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是《古诗三首》,这三首古诗一律与我国传统节日习俗或传说有关。《寒食》 描写了我国传统的寒食节的习俗,作者是唐代的韩翃。
寒食节一般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又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我国先民在春天改火形成的习俗。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改火与换薪取火是古代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春雷也能引起山火。古人就在这个时候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禁火”,过几天再钻燧取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在这几天无火的日子里,人们只能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
对于寒食节的来历,民间还有一个版本,以下文字来自360百科:
晋国公子重耳为躲避祸乱而流亡他国长达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终追随左右、不离不弃;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励精图治,成为一代名君"晋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归隐绵山,晋文公为了迫其出山相见而下令放火烧山,介子推坚决不出山,最终被火焚而死。晋文公感念忠臣之志,将其葬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难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寒食节"的由来。
寒食的习俗来源于禁火,来自纪念介子推的说法只是后来增加的意义。到了汉代,人们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在这一天里,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皇宫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王公大臣家中。本诗就是对这一习俗的写照: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的生活习俗,除了禁火冷食,就是祭扫坟墓。“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火,葬之中野,不封不树。”这句话的意思是远古时期人们对死者只安葬,而不植树、不设土堆即坟墓标记,祭祀逝世的人只在宗庙进行。后来,人们开始以土堆,种上树木以作标记,祭祀也从宗庙改到墓地。在寒食节,人们除了禁火、冷食外,还有祭祖、踏青、插柳、荡秋千等习俗。
这段时间有三个节日:上巳、寒食、清明。“上巳”清洁身心,“寒食”禁火冷食祭祀,“清明”是农耕生活中重要的节气,提醒人们播种的希望。
唐代以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催护新生。大致到了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合二为一。
典故讲清楚了,这首诗的意思孩子们也明白八九了,再解释一些重点词语,如:“春城”春天的京城;“御柳”皇城里的柳树;“汉宫”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
参考:余世存《时间之书》
360百科