动的,所以,我们没有基于过往下判断的权利。
其次,抛开自己还要求我们不要随便做自我暴露。我们在聊天的时候,常常会进入“比惨”模式,比如“哎呀,你这个情况我也有过,我跟你说,我当初比你更痛苦……”。
这个时候,你是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在发言。在倾听的时候,我们要保持一定的抽离,你不需要用你的个人故事来和对方产生联系,你要做的只是放下自己。
第二步,让对方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怎么做才算是让对方充分表达呢?
首先,尽量使用开放式问题。你到咖啡馆点咖啡,店员问你“摩卡还是卡布奇诺?”这是封闭式问题,就是在问的同时已经有了限定,在这样的谈话中店员把控着权力。而店员问“你想喝什么”才是开放式问题。
开放式问题把选择和权力给到被问的人,这不仅能让你了解更多信息,也能让对方更深入地思索自己的问题。
其次,不让情绪占主导地位。心理学上有种说法,说人在生理唤醒水平比较高的时候,认知能力就会收窄。就是说,人在愤怒的时候,思考能力会下降。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往往只能感受到比较激烈的情绪,比如愤怒或恐惧,其他的感受和想法都会被无视。
共情需要我们先稳住自己的情绪,把自己的节奏先放慢下来,然后帮对方把节奏放慢下来。谈话的双方都能远观情绪,才算是共情式倾听。记住,共情不是煽风点火,别让对方的情绪更激动,更别跟着对方一起激动!
共情式倾听的第三步是评估。什么是评估呢?注意,大家一定不要把评估和评判混为一团。评估是以共情为向导,找到真实情况的能力。
准确的评估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评估对方;二是评估自己。我们走出自己,走进对方的世界,跟那个人一起看这个世界,然后体会他的过往、品行、动机,这是评估对方。评估自己,需要我们反思在倾听中是否清空了自身的成见,在对对方的评估中,是否有些地方因为自己的情绪、需求、脆弱有所扭曲。
做出准确的评估后,接着才是第四步,向对方表达那些“感同身受”的话,这是共情的行动导向。
一般来说,感同身受的语句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情绪的确认”,二是表达你的“理解”。
比如有人说他“很害怕和妈妈沟通,因为害怕两个人会吵架”,这个时候比较共情的表达可能是:“我感觉你好像很沮丧(这是表达对他情绪的理解),你希望跟你的母亲更好地相处,可是找不到办法(这里是表达对他想法的理解)。”
只有完成以上四个步骤,才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共情。
总结一下,“共情式倾听”和一般的倾听很不一样,它需要我们专注、好奇、灵活,而且还需要悉心培养,不可能一步到位。大家可以先从上面提到的“抛开自己”以及学会提出“开放式问题”开始训练自己的共情能力。
当你提高了共情能力,我相信你的人际关系也会更和谐。
那么,共情能力具体是怎么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发挥作用的呢?
说到这里,我们一起先看一下人际关系发展的阶段特征。人际关系,特别是亲密关系的发展,一般都可以分为这么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叫“理想化”,在这个阶段,我们把对方看得比较完美。这种想象的目的是满足我们的需要,想象对方拥有我们需要的一切,会让我们很舒服。
建立一段人际关系时,我们基本上都会经历这个“理想化”的阶段。
第二阶段叫“两极化”。“理想化”的程度越高,就越是容易幻灭。所以很快,我们会发现自己一直理想化的那个人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好,甚至还有很多缺点。
这个时候,我们会对他感到失望。两极化是人际关系冲突非常剧烈的一个阶段,大多数的关系都是卡在这个阶段。
第三阶段叫“整合”,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羡慕,希望能够达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我们能够坦诚交流,能够对彼此建立符合现实的预期,能够彼此尊重,共同成长。
那怎么才能达到“整合”阶段呢?
我们来看一下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和爸爸苏大强关系的发展。
大家都知道,女儿一般是比较崇拜父亲的,也比较希望自己有困难的时候,能够依靠父亲。苏明玉小时候遭到母亲和哥哥欺负,她其实很希望父亲苏大强能够站出来为自己主持公道。
这里有对父亲“理想化”的成分。然而,“理想化”往往是一厢情愿,苏大强这个人,恰恰就不是传统意义上能够顶天立地的父亲,他的个性太唯唯诺诺了。
如果我们运用共情,就很容易发现一个更客观的苏大强,他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怎么能保护女儿呢?
共情在许多方面和客观是同义词,就是如实地、不加扭曲地看这个世界本来样子的能力。用心理学家弗洛姆的话说,就是我们“必须客观地去认识对方和自己,克服幻想,才能在关系中了解对方的真正本质”。
这一点其实很重要。最近几年,离婚率越来越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双方都对彼此“理想化”,还没到“两极化”就拿了结婚证,结果发现原来喜欢上的只是自己想象中的那个人。
当“理想化”落空,就会进入“两极化”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常常会“非黑即白”。苏明玉也是这样对待苏大强的,给苏大强贴上“窝囊废”、“自私”的标签。
但是,如果运用共情,我们会发现,苏大强其实是挺复杂的人,他确实有“窝囊”、“自私”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时候,他是个充满矛盾的人,仅仅用那些“标签”没法解释他的全部行为,当然更不可能处好关系。
当苏明玉和苏大强开始一起住,特别是苏大强患上老年痴呆后,苏明玉开始发现更多面的苏大强。吃牛排的时候,发现苏大强对她工作的关心和叮嘱。
苏大强走丢时,发现他当年为了给自己买习题集偷偷攒钱的事情。这都让苏明玉明白,父亲并不是不想对她好,而是他确实能力有限。这个时候,苏明玉和父亲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和解,两人关系达到了“整合”的状态。
这就是共情的力量,当你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就比较容易接受一个人的局限,也更容易理解自己的局限,这样就不至于对别人和自己那么苛责。
其实像苏明玉和苏大强这样的亲子冲突,很多人都会有,因此“原生家庭”问题讨论热度一向都很高。有一种说法叫“父母在等儿女一句感谢,儿女却在等父母一句抱歉”,这其实是非常典型的双方都缺乏对彼此的共情导致的伦理悲剧。
假如能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许多愤怒的子女,就会更容易从“原生家庭”的苦恼中走出来。
当然,其他的人际冲突也是一样的,一旦你能识别自己对他人的“理想化”,“冲突”就不那么容易发生了。而当你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看问题时,对方也会学习到这种方式,进而转过来站在你的角度看问题。用书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共情让爱成为爱”。
03 让共情力成为保护的盾牌
之前我们谈共情,谈的都是共情积极的一面,好像共情总是一件好事,懂共情的人就是一个好人。可事实上,很多冷血杀手或者爱情骗子,都是特别精通共情的人。
著名心理学家科胡特在生前最后的一次演讲《论共情》中谈道,纳粹之所以能够在当时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共情能力,知道对方的弱点是什么。他们知道在投放的炸弹上加上警报,这样就可以给地面上的人造成恐慌。
只是在这里,共情不是用来鼓舞人心,而是用来摧毁人心。
我们经常会听说,某某老年人购买了价格非常昂贵的保健品,甚至把自己养老钱全部搭进去,子女怎么劝都不听。
2019年登上央视春晚的小品《“儿子”来了》反映的就是这个社会现象,小品中蔡明、潘长江饰演的老年人之所以肯花八千元,向葛优饰演的推销员买所谓的“保健”床垫,就是因为葛优很能共情老年人。
老年人最关心的是什么?自然是身体健康,希望不要有大病,能够颐养天年。他们最盼望的又是什么?是子女在身边,陪自己说说话,关心自己。而葛优肯做他们的“儿子”,对他们说好话,而且还给他们推荐能够“养生”的床垫,他们能不动心吗?
很多爆款的自媒体文章,也是不惜造假来利用共情赚取大家的关注。他们要么鼓吹“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要么感叹“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或者“5岁牛娃简历震惊网友……”
其实,这都是自媒体洞悉了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特别上心,害怕落后于人的心态后,通过共情收割自己利益的操作。
所以,共情并不是好心人的特权,千万不要以为别人站在你的立场,替你考虑问题,就一定是为了你好,也不要认为别人没有共情你,没有站在你的角度考虑,就一定对你不好。
共情本身是中性的,是帮助还是伤害别人,取决于掌握共情能力的人想把它用在哪里。作为共情的学习者,我们既要自我约束,尽量避免发挥共情的阴暗面,也要提防别人运用共情来伤害自己。
事实上,通过学习共情,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洞悉他人的目的,识别出什么是“真正的共情”,什么是“阴暗的共情”,从而远离伤害。
作者给我们提供了四个原则来抵御共情阴暗面:
一是我们得知道“真正的共情”总是能让你,也就是共情的接收方,有所收获的,共情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你获益。而那些“阴暗的共情”则主要是让他们,也就是共情的发出方自己有所收获。
二是每个人都有自己渴望的东西,你最好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网上有一个段子说中国现在有七种生意最好做:向青少年贩卖娱乐、向中产阶级贩卖焦虑、向女人贩卖青春、向老年人贩卖健康等等。
这些生意其实都是对目标人群需要的一种共情,但当你明白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时,你就不太容易“上钩”了。
三是我们要留意这几种人:
首先,留意那些总是责怪他人的人。他们往往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总是把问题归咎于别人,然而,这种人也会吸引那些容易内疚的人。
如果你发现跟某些人在一起,总是感到很内疚,就要小心了。共情训练要求我们要基于事实做出判断,怎么可能有一个人所有的事情都跟他没有关系,都是别人的错呢?这明显不符合事实常理。
其次,我们也要特别当心陌生人突然的“自来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总是逐渐走向熟悉的,如果一个人跟你认识不久就开始大肆夸奖你,问你很私密的问题,你就要当心了,他们多半是出于私利才想接近你。
还有,你还要小心那些言行不一致的人。
一致性是评估他人和自己性格的一种重要方式。我们每个人都会偶尔有言行不一致的时候,但是那些持续言行不一致的人就值得我们警惕了。
婚恋专家曾提到,男女刚开始认识的时候,要怎么看对方的真实人品呢?比如到饭店吃饭,不要看他是怎么对待你的,而要看他是怎么对待服务员的。因为他要给你留下好印象的时候,总是对你百般好,而对待服务员的时候,才是他更真实的为人。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抵御共情阴暗面的最后一种方法,就是警惕不要被人煽动情绪。有些人,有些文章很善于“煽动情绪”。
怎么识别呢?他们通常有下面这些特点,主要围绕容易引起大众情绪的情感类和社会热点类做文章,经常使用“我”、“我们”等第一人称,好像是站在读者的角度看问题,文章中经常会出现疑问、反问、诘问等句式,甚至比较粗俗的情绪表达。这些都很容易催化我们的情感。
我们知道,共情主要“共”的就是“情绪”,人在情绪上头的时候很难做理性的思考,小情绪很容易就被煽动到大情绪。
当你看完一篇文章后怒不可遏时,要警惕。要记得,这些煽动别人情绪的人,绝大多数时候只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利益。
书中提到过一个例子,有个33岁女性正面临着婚姻危机,她找了一个女性心理咨询师。正巧这个女咨询师也离婚,独自生活,于是女咨询师就暗地里鼓励来访者也离婚,她不断劝说来访者,离开丈夫,自主、独立,独自生活才是幸福的。实际上她这么做只是为了证明自己过去的选择是对的。幸好这个当事人及时发现这一点,结束了咨询。
所以,共情的阴暗面可能与邪恶的目的有关,也可能是别人出于某种好心来“操控”你,希望你接受他的想法。
不管怎么样,请你务必记得:每个人都要自己做出决定,不会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因此,每当你面临选择的时候,请务必保持耐心,有意识地提防共情的阴暗面,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
最后,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创的“眼、耳、口、鼻、心”——“五官”共情法,帮你快速掌握共情的方法并运用到生活中:
1.眼,就是要放下手机,放下三心二意,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看着对方的眼睛,用你的身体姿态表达你对他的关心。
2.耳,就是要克制自己想表达的欲望,多听听对方的心声,把一大半的精力都放在听懂对方上面。
3.口,就是请你把刚才听懂的东西,用和善的语气告诉对方,表示你对他的理解,当然也请你把没有听懂的部分说出来,谦虚地向对方请教。
4.鼻,鼻子是用来呼吸的,当我们陷入激烈情绪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共情的,请你记得你可以多做几个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当然你也可以教会他人这样做。
5.心,我们要时刻留意我们共情的目的,是为了对方好,还是仅仅满足自己的需要。请怀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从共情出发,用生命影响生命!
好了,《共情的力量》的解读部分到这儿就全部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